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纸质材料)
/index/zhzt/000056/004/
例如: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有助于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经济全球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我们必须:(1)树立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2)培育核心竞争力;(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4)转变政府职能;(5)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
抽象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
上导轨轴承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商品和服务贸易延伸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上述定义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主权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作为“市场化”的延伸,可以从交易范围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贸易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二是市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采用,这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两个并行的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必然会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和更多的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技术、人才等重要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使我们有机会利用国际资源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有人认为中国是开放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00年中国gdp是开放之初1978的7.4倍。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熟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际市场规则,建立市场经济机制。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1)经济全球化使国内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国内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经济利益。(3)在国际竞争压力下,可以加快国内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增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可以避免人为因素限制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避免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扭曲。商品可以更自由地在全球流动,各国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丰富的商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消费者受益最大。
第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我们的民族工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加入wto后,这种冲击对一些行业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据有关分析,中国入世后,汽车、医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汽车行业是重灾区行业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临规模经济不足的冲击。汽车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规模上去了,价格才能降下来。在中国,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为1630辆,汽车保有量为507100辆,仅相当于国外汽车厂的产量,甚至相当于国外汽车厂一条装配线的产量。第二,面临全球汽车产能过剩的冲击。目前全球汽车产能超过2000万辆,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几大生产巨头都在加紧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中国有200人拥有一辆汽车,这显然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市场,并将受到外国商人的青睐,并试图挤进中国市场,这无疑将对中国的汽车工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威胁。第三,面临关税逐步下降的冲击。目前我国汽车平均关税为80% ~ 100%。虽然官方文件还没有出台,但是20%的关税下调至少是,这意味着关税下调后进口汽车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缺乏竞争优势,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压力。虽然中国的汽车产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保护,但保护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顶多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行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2.经济全球化可能会使中国的产业结构退化和边缘化。虽然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但并不能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也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现代化。同时,过度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也会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浪费资源。
3.国际经济运行中“游戏规则”的适应。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适应的是自己制定的经济规则和秩序,没有体制和制度上的限制,只有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的困难。然而,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体系的支撑能力较弱。这时候显然很难适应不熟悉甚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
4.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和实力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相对劣势。虽然全球化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挑战发达国家,但由于其经济发达、技术经验、产业结构优化等优势,可以有效规避全球化的挑战,处于“中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具备上述优势,处于外围,所以处于相对劣势。
5.中国企业竞争力弱。在全球化趋势不太明显的时期,中国企业在规模、效率和R&D能力上都不尽如人意。此时企业的竞争范围主要是本地,这意味着本地企业由于长期的经营历史和对当地的深刻了解,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保护政策,处于优势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将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与更强大的对手竞争。中国企业竞争力弱是不争的事实,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三、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发展战略
1.树立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关起门来,置身于全球化主流之外,显然是没有出路的。从积极效应来看,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增加财富和发展经济的机遇。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机会,利用机会。
从中国自身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过去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数不多的最大赢家之一。截至2000年,22年来中国国际贸易规模扩大了约22倍,世界排名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第9位。平均每年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80年代初的不到2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200亿美元左右。自1993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东道国,目前已吸引3500亿外国直接投资。
2.培育核心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看,只有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我们要考虑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要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我国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政府也应该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政府要打破垄断,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企业的竞争力;(2)政府应在wto允许的范围内为企业提供适当的保护;(3)政府应在培育企业竞争力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各国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还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智力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未来五年,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把调整改造传统产业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抓好关键环节。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选择地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项目建设,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地方实力。
——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资源战略。
——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4.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后,需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政府按照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原则转变管理方式。首先,要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企分开。政府要完善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功能,不断完善各种市场规则,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其次,要依法治国,用法律规范政府对国家的管理,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决策和行为的透明度。
5.与国际社会一起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大多是在发达国家的指导下建立的,因此更能反映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对发展中国家有所歧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我们应该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使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参考
秦晓,凌晓东。经济全球化:目标、途径与我们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价,2002,(1-2)。
[2]陈·。培育核心竞争力并从全球化中获益的关键[j].国际经济合作,2002,(2)。
[3]蔡志芳。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j].兰州学术期刊,2002,(1)。
原始资料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原地名哈尔滨
原发行号200302
原页码为48 ~ 50
文章日期:2003-01-10
作者简介蒲明,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蒲明(1976-),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工程学院管理系教师,从事经济管理和国际贸易研究。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f120。4文件识别代码:A文号:1007-4937(2003)02-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