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查找江苏省吴江市的历史沿革资料
气候:吴江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最高38.4摄氏度,最低-3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降水量870.8毫米;;平均气压为1015.7百帕;年平均风速为3.2m/s;
风向:最常出现的风向是东南风(夏季),其次是西北风(冬季);无霜期200-240天;全年日照45%。
水文:近50年平均水位(吴淞高程)2.76米,地表平均水位3-3.6米..
土质:该地区属于湖泊沉积平原,土质以粘土为主;地面续航能力6-10T/ m2。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30度45分36秒-31度13分41秒,东经120度21分4秒-53分59秒。东临上海市青浦区,南接浙江省嘉兴市和桐乡市,西临太湖,北接苏州市吴中区,东南接浙江省嘉善县,东北接昆山市,西南接浙江省湖州市。全市总面积1176.68平方公里(不含所辖太湖水面)。总人口77万。
吴江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6摄氏度,年降雨量约1000mm。适宜农作物和水生作物的生长,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全市耕地面积7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蚕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莲藕、芡实和茭白。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2.6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2.7%。太湖水产资源丰富,以大闸蟹、银鱼、白虾为主。太湖白鱼、南美对虾、罗氏沼虾、青虾、鳜鱼、加州鲈鱼、鳜鱼、甲鱼等。吴江的畜禽养殖规模挺大的。近年来,鸵鸟、獭兔、鸽子、梅花鹿等名优新产品逐步引进。
吴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5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省级15。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同里古镇,以其“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以构思巧妙、布局独特、魅力无比著称。静修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两堂三桥”(嘉荫堂、崇本堂和太平桥、吉利桥、长青桥)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明清商业街、罗星洲、南国茶馆、明珠塔、陈去病故居等都成为同里风光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吴江聚集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如盛泽县残寺、震泽慈云寺塔、刘莉莉伢子故居、松陵垂虹桥遗址等。吴江古运河风光带、环太湖旅游圈、小甸湖省级森林公园等,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景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游览和回归自然的热门去处。
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2002年,* * *投资654.38+0.2亿元,相继建成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在松陵城区,先后建成了3个景观广场,新开辟了5个绿地,增加了一批园林绿化单位和住宅小区,全面改造了22条主干道、河道绿地和松陵公园;到年底,松陵城区总绿化面积达到341.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2.46%,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同时,完成了城区部分路段改造、陶珍公路、太湖绕城公路、227省道至卧湾坪改造、苏嘉杭高速吴江互通、松陵至大观园神塔公路建设等项目,完成了220千伏盛泽木兰输变电建设工程,完成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一期工程;苏州绕城高速吴江段基本完成路基、桥梁等前期工程,5万吨盛泽污水处理工程进入运营,“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进入筹备阶段,全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第一届新生,总投资9.22亿元的区域供水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积极支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批镇级重点项目相继建成。
吴江简介
吴江:古代的松江,不叫鲈鱼镇。位于中国江苏省最南端,毗邻上海、苏州、杭州三大名城,地处江浙沪交汇的金三角,是中国沿海地区和对外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域。吴江市北距苏州16公里,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58公里,距上海港70公里,南距杭州113公里。吴江气候宜人,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拥有耕地70万亩,水面40万亩,自古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吴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渔猎、农耕和纺织。吴江桃源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6000多年。五代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设立吴江郡,至今已1090年。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吴江撤县设市,揭开了吴江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气候:吴江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最高38.4摄氏度,最低-3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降水量870.8毫米;;平均气压为1015.7百帕;年平均风速为3.2m/s;
风向:最常出现的风向是东南风(夏季),其次是西北风(冬季);无霜期200-240天;全年日照45%。
水文:近50年平均水位(吴淞高程)2.76米,地表平均水位3-3.6米..
土质:该地区属于湖泊沉积平原,土质以粘土为主;地面续航能力6-10T/ m2。
香香精心安排,
江历史悠久。侯亮开平三年(909),设吴江郡,设松陵郡,属苏州。元二年(1296),吴江郡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镇江郡位于吴江郡西部,吴江郡位于东部。1912吴江县与震泽县合并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人民政权建立。全县已划分为8区,10区,9区,5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 * *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在全县农村建立了20个人民公社,1962又增加了3个人民公社。1983,恢复农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村归镇管。全县7镇22乡,5乡合并1985。从1987开始,全县所有乡镇撤并建镇。1992年撤县设市,18镇5乡。到2004年,全市已全部撤村建镇,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王萍、徐璐、桃源、横畈、七都共10个镇。
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72186人,比上年增加2763人,其中男性384422人,女性38776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8%和50.2%。全市非农业居民231614人,全年出生4639人,出生率6.0‰;死亡5937人,死亡率7.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9‰。
吴江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的99.82%,有回、壮、满、苗、白、土、瑶、彝、畲族等26个少数民族,约1.5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1.8%。
吴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5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省级15。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同里古镇,以其“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以构思巧妙、布局独特、魅力无比著称。静修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两堂三桥”(嘉荫堂、崇本堂和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明清商业街、罗星洲、南国茶馆、明珠塔、陈去病故居等都成为同里风光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吴江聚集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如盛泽县残寺、震泽慈云寺塔、刘莉莉伢子故居、松陵垂虹桥遗址等。吴江古运河风光带、环太湖旅游圈、小甸湖省级森林公园等,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景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游览和回归自然的热门去处。
古往今来,吴江人文荟萃,人才荟萃。从春秋到明清两千年间,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资料显示,属于吴江或长期居住在吴江的历史人物有140多人。其中有春秋时期的,西汉时期的词人晏基、晏著,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张,南朝梁、陈时期的训诂家、画家顾,唐代的文学家陆龟蒙,宋代的学者谢靖楚、谢涛,明代的史学家。近代诞生了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民主斗士、爱国诗人柳亚子,革命烈士张迎春,国学大师金松岑,文学家范彦桥。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出鲜明的吴文化特色。吴江民间文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尤其是高亢嘹亮的徐璐民歌,感情真挚淳朴,曲调优美清新,乡土气息浓厚,在吴中独树一帜。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间工艺流派众多,各有千秋。吴江人的主食以大米为主,杂粮只是用来调口味的。其中,盘龙饼、闽饼、麦芽饼、熏豆、震泽黑豆腐干都是吴江有名的美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