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
学术论文写作经验1。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如有必要)和参考文献是主要部分。它的前面就是前面部分。如有必要,可在后面添加附录。
1.1标题和层次标题
1.1.1标题
标题是恰当而简洁的词的逻辑组合,能反映文章中的具体内容。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为一篇文章增色不少,起到多种作用,比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写作中,宜使用20个字以内的简洁组合词。英文标题应具有与中文标题相同的含义,一般不超过10个实体词。标题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1)题目大,内容少,题目小,内容多。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课文和题目的关系。对于前者,要么根据内容重新给题目,要么根据题目丰富内容;对于后者,要抓住与题目关系不大的略读或不写。
2)随意设置字幕。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设置副标题,只有在主标题不能充分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时,才添加副标题。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如“xx分析研究”“xx研究讨论”。“分析、研究、讨论”是同义词,在题目中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4)提高文章水平。有些文章只是泛泛的讨论和分析,并不是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用“研究”二字作为标题,不恰当地抬高了文章的层次,所以应该删除“研究”二字。
1.1.2级职称
科技论文层次划分中的章节顺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许多作者仍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等级划分的章级可以分为几级,各级数字之间加一点点,最后一级不加。分级分类一般不超过4级。它的正确位置是写在所有层次的顶端。在分级标题中,最好不要使用标点符号。如果不能删除,可以用空格法破。
1.2作者签名和摘要
1.2.1作者签名
对于论文作者,除了在标题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下图)下方按以下顺序刊登文章主要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让读者更了解论文负责人。
1.2.2汇总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其详细程度取决于文件的内容。在摘要写作中,其四个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可以根据摘要的类型而有所侧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纯指示性摘要控制在200字左右。一篇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在摘要中使用第三人称,不要用“我”、“作者”、“我们”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这是大多数作者应该注意的。
1.3中英文文字对比,文字和表格中的图片
1.3.1文本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引言引出问题后在正文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有些论文思路混乱,结构松散,层次不清,让人抓不住文章的主题,主要是作者没有掌握文章的论述方式。
文本讨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整个科研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讨论;另一种是根据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然后依次讨论每个阶段的结果。
1.3.2中英文图表。
图表在现代科技出版物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科技文献中不可或缺的表达手段。因为它们的应用,表达的内容更有逻辑性,更准确。论文作者在写作中很好地运用了图表,但很多作者忽略了对外交流中必要的图表的中英文对比,这必然会影响国外读者的理解。虽然他们可以从英文标题和英文摘要中获得论文的创新内容和定量定性的信息大纲,但他们仍然无法理解事物的运动过程、事物之间关系参数的变化过程、实验数据等更重要的信息。因此,中英文图表的并列将为外国读者理解作者的结论并从中获得感兴趣的信息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形态采用三线形态,必要时可以加辅助短线。
1.4结论和参考文献
1.4.1结论
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它的结论。结论是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论文不能写结论,但也不能是正文标题的重复。也要避免出现以“结果和讨论”结尾的论文,因为这样会缺乏真实的讨论内容,没有结论性的文字。
1.4.2引用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部分内容往往被作者忽略,有些即使列出也不规范。几种主要的标准描述格式如下:
专著负责人【序号】。文件标题[M]。出版地点:出版商,出版年份。起止页码(可选)。
从选集中分离出来的文件[序号]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原文件主要负责人(可选),原文件标题[M],出版地,出版人和出版年份,文件页码。
从期刊中分离出来的文献[序号]的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J]。出版物名称、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从报纸上分离出来的文件[序号]的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N]。报纸名称,年-月-日(版)。
学位论文负责人【序号】。文件的标题[D]。保藏地点:保藏者,年份。
会议论文主要负责人【序号】。文档标题。会议名称、会议地点和会议年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记录的参考文献一定要在文中句子后的右上角标明,并按顺序排列。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应与正文中标明的序号格式一致。
2.技能和经验2.1。先做人再学习。
我现在还在想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最近的一些经历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谦虚,谨慎,尊重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和学术论文写作是一样的:
(1)写论文的时候,引用别人的观点的时候,不要断章取义,要客观反映前人的研究成果。
(2)写论文时,不要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当我们要借鉴前人的观点时,一定要引用别人的观点,否则就是抄袭或者学术不端。
(3)写论文时,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每个人心里都要有一个读者意识,要对作者负责,而不是对读者负责。
(4)论文的引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成果、讨论和结论都是一脉相承、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在论文写作中,要注意逻辑衔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
2.2,大量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有两个主要目的: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研究现状,写论文之前往往没有思路,或者说卡住的主要原因是看的文献太少。江洋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读得太少。其实学术研究也是一样的。上周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银教授来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英汉对比翻译学建设高层论坛。会上,王老师指出,现在很多读书人书读得太少,对理论不完全理解,就胡说八道,写文章,误导孩子。
(2)找出前人的不足。不足之处可以是研究方法的问题,比如语料的选取不够科学,没有可比性;也可以是研究视角的问题。
在写论文之前,尽可能收集所有要阅读的国内外文献(主要包括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的总结文章、利用理论框架分析研究对象的期刊文章),然后取其精华(国外和国内核心期刊、博士学位论文),去其糟粕(一般出版物、硕士学位论文)。但也要与时俱进,多去期刊阅览室看看,及时跟进最新文献,把最新研究成果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好文章一定要多看,边写边记笔记,记录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连文章中的图表都要仔细分析,为什么要看条形图和饼状图?用一句话概括,总结不足之处(当然有时候不足之处并不是马上就明显的,可能要等到文献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见效;不同时间段看论文的侧重点也不同。在撰写研究方法时,要模仿前人研究方法的写作风格,博采百家之长。
2.3、多和导师沟通。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瓶颈,要及时和导师沟通。你导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打开我们的写作思路,让我们少走弯路,所以要珍惜每一次和你导师交流的机会。熟悉导师的写作风格,不一定要知道导师写的具体内容,但一定要对导师的论文进行“体裁分析”。
2.4、提高使用工具的能力。
既然现在期刊基本都接受电子论文了,那就有必要对一些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进行改进,比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论文的“面值”。比如在Word中,绘制各种图表(直方图、条形图)的方法,SmartArt,表格的边框底纹,特殊符号的使用,比如“→”等常用符号;Excel中的相对引用及绝对引用F4的技巧:基本求和函数的使用;学会使用360云盘可以保证写作过程中实时更新。论文的写作过程就像一个项目,风险管理很重要!
2.5.每天写一点,坚持不懈。
最好还是保持每天写的习惯,不然等我们耽误了,就会发现之前的思路有点模糊了,再重新捡起来就要花更多的时间了。
很多人将来毕业后不去读研从事科研。我相信大多数人只是想拿到硕士学位,然后为就业增加砝码。但其实做学术研究的过程可以培养很多严谨的科研素质,“了解”道对以后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在修远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上下起伏。
我慎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