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歌的主要分类
舟山渔家
浙江舟山渔场是我国主要渔场之一。以前捕鱼业没有机械化,渔船上的所有工序都是手工操作,集体劳动极其繁重。在所有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喊号来统一行动,调整情绪。长期以来,形成了数量丰富的渔歌。按工作程序可分为:锚号子(分大、小)、拉棚号子(分小、小)、摇号子(分单、双摇)、打水号子、提网号子、挑舱号子。这音乐粗犷而直白。舟山渔歌在风格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曲调,是浙江重要的民歌之一。由于机械化捕鱼业的发展和劳动方式的改变,渔民号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逐渐消失,几乎绝迹。
海盐海棠蒿子
千百年来,海盐劳动人民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劳动歌曲。海堤建设涉及到挖土填基、采石运石、撬石打桩、封石等多道工序,产生了“长栏咏”、“短栏咏”、“翻石咏”、“撬石咏”、“龙门桩咏”、“夯石咏”、“飞石咏”等。同样,农民在田间劳动时也唱“车水号子”,在抬柴、伐木、拉纤、牧牛、打渔、搬运时几乎都伴有劳动号子。
海燕的劳动歌曲大多简洁明快,曲调高亢激昂,节奏稳健有力,旋律多变。一般“引导句”较长,“合句”略短。导句唱完,合句再唱,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这种劳动号子往往体现了紧张的劳动动作和繁重的体力负荷,赋予了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呐喊、呐喊的特征。比如龙门桩的广告语:“(引)桩头稳扎稳打,(收)嘿嘿嘿。18级台风吹的时候不要崩溃。嘿嘿嘿。(衣领)让我们更加努力。嘿,嘿,嘿,嘿。(领先)造福子孙,(结合)嘿嘿嘿!”打桩是八个人同时操作,引领人群。歌词主题鲜明,曲调优美,歌唱性很强。撬棍:“哟嗬嗬嗬!来吧——来吧,嘿……”曲调温暖流畅。翻着石喇叭:“安拉要——来格仔!嘿,过来,阿拉是恶魔,阿拉要来了……”合唱,节奏比撬石头容易。费办:“...费半喊着,喊着。喊一声,大家都来接。”节奏感强,速度快。再比如短杠:“前面上坡,脚要稳。前方下坡,小心点。来到地面,步伐加快,尴尬了……”气势磅礴,节奏感极强。再比如汽车水喇叭:“立水架撑十字架,说出来。”成员们踩着自行车上台。你好。起床就像春雷。说点什么。沟水如潮涨,嗨。车水号角声唱得很响,说什么都行。战胜自然的坚强决心,嘿嘿。“农民们边唱边踩水车,气氛活跃。这样一首艺术感染力极强的劳动歌曲,总会让人想起过去那激昂、粗犷、高亢的“嘿、嘿、哟”声。
值得一提的是,海盐作家艺术家早在1972就收集加工了汉族的民间艺术,新配的歌词紧跟时代脉搏,艺术形式新颖感人。1973年海盐文艺工作者编创了一部由男声演唱的音乐舞蹈《围海造田》(海棠子产)参加浙江省、嘉兴市文艺汇演,获得大奖。此后,它被拍成了电影。1998年再次自编自演《同心》(唐宫一号),参加嘉兴市东海明珠乡首届文艺汇演。场面亲切感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轻调荷花:主要指歌舞的民俗节庆表演。在浙江民间的新春灯会上,灯笼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有的人玩灯笼时唱歌跳舞,有的人只玩器乐不唱歌。茶灯、灯笼、灯笼大多伴有歌声。浙江没有统一的曲调,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地方曲调。其中茶灯调《采茶灯》和一个灯调《腊梅花开》广为流传,宁波的“灯调”最具地方特色。
“莲花”是因为这个曲调的后半部分有莲花落下的程式化内衬而得名。宋代高僧普济《五灯会元》中说:“莲花落,乃乞丐久唱之歌名。”荷花流行于浙江省,有“大荷花”和“小荷花”两种表演形式。其题材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词汇和内容相对固定。另一类题材是即兴唱的事,大多是幽默生动的词。“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由七种不同的曲调组成,即滴水声、落秧歌、地头曲、阳骚曲、你好旋律、急旋律、平调。这七种曲调可以以“田歌班”的形式单独或组合演唱。曲调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歌词常用“五音俚语,谐音双关”。这种歌词中所谓的“吴歌”,与明代冯梦龙编选的吴地民歌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也与南朝乐府诗(宋代郭茂谦编选)中的“吴声歌”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田歌一直被重视和传承。20世纪50年代,田歌演唱了《黄埔太湖结缘》。在省里获奖后录了唱片,经常被中央电台播放。上世纪60年代,田歌的女声独唱《送粮》风靡全国,一直唱到90年代。与此同时,两位当地的田歌手被授予“浙江民间艺人”的称号。2004年,根据嘉善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个女孩》获得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