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纸

我想我以前一定听说过阿炳,或者读到过它。不然怎么这么熟,这么久?仿佛在等待,等待结束。或者等待另一个开始。音乐时而高潮,时而缓慢,时而不安,时而平静,时而躁动,时而阴柔,或是稍纵即逝的欢乐,仿佛在听隔壁大妈诉说无尽的人间悲欢。每当音乐响起,你环顾四周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埋藏着鸟语花香的希望。如果你评论二泉映月,你不能不谈到阿炳。我在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阿炳不是盲人,他绝不会创作出这样的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什么是失明呢?仅从视觉上来说,阿炳是个盲人。但他心如明镜,用心看世界。视觉上的缺席让他看不到浮生世界的喧嚣,也让他没有了在黑暗和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畅游的欲望。在他的音乐《二泉映月》里,听不到喧嚣,听不到欲望。你只能听到一种东西流进你的心里,然后就是一种感动,莫名的感动。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从未真正倾听过自己的心声。顺其自然就好。好像人生就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从来没有感激过。音乐可以创造灵魂,是灵魂的画像和绿洲。以街头艺人的身份生活是宽宏大量的。这个时候,音乐就是他谋生的工具,也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心灵和灵魂。是音乐支撑着生活的信念。是音乐保持了依然能看清黑暗世界一切的听觉判断。在阿炳的心目中,有就够了,不需要喊,不需要奔喊,只是一种静静的山泉流淌,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不断蔓延,无穷无尽。音乐也能唤醒灵魂。人来到世上,一定是在追求什么。爱情、亲情、生命带来的是死亡带不走的名利吗?它似乎什么都有。你为什么不能冷静下来?哪怕只是听这首《二泉映月》,感受一下生活的高境界。我从未听说过阿炳的作品。但我知道,他在这首歌里选择了沉默,沉默。他属于那个乱世,没沉入波涛就被扫倒了。他应该像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但他仍在挣扎,只是试图呼吸,在他的音乐里。我不知道如何去雕琢中国音乐的灵魂。相比之下,现代人很难体会到阿炳心中的“静”,不是因为缺乏理解、勇气和自信,而是因为另一种无奈、生活压力和情感浮躁。怎么才能不浮躁?还记得《80后》这篇文章吗?为了充分了解感情,晚上我一遍又一遍地听,仿佛看到:在寂静的夜里,在卖艺术的小摊上,在大街小巷无数次的反复播放和来回拉扯中,人们仿佛听到了从远处的湖边传来的泣血的呻吟。漆黑的、波光粼粼的湖面诡异而神秘,漂浮在湖面上的故事无意识而不扰人的知心话,似梦非梦,也似醒。原来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一无所有。只要你真的活着,用心去感受。我知道我不能完全理解这根弦上的感情。他琴弦上弹奏的音乐清晰地印下了他的人生,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他用颤抖的和弦默默摸索着双手,见证着一切,打印着一切,包括他自己。看似深沉凝重的人和事,都是平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也是平静的,直到人们挽救了他们的繁华,带走了他们的浮躁,消失了他们的辉煌,冲淡了他们的苦难。我想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倾听是无忧无虑的,投入进去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更长更珍贵,回味悠长。在这首悲凉、流畅、委婉、意境深远的音乐中,不仅流露出悲凉的情感和昂扬的悲愤。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此时深沉、时而激越、时而悲怆、时而得意的旋律,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辛酸、痛苦、委屈和愤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开放和无知。

请收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