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范文参考与地理教学。
首先,在地理有效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而有趣的学科,有着丰富而精彩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我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火山地震带及其在世界上的分布》为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地球”和“地震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用短片回顾中国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场景,将学生带入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时感受地震的威力。
第二,在地理有效教学中,要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地理教科书中,除了常规的书面语言之外,还有另一种语言来描述地理知识。
语音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图语言。对于初中生来说,教他们识图、用图,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事半功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画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尽量把地理知识融入地图中去理解,使地图上的内容和文字描述相结合,相得益彰,让“死”的图“活”起来,让“静”的字“动”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自然养成了阅读和绘画。比如我用形象比喻来教育学生记住一些人物的轮廓形状:黑龙江的轮廓像一只美丽的天鹅,湖南的轮廓像一个美女的头,英国的轮廓像一只吃一堆草的兔子,意大利的轮廓像一只女士的靴子。再比如我在学习给地形图分层上色的时候用剖面观察法观察地形起伏等等。
另外,地理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绘制各种图表的方法,适当的统计分析知识和地理问题的归纳方法,然后通过数据表达、地图和各种图表,引导学生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的联系和区别,努力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第三,在地理有效教学中,实施探索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非常薄弱,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听课质量。探究式地理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获取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以探究的方式获取科学概念,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比如在“海陆变迁”的研究中,老师可以给学生看一系列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的海洋化石图片,并进行分析: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利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地图的使用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草图的使用尤为重要。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理素描,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一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七大洲四大洋”草图的绘制中来;比如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行政区划》时,学生还可以参与到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绘制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这样做。
很好地掌握了它们的相对地理位置。地理素描不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还能显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地理素描的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在有效的地理教学中实施学习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觉思考的习惯。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有助于学生全面反思和发展个性。新课程倡导赏识教育。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信任,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在有效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有效性。
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统一“三维目标”,地理教学才能真正高效。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