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的系统分析

这里社交的定义是,两个个体,因为能满足彼此的需求,在特定的时间联系起来,* * *从事某种活动。多人社交由多个双重社交组成。

我们可以根据目的对社交活动进行分类,包括亲密关系(包括爱情和性伴侣等强排他性关系,以及强情感关系),朋友关系(非排他性或弱排他性关系,情感关系),以及其他关系(例如为了掌握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所谓人脉和弱情感关系)。在网络陌生人社交领域,这里只讨论前两个。

社会交往最基本的要素可以分为:供给和需求、联系和活动。

先把公式扔了。

第一,人们的社会需求和供给

上述三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供求关系,需求是一切社会互动的动力。供求关系是社会互动的基础。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市场的供求关系是怎样的?

分析这个问题,要从社会市场上的商品入手,社会市场上有什么商品,也就是人们想从社会活动中得到什么。

1.共同供求

在这里,社会关系中常见的供给和需求分为两类:

1)社会认同&;自我认同

外貌被认可:颜值,身材

特质是公认的:各种美好的品质,比如好玩、聪明、努力、正义感。

技能公认:如摄影、烘焙。

掌握资源是公认的:比如钱和资源。

我们可以称上述供给为共同的社会货币。

这些常见的社交货币可以看作是用户画像的一部分。

2)情感* * *

情感* *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个是即时的,因为一个话题或一个观点有一个嗡嗡声。这种关系的典型特征是,一次谈话后,不会有第二次谈话,也不会有友谊。在这里,一次谈话可以是几秒钟或几十分钟。当然,随着时间的延长,更容易建立非瞬间关系。

情感* * *声:双方对某个话题或某个观点有* *声,有一定的输出和表达能力。

第二是建立一种相对长期的、非瞬间的关系。

性:性吸引力(外貌、身材、其他幻想创造方法)

陪伴:对方有一定的你想要的社交金钱,还有时间。

追求其他社会货币:其他社会货币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时间不是社会货币,而是社会货币的一个系数或计量单位。你的时间能和吴彦祖的一样宝贵吗?

2.社会市场的供求关系

类似于现实世界的资源分配,在社交市场中,资源和对应的人数呈两个金字塔分布,资源是倒金字塔,对应的人数是正金字塔,所以社交市场是绝对的卖方市场。

用户数量:要看推广和运营。

单位用户持有的货币量:也就是用户的社会价值,是最难提升的,也是最难提升人的自我价值的。

有效显示率:这个有意思。它需要提供工具或设计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和引导用户展示他们的社交金钱。有趣的一点是,人们可能会展示他们没有的东西,比如美颜相机,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交市场泡沫。

信誉:因为泡沫的存在,才有了信誉这个概念。比如我po一张我和川普的合照,我不牛逼。信不信由你,即使此时我展示了大量的社会货币,但由于可信度不高,有效的社会货币数量仍然很少。

在具体的产品运营中,产品投放和推广运营* * *决定了社会市场上有效货币的数量和用户所持有效货币的分布。如何让社交货币基于用户画像和匹配策略实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取决于社交网络如何连接。

这里我想讨论的另一点是,为什么颜值社交在陌生人社交中如此重要。

无论是哪种社会货币,展示的难度和展商的能力决定了我们更容易看到哪种社会货币。这也是为什么微信朋友圈主要以图片(视频)为主,而不是文字。承载的信息量是一方面,但表达的难度和表达的效果才是更重要的因素。这里,图片和视频是有区别的。视频有很多信息,但不一定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图片和视频的区别就像文字和声音的区别一样。语音和视频往往更真实,人喜不喜欢真实要看具体场景。所以对于陌生人的视频社交,我认为只能作为特定用户的玩法,而不能推广到普通大众。对于社交产品来说,提高用户的展示能力是不现实的,只能想办法降低用户的展示门槛。

二、社会联系模式

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交往中的联系可以看作是社会市场中供需双方交易的达成。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陌生人的社交中很难建立连接关系。

建立联系可以理解为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同时关注两个问题。

1)你是什么?

2)你喜欢什么样的人?

第一个问题是所有的社交产品已经基本放下了。产品方面,就是建立丰富立体的用户画像。作为一个社交产品,收集用户信息的渠道真的很缺乏。用户能收集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比如主动选择的标签,参与的话题,基于各种行为抽象出来的标签,基于发布内容语义分析抽象出来的标签。本质原因是有效展示自己是一个高门槛。在普遍缺乏用户画像的情况下很难建立连接,进而导致用户发出的信号很难得到有效的回应,用户也没有发出信号的动力,很难建立正反馈。

用户画像的建立通常依赖于信息收集和行为分析。在社交软件中,用户缺乏提供信息的动力,行为相对简单(聊天、发帖、参与话题等。).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对社交软件使用的解决方案了解不多。我猜是有通过运营社区话题收集到的信息。至于通过语义分析来收集信息,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不知道应用到了什么程度。

第二个问题,当第一个问题没有进展的时候,第二个问题就更不可能了。这里只谈一些关于理论解的想法。首先,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其实不是一个好问题。更好的问题应该是,你出于什么原因愿意尝试与对方建立联系?但是,相对于人的复杂性,现有的用户画像往往只是这个人的极小一部分。用户的喜好需要在与其他用户不断联系的过程中发现,算法要有探索性。

连接意愿:借用从俞军老师那里学到的理论,你知道一件事情是否重要,不在于你是否想要它,而在于你愿意为它付出什么。这里可以有很多种付费的东西,比如付费会员和道具,比如summer要求上传资料证明你的学历,比如Real要求对你进行面部扫描。这些不仅是商业变现的方式,还是圈定目标用户的手段。其目的之一可以理解为识别和筛选连接意愿强烈的用户。甚至我猜测,在Soul这种以匹配连接为主要手段的产品中,用户的动态数量、质量、连接行为等数据都会被量化,生成相应的权重,应用在匹配中。同时,在陌生人的社交中,关键的一点是,在这里,人们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的意愿相当高,只要双方都有建立联系的点。同时,连接意愿是双向的,匹配模式的一个好处就是此时此刻,双方都有很高的连接意愿。社交产品的feed流分发策略具有时序性和个性化推荐。时间顺序与情绪有很强的关联,通过当前的情境产生强烈但不稳定的社会意愿。个性化推荐与用户画像强相关,关注兴趣,产生不那么强烈但更稳定的社交意愿。两种形式都有,但是因为目前社交产品的用户画像比较单薄,所以大部分都是按时间顺序的。

连接阈值:要触发连接,用户需要操作。我们以Soul为例。我觉得Soul在陌生人社交方面做得很好。我觉得可以概括为:1)通过强调非颜值社交,反对探索性的刷脸模式,我试图勾勒出更多可能导致用户之间产生连接的点。这种策略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是,在社交市场上,只有少数人掌握了大量的面值社交货币,刷脸模式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2)重点匹配这种产品形态,把连接门槛降低到几乎为0。虽然我知道匹配一个能和我聊天的人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点一点发起匹配太简单了,本质上和Tik Tok上下滑动一样,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3)通过强力推广获得大量用户,增加整个社交市场的有效钱数。

连接数:这是陌生人社交的一个特殊参数。在豆瓣等其他具有陌生人社交功能的产品中,并没有关于连接数的设计。只是在陌生人社交的背景下,人们明确的目的是找一个“人”,而不是一本书,一个话题等等。为了追求整体连接效率,单个连接的数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对于某种连接方式,取决于用户数量、连接总数、整体连接质量等多种因素。我们以Soul为例,为什么普通匹配对普通用户不限制次数,而语音匹配需要付费增加次数。因为普通匹配的用户基数足够大,传播门槛更低,用户期望更低,而语音匹配,参与人数少,传播门槛更高,用户期望更高。需要通过用户筛选更好地控制语音匹配的质量,避免对参与匹配的用户期望过高、反馈不佳造成的体验损害。如果你愿意付费,说明你愿意为这场比赛付出比不付费的用户更多的钱,比赛的质量也会更高。普通用户每天限定的次数也是为了让普通用户更加珍惜每一次匹配机会。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商业变现手段。任何一个产品如果不能实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就一定会流落街头。

除了匹配,方块、推荐、发现、话题、社群都是匹配的补充,因为受限于用户的画像和算法能力,以及人自身行为的复杂程度,在可预见的阶段所谓的智能匹配并不能帮你找到真命天子(女),或者说在各种现实约束下你可以接受对方更适合的那个人。

单个连接的质量:取决于社会资金与需求的契合度,以及连接后的活动效果。

社会金钱与需求的契合度,也就是根据两个人的画像,两个人的匹配度。匹配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面举几个例子:1)尽量做到全局匹配质量最好。比如六个人,两个沟通能力强,两个沟通能力一般,两个沟通能力弱,分强中弱。全球匹配质量是高还是强,中还是强还是弱?2)在考虑匹配度的同时,要发掘用户的其他标签;3)考虑到用户的生命周期,比如新用户和老用户,不同的活跃度所采取的匹配策略应该是不同的;4)在两个人的匹配中,匹配策略除了要考虑对同一事物的兴趣程度(潜在的连接点)、聊天意愿(连接的可能性)、输出能力(连接的能力)、双方整体画像的匹配程度。毕竟在陌生人的社交语境中,潜在的连接点只是最基本的,最终还是要看对方对这个“人”有没有兴趣。

第三,社会活动

前期由于缺乏信任,陌生人的社交只能是线上活动,社交产品决定了内部活动只能是轻活动,比如小游戏,但是小游戏并不能有效展示更多的社交金钱,这就决定了小游戏不能作为产品的核心,只能作为无关紧要的辅助工具。

陌生人的社交活动,在社交产品本身,基本都是聊天。但语言只是一种信息媒介,它有明确的使命,那就是信息的表达和交换:1)展示社会金钱;2)展示需求;3)用户画像信息的收集

在实际的聊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只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了展示自己的社交币。

比如你匹配一个人,她首页第一张照片是一个看起来很好吃的火锅,你说:“哇,这串看起来很好吃。”请问你是怎么让人家回复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只显示需求。那么什么是展示社会金钱呢?你接着说:“我们家附近有个火锅,超级好吃。”这叫秀社交钱。

对于产品来说,试图改变用户是愚蠢的。人很难改变,升职更难。能做的就是帮助用户提高动力,降低门槛。

在推广动机上,比如展示潜在的连接点,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对方的标签,基本就是用户画像的丰富性。

在降低门槛方面,帮助不知道打开什么话题的用户找到话题,帮助不知道如何打开话题的用户打开话题。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设计游戏性。玩法有两个目的:一是开话题,二是收集用户信息。比如双方都没有照片,可以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开始一个小游戏,双方结束后交换照片。即可以制造话题,满足双方的好奇心,也可以收集用户的颜值信息。考虑到这个游戏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要求提前上传一张照片,系统会监控是否是人的照片。照片交换完成后,还可以举报使用假照片的行为。第二个方向是智能系统帮助,而智能系统帮助又依赖于丰富的用户画像。在此基础上,系统可以为社会资金和双方需求提供一些好的话题。

这是一个系统的分析,只是试图抽象出自己的思维框架。你肤浅笨拙,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