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合理地配置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和劳动力。
经济全球化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国际合作,也加剧了国家间的竞争。竞争的原因是世界资源有限,资本在经济上扩张。政治上,由于国家的存在,各国都试图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来实现他国对自己的依赖,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付出更少的成本。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内企业会突破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打开市场,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获利。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展自己和民族的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客观上推动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减少或避免了人类社会现有资源的浪费。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1997》指出,发展中国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129亿美元,对外投资510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它们在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例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也在1996中增长了56%。
第二,促进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提高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考虑和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依赖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的权利和利益。
面对机遇和挑战,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是平等的。在这种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必然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但我们认为,只要发展中国家能够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建立自己的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就一定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证明)。更何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原则、制度和秩序将逐渐平等,各国经济将越来越成熟。
3.经济全球化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良好机会。
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物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消费需求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以各种方式设置的贸易壁垒和防线将逐步取消。国家垄断或个人垄断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向消费者漫天要价以换取劣质服务的局面将会终结。
4.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世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仅会影响全球经济结构和秩序,也会不同程度地冲击不同民族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会产生全人类都能认同的伟大文化。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经济文化”得到了全人类的认可。如市场经济规律、商品流通规则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是不可否认的。如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都把重点放在了科技和教育上,并且已经意识到科技是强国之本。虽然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但科技交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科技文化早已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各种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习俗的传播和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网络技术和交通技术为这种交流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不同程度地吸收这些外来文化的营养,以填补自己民族和国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形式。
第四,“民主法治”作为一种制度文化,也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正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加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反过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完善。世界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内容和核心在于降低和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非货物贸易首次被纳入多边规则,使拓展多边自由化领域、拓展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职能。此外,投资自由化已成为国际投资发展的主流,不仅发达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另一方面积极对外投资,导致世界直接投资迅速增加,投资活动遍布全球,全球投资的规范框架和规则开始形成。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非常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快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投资和技术转移相互促进,不断加速。为了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扩大技术的效用,为自己的技术寻找出路,跨国公司大大加快了技术转移活动。这种加速转移客观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有利于加快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加快了发达国家吸引外资的进程,这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不足。再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市场发展的不足,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日益突破国界,出现了所谓的无边界企业,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非常有利。
7.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国际政治协调。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社会结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物质需求相对得到满足后,必须更加关注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素质将大大提高,希望充分表达政治诉求,广泛要求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实力雄厚的独立利益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提出相应的政治参与要求;日益发达的信息媒体网络在技术上支持了人民的自主选择权,宣传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意识,也使“愚民政策”这一制度失去了基础。因此,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协调,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这也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所决定的。虽然政治协调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它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到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的投资和技术转让活动将各国的生产、经营、销售和研发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直接结果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加深,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政治领域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协商和对话日益成为当今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加强国家间的信任与合作,抑制国际冲突或至少降低冲突的激烈程度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会加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扩大了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首先给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带来冲击,而这种冲击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一方面,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所有为世界经济运行而制定的原则、制度、秩序都是他们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也是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因此,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发达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而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近期或长期内受益很少或没有,甚至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害和冲击,如许多民族企业的亏损或倒闭。
虽然经济全球化客观上可以导致全球物质财富的增加,但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竞争是第一法则。在创造高效率的同时,必然导致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3年高收入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1994年变成了62倍,社会分配更加不公平。这种差距的扩大有许多具体原因,包括体制原因、市场发展原因和结构变化,但有两个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但绝不是所有的利益都会被分享。事实上,发达国家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始终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地位使它们依赖于在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在与发展中国家交换时获得更多利益。
第二,挑战一些社会政策的是市场竞争。众所周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竞争带来的失衡要靠社会政策来修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福利政策,社会稳定是通过劳资妥协来维持的。然而,全球化破坏了这种社会契约,以出口和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激烈跨国竞争正在影响工资和就业,社会政策在稳定差距方面显得苍白无力。经济全球化为国际资本,主要是发达国家寻求更高的利润开辟了一个地区和空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差异巨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