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欣赏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以含蓄的微笑和深邃的山川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画家独特的烟熏式“空中透视”笔法。画家试图将人物丰富的内心感受与优美的造型巧妙地结合起来。对于肖像面部的关键部位,如眼角、嘴唇等,他还特别注意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以达到神韵,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千古神秘的魅力,那种如梦似幻的迷人微笑被许多艺术史学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除了微笑,就这幅画而言,更重要的是表达达芬奇绘画时的感受和社会背景。
首先是微笑的神秘。她有时笑得很舒服很温柔,有时看起来很严肃,有时看起来有点悲伤,有时甚至流露出嘲笑和调侃。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可能像在雕塑中那样与众不同。然而,在蒙娜丽莎的脸上,暗淡的阴影时隐时现,用面纱遮住了她的眼睛和嘴唇。而人的微笑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而芬奇则倾向于模糊地画出这些部分,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种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
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因为可以直接看到艺术形象,所以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但它有局限性,只能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瞬间。优秀的绘画作品善于选择人或事最概括、最有表现力的瞬间,让这种固定的瞬间展现出可以穿越时空、散发出永恒魅力的美。达。芬奇敏锐地抓住了蒙娜丽莎微笑的瞬间,并描述了她平静的表情。看她那淡淡的笑,这做作的线条和韵味,让人想起“风乍起,皱一池春水”的诗句。
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达芬奇注重表达人的感情。在构图上,da?芬奇改变了过去画人像时用侧胸围或达到胸部的习惯,换成了正胸围。透视点微微上扬,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显得更加端庄稳重。画画的时候,它提醒了达?芬奇对生母阿尔比的记忆,仿佛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了生母的形象,丽莎也成了阿尔比拉的神秘化身。所以大师在画丽莎的时候,是带着真挚纯粹的感情来画的。他用对母亲和爱人的双重感情,尽情地描绘了这个人的肖像。不仅如此,他还把她描述成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一种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他想用画笔向所有人传达他的美感和体验。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上帝走下神坛,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
达芬奇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之前是宗教统治时代。经过1000多年残酷愚昧的封建统治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精神摧残,西欧人早已失去了思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权利。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视为违背了上帝的教条。所以,在中世纪的画像中,圣母、耶稣、普通人永远都是那么的呆滞刻板,面无表情。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一切都改变了,久违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尤其是回到了被解放的女性的脸上。那笑容里充满了新时代新人们的自信和乐观,充满了他们对未来的渴望,对真善美的渴望。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恩格斯称赞文艺复兴的“巨人”,他是第一个列出来的。作为一个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艺术家,他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天才地表现出来。他一扫过去画像文字中阴郁、鬼魅的影子,画出了一个洒脱、清澈的笑容。他用自己的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制人性的神学统治和禁欲主义宣告: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有形的东西,没有了世俗欲望的陶冶,人可以对人微笑!因此,《蒙娜丽莎》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仅成为这幅肖像画的重要特征,而且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女性美,生动地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精神美。
《蒙娜丽莎》像一朵鲜艳的玫瑰,刺破了深夜的黑暗和寂静,给人们的心中注入了一缕芬芳和希望,成为画家们可以放开手脚赞美真善美的象征,成为西欧人结束漫长痛苦的中世纪生活的象征。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人们通过苦难取得的最大进步的转折点。”这就是《蒙娜丽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