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伍在国防教育中的意义。救命啊,英雄们,救命啊!!!!
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国人民和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照本法规定服兵役的义务。”作为大学生,也有义务履行兵役义务。过去,由于我国军事资源丰富,大量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新兵满足了当时征兵工作的需要。因此,长期以来,除了少数直接招收的军官或文职干部外,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履行兵役义务。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也被纳入国家招生计划。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可以进入大学,高中毕业生考不上的相对减少。在上海这个高考录取率很高的大都市,可供征兵的高中生数量少,对征兵任务的完成有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招募部分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拓宽了新兵招募范围,纳入了更多立志献身国防的有志青年。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就有了用笔从军、报效祖国的志向;同时,依法招收大学生入伍,可以让大学生更早地了解军队,接受系统的国防教育,对大学生乃至全民的国防意识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来看,招收大学生参军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趋势。
第二,招收大学生入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军的根本宗旨。新时期我军的战略方针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此,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集约型向科技型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核心是对抗科技。那么,要实现两个转变,确保胜利,关键在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仅仅依靠军队院校培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层次和数量的需要,从地方高校招收大学生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大有裨益。同样,当一个大学生士兵和一个高中生士兵去军事院校接受训练时,大学生士兵的知识面必须比高中生士兵更广,这样才能更快、更深地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来的干部,知识结构高,在军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军官兵文化结构大致为1/3,大专以上学历,近2/3为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部分为初中文化。这和国外很多国家军队官兵的文化结构相差甚远,2/3是大专以上,1/3是高中文化。目前,我军正在逐步加强质量建设和科技强军。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量新型武器装备部队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军官,更需要文化素质更高的士兵来操作和维护。因此,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入伍,对于优化部队文化结构,满足部队知识密集型和先进技术的需求,加快我军科技强军,走精兵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招收大学生入伍是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
军队是大学校,军营是大熔炉。有了军队的教育训练,普通青年学生也会成为国家的栋梁。通过学习军事著作,接受革命教育,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会有质的飞跃,他们在部队养成的顽强作风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一个心理承受能力突出,适应能力快的大学生士兵,心理素质好,社会实践多,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军队的严明纪律,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军队是大学,有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在部队成长起来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指技能融合、多岗位历练、复合型素质的人才。军队是一个大熔炉,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地方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的追求一方面是物质的,一方面是精神的。招收大学生瞄准未来的人生目标,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勇于在部队创一流的精神状态。能培养出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勤奋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即使将来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地方工作都会受益匪浅。参军不仅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接受人生和世界观教育的好机会。大学生带着笔参军,投身国防,带着热情和雄心参军。是大学生提前进行的一次社会实践,体验部队生活,丰富人生阅历,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对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熟,客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肯定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军当兵一是履行公民义务,二是丰富人生阅历,在部队这个特殊的大熔炉中得到熏陶和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