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李白诗歌中的人物,体现了李白矛盾复杂的思想,需要哪些书籍?
李白的诗歌在数量和艺术魅力方面都是中国古代诗坛上的佼佼者。他的诗歌不仅给人们留下了艺术享受,也留下了时代历史和人生追求的印记。通过他的诗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李白复杂的人生和多元化的思想,了解了李白在坎坷中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了解了他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人格魅力,这对后世的精神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李白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李白(701-762),字太白,陇西季承(今甘肃天水附近)人,其前身隋末因罪迁居中亚。他出生在中亚的碎叶(托克马克,前苏联)。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张明县青莲乡,取名“青莲居士”。李白是唐代的代表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少年时博览群书。除了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史名著,他还浏览百家之书,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使他“精于剑术”。《汉书·荆州》他很早就信奉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长生不老。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野心。同时,由于李白的性格,他从小就喜欢旅游。二十岁以后,他开始漫游蜀地,曾游览峨眉山、戴天和青城山。第五部《十五仙》《感兴》是他当年生活的写照。李白青年时代的这些生活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而且培养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热爱自由的精神和浪漫不羁的性格特征,也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李白思想的多样性
李白给后人留下了900多首诗。这些辉煌的诗篇展示了他丰富而坎坷的人生心路历程,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生活和多元化的思想。
(一)李白诗歌中表达的浪漫情怀。
李白的诗歌具有“笔落震风雨,诗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其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技巧,实现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1.从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浪漫。
李白的诗充满自我表现和主观抒情,感情的表达有压倒一切的气势。比如他入京做官,就说:“笑到天上去。我们是蒿人吗?”思念长安时,“风吹心,西挂咸阳树。”这样的诗很有感染力。
极度夸张,贴切的比喻和丰富的幻想,却给人一种真实的工作。读这些诗,如“但既然水还在流,虽以剑斩之,举杯消愁更愁”“白发三千尺,愁似长”等,读者不禁被诗人的长愁和无尽的惆怅所感染。李白的艺术表现力在他的《梦里登天目山》、《蜀道难》等诗歌中尤为突出。
在李白的诗歌中,经常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产生一种奇幻、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为什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给人一种豪迈、奔放、飘逸的魅力。他的语言清晰明快,意味深长,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
2.从李白诗歌的意境中品味其浪漫情怀。
李白对自然有着强烈的感情,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入自然景物中,这使他的山水和山谷都具有理想化的色彩。谢冕曾说,“杰出的诗人创造了别人无法感知或无法独特感知的奇迹。”李白借景抒情的诗受其复杂的人格特征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在救世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内心的失落和迷茫与生命的急迫感就会一起到来。这个时候,他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丧失,只能在性质上得到补偿。在纵情山水的同时,表达我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李白的“照我一生一不变的习惯”,甚至“梦中常游仙山”。长期的漫游,让他有机会广泛接触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厌恶黑暗的现实,所以更爱壮丽的河山,在山水描写中寄托诗人的感情和理想,充分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英雄气概,追求纯洁高尚的心境。这些不同的人格侧面也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雄伟的山川中突出力度之美、动静之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念;比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咆哮奔腾:“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界,入海洋,一去不复返”(《入酒》);“黄河万里摸山,涡枢纽转秦矿...djinn咆哮破两山,洪波喷气机射东海(《西岳云台歌寄丹秋子》);“我爬上去。我纵览全球,茫茫大江去不去。”风吹黄云数百里,雪峰白绕九重流”(鲁山御史鲁徐州之歌)波塞冬去过阴风,浪打天门石壁。八月的浙江怎么了?陶似山中飘雪》(横江词)。他作品中的山峰高耸而陡峭:“最高的悬崖仅在天之下一英尺,干燥的松树从悬崖的表面垂下头”(《蜀道难》);在一条通往天堂的直线上,它的峰顶进入天堂,顶上五座圣峰,投下一个穿过中国的影子;天梯山脉绵延百里,从这里开始向东南方向延伸”(天目山在梦中升起)。他用胸中的英雄主义赋予山川崇高的美感。他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赞颂,也是对高瞻远瞩、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的礼赞。非凡的自然形象与骄傲的英雄性格融为一体。
另一种是追求明净之美,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天真的感情。比如“人游月绕,船行空中”(《送吴王山人魏湾回王宫》);“人骑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长游鄱阳司马左》);“月随青山转,青山随流水。仿佛置身星河之上,却又觉得云林幽(《月夜江行送翠园外宗志》);“金陵夜静凉,独看西厢五岳。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滴珠秋月(《金陵城西楼月》)。这些诗以清晰和纯净而著称。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景物的现实描写,不如说是抒发对山水的浪漫情怀。
(2)李白的诗充满了任侠色彩。任侠是盛唐时代的风格。李白明确宣扬“儒生不如游侠”(《行猎》),他推崇并践行游侠的骄横、复仇、重诺、不顾生死。“十步杀一人,千里之外。做完后,拂去衣服,不要露出一点声音,藏到深处。.....三杯吐而无极,五岳轻。.....纵死侠义,不耻于世。谁能写阁下,白寿台玄晶!”(侠客)李白的任侠思想在他的生活中表现为“不太注重财富”“更注重节约,更注重义”,纵酒嫖娼,及时行乐。他曾豪迈地唱过:“黄金又快又容易,但昨天破产了,现在穷了。”“一百年三万六千天,一天要倒三百个。”“嫔妃千里马,笑坐雕鞍唱梅花。”(襄阳之歌)李白的任侠思想的特点是他的性格,如大胆,自信,天真和追求平等和民主。他经常假装自己是个“狂热分子”,有打破一切的勇气。常“打黄鹤楼”“落鹦鹉洲”(《江夏赠魏南陵冰》);他“不肯向自己屈服,不肯为别人效力”,“出关时与诸侯讲和,出逃时看不起老窝”(《江夏送钱公去韩栋序》)。在政治上,李白的任侠思想是儒家思想和纵横家思想的结合,儒家思想对经济有及时的帮助,纵横家思想,能言善辩,希望一举成名,然后“不佩服其能,耻其德”隐退。他一直过分相信自己的政治能力,声称“文能移风易俗,学能究天人”(宋忠诚自荐表)“否则,剑刷大漠,得非凡荣誉”(给七位评委)。为此,他特别推崇谢安,平时“带妓东山门”,危难之时“嬉笑安梨园”(《书爱蔡舍人熊》);更令人佩服的是功成身退的陆仲连,“终不得善报”(《五月东游》),声称“我也是一个漂泊的人,可以同调刷衣”
(3)李白诗歌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意志的追求,对自我人性和人权的尊重。他自称,又名“谪仙”(在何)和“能随灵飘流的八极桌”(在司马子辉的语言中),与其说是对他圣人般风范的赞美,不如说是对他追求自由精神世界的赞美。李白向往道教的神仙世界而不是向往,这更符合他热爱自由、向往自然的性格。这种追求的实质不在于宗教的色彩,而在于他给了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的翅膀,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优雅而神奇的浪漫色彩。与其说他的“甘当辅佐”、“谈笑为君”的理想不切实际、言过其实,不如说这是他像诗人一样的高度自信。正是因为有如此高度的政治热情,他才能在《生成》中写出许多波澜壮阔的篇章,“诗惊天地泣鬼神”(杜甫语)。李白鄙视权贵,鄙视封建秩序,污富贵荣华。“出门必与诸侯为友,逃亡必远眺巢”(送燕子园演隐仙城山的故事)。“名利若长,汉水也该向西北流”(《江上吟》)。这种傲慢的态度背后,是他对人格尊严和自由的追求,是他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他才能喊出“我怎能对那些永远不会被人以真诚的面目示人的达官贵人卑躬屈膝”(《梦里登天目山》)和“既然世界无法满足我们的渴望,我明天就松开头发,乘上渔舟”(《送登楼歌》),诗中表达自我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个体生命和人格价值的赞美和张扬。
(4)李白诗歌表现了追求自由和完整人生的理想主义。他对人生之路的设计分为两步:第一步,建立丰功伟绩,如云:“如果没有帮助代替心,一个人做好人有什么好处?”(《致卫子春书记》)“二龙相争,天地动。酒舞剑影,汉争匆匆解。”(《送张秀才访高中程》)他成功之后,不贪图富贵功名,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早年为官期间,他并不否认这一点:“得志时,拂衣荡沧州旁。”(《于震公主堂苦雨》)事业最得意的时候不要放弃这一点:“谢谢你的成功,再抛一条鱼。”(《翰林读书谈感想》)直到晚年,他仍是志在必得:“终与国家安身,去五湖四海。”这种人生理想体现了诗人“耻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一箭能建功聊城。最后得不到回报,也没脸和当时的人在一起。”(《五月东去答文上翁》)这些诗都是诗人内心的自我表现。因为他的自由意识太强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丑恶势力的阻碍,他的愤怒和反抗就特别强烈。
(5)李白的诗词歌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烈热爱。他的诗中常常充满了野地里的童趣,如:“两人相爱,一杯接一杯。”醉到想睡觉,打算抱明朝琴。”(《山中恋人》)“袖长,欲轻,汉中醉舞。给我披上锦袍,我醉了,趴着睡。"(《追忆似水年华访郡参军》)人生如浓郁的烈酒,令诗人陶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中没有悲伤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让他超越和克服自己的忧患意识。所谓“人生多愁善感?“且饮酒爬楼梯”(梁园之歌),“醉贾茜池,不看落泪碑”(襄阳第四曲),这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
(6)李白的诗表达了他从不满足于孤独和寂寞,敢于追求美好的生活。比如《独饮明月我》:从花间一壶酒,我独饮。没有人和我在一起。举起我的杯子,我邀请明月,明月带给我它的影子,让我们成为三个人。明月不知饮酒,身前影子在后。我不得不和他们打成一片,享受春天的快乐。我唱的歌是光明而流浪的,我舞的是漂泊前的影子。醒来一起开心,醉后各自散去。我愿意和他们永远在一起,忘记友谊的伤害,就像银河的银河。只有充满活力的诗人才能想出这样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构思:“欲胜六龙,回车挂扶桑。在北斗七星的帮助下,每条龙都劝他们喝一杯酒,这样他们都睡着了,无法保持清醒。富贵不是你想要的,你在暮年。”这里没有老人的叹息,而是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眷恋这些诗歌,以其纯粹的味道,诉诸于被庸俗生活淹没的美好人性,从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7)李白的诗抒发了深厚的感情。在人生的矛盾和彷徨中,李白把自己的侠义风范寄托在对亲友的深情上。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深情的朋友。孤帆远航,碧空万里,只有长江在天空中流,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在去扬州的路上,而水却给你带来了一丝家的味道,划你船三百里,送别荆门渡口的朋友,我牵挂着明月,我要跟着你到夜郎西去,听说王长龄搬到了龙标窑, 还有我对你的思念,还有我送杜甫去南方,都深深地表现了李白对亲人朋友的亲情。 曾有人说“人生贵在相知,何必黄金金钱”。晚年与桃花潭农民王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于是有了脍炙人口的友谊诗《致王伦》。
让人不得不提的是他与杜甫的友谊。杜甫比他小十一岁。那时,杜甫的创作生活刚刚开始。杜甫深深钦佩李白。李白摆脱了宝贵的隐居生活,豪放明朗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诗词深深吸引了杜甫。而李白对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情有独钟。别离后,杜甫对李白是“三夜今我已梦见你”,李白也是“如君子,浩浩荡荡南征”。由此可见,杜丽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的,所以是长久而持久的。
此外,他还有表达爱情的情诗。比如《长征》、《越女词》等五首诗,直白优美。唐玄宗招安离京时,他和妻子开玩笑说:“王明下令三次远征,离开武关。白玉塔不可见,相思须去王宓。”这显示了他的幽默,也是对夫妻感情的真诚表达。
(8)李白的诗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像他那个时代的其他抄写员一样,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所谓“沈之谈,求帝之术,启发其智,愿助之。”把寰区做大,把海县搞清楚”(《戴寿山答孟少府传文》)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备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践能力或许值得怀疑,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赞美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和风格中汲取力量,并将现实理想投射到历史中,从而在他的诗歌中建立了一个英雄人物画廊。他赞美那些在草地上和世界上崛起的英雄们。如《傅亮吟》写太公王:“君不见你晨吟,八十年来渔舟为渭滨;宁愿以白发为耻,以水为光,遇到时代也要坚强有思想。广张3800渔,风期暗与亲。大圣虎变得愚笨难测,当年还挺普通的。“赞美视名利如粪土的义人。比如《古风》第十部,吕忠廉写道:“齐人一生风流倜傥,吕联极妙。明月出海底,会亮一次。然而秦振英鸣金,后人回首。意淡女儿礼,顾湘平原笑。我也是荡妇,衣服也能调成一个调。"赞美渴求人才和品德高尚的英国君主,如《难于上青天》第二部分:"难道你没有看到昔日的燕王,他尊重人才,建造高台,向有才能的人提供黄金。弯腰扫地来欢迎他们??剧辛对感恩戴德,全心全意为他服务,既充满阴谋诡计。国王的尸骨已被埋葬,谁还会再去扫金台的地板呢?!“褒扬那些骄横不羁、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傅亮吟》中的李诗琪:“君不见列文酒客都在起草,早就褒扬山东龙准公;新手不拜口才,两个女的戒了洗跟风。七十二里东,齐入城,吩咐楚汉为扶摇。疯子落魄尚且如此,何况壮士!“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动荡混乱的非常时期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李白生于盛世,致敬乱世英雄,当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思考。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可以表现自己的精神和热情,表达自己在历史上建功立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李白反映边塞生活的一些边塞诗反映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塞下有六首歌曲,关山月等等。表达了他对边防战士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可以说,李白的一生充满了热切的追求和积极的进取,在他的追求和探索中,一路坎坷而艰辛。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无力改变黑暗的现实,又不愿向它屈服,他的思想是复杂而矛盾的。
第二,李白诗歌的复杂性
李白的人生思想非常复杂,其复杂性主要受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影响。客观上是当时的历史形势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主观上是他自己接受了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造成的。
(一)李白思想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他思想性格的形成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开元年间,唐朝帝国处于极度繁荣的阶段,这给了李白极大的鼓舞。他的建功立业的幻想,乐观进取的精神,豁达大度甚至无拘无束,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李白是最典型的一个。在这样一个激情四射的时代,和李白的个性很合拍。他认为自己“扶摇直上”的才华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人生追求也可以实现。而且,这一时期的其他文人“常常在高舞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希望的痛苦或欢乐来震撼心灵,酝酿歌曲”,李白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李白生活在唐代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他在长安的后期,社会日益腐败黑暗,奸臣掌权,朝廷逐渐形成腐朽的统治集团,贤人屡遭排斥和迫害。尤其是他在梁园漫游的后期,目睹和经历了唐帝国的危机和战争。就这样,不仅激发了他追求名利的野心,也极大地激发了他拯救时间、拯救世界的理想抱负。现实社会生活的经历对他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经常将自己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相提并论,如管仲、乐毅、张亮和诸葛亮,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像他们一样的事情来帮助世界和人民。他对自己的天赋和力量有着高度的骄傲和自信,经常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在符大鹏拥有巨大力量的战士。此时的李白一扫往日狂饮作乐的消极思想,不再追求隐居,而是直面现实。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夜抚宝剑,志存高远”,“赐鹤嘴锄”渴望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次年冬天怀着爱国的热情邀请李白和永历帝李林为幕府将军。然而事与愿违,他也被判了浔阳监狱。直到商元二年(761),六十一岁的李白听说李光弼率军攻克史朝义。他从当涂北上,自告奋勇杀敌,却去了金陵,因病折回。所以他感叹“苍天夺了壮士之心,与吴京永别”,可见他对理想的坚定。次年病逝,叔父当涂命李家完成其漫长而坎坷的一生。
可以说,多变的社会现实造就了李白复杂的人生和他为人生理想而不懈“上下求索”的精神。在他漫长的求索之路上,有他积极为理想奋斗的一面(游侠、谋士),也有他隐逸(隐士、道士)、及时行乐(酒鬼)的一面,这些都与他复杂的思想和人生追求密不可分。
(二)李白复杂的主观原因
主观上受西域和汉文化的影响,由儒、道、游侠、军事家组成。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李白深受中国封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一方面接受儒家“济世”思想,要求“济贫、安国”、“安李渊”。赠书大臣子春是李白不断追求强国安民政治理想,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不断奋斗的动力和根源。李白自小精研经学,号称“五岁背六经,十五岁观百家,自轩辕氏而闻名”,《商安州配昌史》,他自小明白“兼济天下”的道理,把天下“凡夫俗子”视为己任,为之奋斗终生,从未动摇。
另一方面,李白接受了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出世思想,追求绝对的自由,蔑视世间万物。道家让他不屈,倨傲,强大;以其旷达不羁的英雄风范和叛逆精神,这是他一生长途跋涉,求仙问道,风流成性的个性的又一源泉。他走的是当时已经成为潮流的“南下捷径”,希望通过隐居学道来树立自己的名声,然后自己会平步青云。他与袁丹秋、孔、道士吴云等人隐居在嵩山、徂徕、铜钟等地。他自信自己是“隐形的”,希望通过隐居来谋求官职。
儒、道、侠三家思想矛盾重重,其中正与反、入世与出世、求仕与隐逸交织。为了统一这些思想,李白设计了一条“成功、成名、退休”和“功成身退”的特殊人生道路(之三)。他在诗中反复强调“愿做贤明之主,与老林斗成”,“不与宋同在”,“尽我所能侍奉我,然后同卧白云”,“驱车到温泉去给阳山人送礼”,“当你做事时,你会感到荣幸。然后与陶铸、留侯,浮于武乡,奏于沧州,不难。”戴寿山答孟少夫转文件。“看得出来,他一直把退休当做自己的最终归宿,对繁华没有留恋。他的人生理想具有强烈的幻想性,建立在对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的清醒认识上,“古之人才,未能功成身退,无一不是功成身退”(3)。这就是为什么他只想做皇帝的老师和朋友,而不是奴隶。虽然他渴望从政,但他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骄傲和自由。一旦他的从政理想与他的性格发生冲突,他总是毅然选择后者。他同意就留下,不同意就不“跪拜”权贵,还敢于讽刺和斥责他们的贪婪和野蛮,嘲笑世人的庸俗和迂腐,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叛逆精神和他对人生的理想追求。
既讲儒又讲魔;不仅是对功名的追求,更是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形成了以儒家为进,道家为退的人生哲学。庄子的出世与屈原的忠君爱国: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无为、长寿、侠义,奇妙地统一在李白的人生中。
李白的思想极其复杂。其对应点是儒家思想和游侠思想使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建立丰功伟绩,而道家思想使他狂放不羁,多元与复杂并不矛盾。思想的多元恰恰构成了他的复杂。
第三,李白思想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及其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综上所述,李白所受的教育和一生多变的经历,形成了他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他始终以“救世”“救世”为己任,始终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在政治上失意时不丧失毅力,年老多病时不缺乏豪情;他还宣扬法律,不仅追求立功,也向往功成之后的退休;儒家的忠君爱国,道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坦荡避世,无为而治的浩然正气,都奇妙地统一在李白身上,这也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从史书记载的李白生平经历、流传下来的诗歌以及古今学者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时代造就的。李白的人生思想丰富,感情细腻。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可以说达到了古代诗歌的顶峰。同时,他的人格魅力也值得探讨。他的思想包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和对家人朋友的强烈感情。当对理想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与现实发生强烈矛盾时,他会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憎恨。当他无法改变的时候,虽然会经常隐居面对现实,但更多的是他能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果敢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去追求和改善自己的人生,这是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财富。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他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诗歌,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对唐朝和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韩愈已经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杜丽文章在,火苗长。”唐代以后的许多作家,如宋代的苏轼、陆游,明代的高启,清代的龚自珍,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他的影响,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在我国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艺术方法的今天,我们显然有必要批判地继承李白的诗歌遗产,以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的人格力量和诗歌魅力。他那超乎寻常的自信,“呵,我怎能庄重地向位高权重的人打躬作揖”的独立人格,“把各种游戏当朋友,当粪土一柱”的凛然品格,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潇洒精神,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制的文化传统中,李白奔放天真的人格风格无疑具有巨大的魅力。他的诗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碧水莲之美,对后世诗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因为他写诗有才华有气质,他的诗风其实是学不来的。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着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
参考书目和资料:
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四部分1节)
谢冕。诗人的创作[M]。上海:三联书店,1989.8。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卷)由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6。
马黄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11。
游国恩、王琦、肖涤非、季振怀、费振岗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唐代文学(随笔)》由西北大学中文系唐文学研究室、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第一期1982。
《唐诗鉴赏词典》是由萧涤非、程主编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
李白王耀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版)
《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册)非高等教育出版社编1990。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钟卷)未编。
评1996版《唐诗大观·李永祥集安注》
试论文体的轮廓
总论:李白的思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1.李白思想中的多元性
(一)李白诗歌中表达的浪漫情怀
1.从语言风格中品味李白的浪漫情怀。
2.从李白诗歌的意境中品味其浪漫情怀。
(二)李白的诗充满了任侠色彩。
(3)李白诗歌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志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人性和人权的尊重。
(4)李白诗歌表现了追求自由、充实人生的理想主义。
(5)李白的诗词歌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烈热爱。
(6)李白的诗表达了他从不满足于孤独和寂寞,敢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7)李白的诗抒发了深厚的感情。
(8)李白的诗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一)李白思想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二)李白思想复杂性的主观原因
1,李白受儒家思想影响
2.李白受到道教的影响。
3.儒道侠的矛盾。
第三,李白思想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及其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来自百度中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