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百万字的论文题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在过去的历史中,人才有三个基本原则,即人才、道德和学习。有些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性格往往大多来自天性——但他们没有天赋。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能坚持己见,教这种人坐大后方,很好;教他试着打开局面冲出去,那他做不到。他没有这个天赋。他只有坚持的天赋,没有创造的天赋。因此,成功的人才是强调道德的。德才兼备很难,但有一点是可以弥补的,那就是学习,用知识来培养缺失的一面。有些人虽然生而有德,但还是需要知识来培养。

说到学习,有两件事,一是学,二是问。学习就是多向别人请教,多向别人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自己从经验中获得。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有的人有学问,却没有睿智的思想,于是迂腐疏离,变得不切实际,一无是处。所以你可以做一个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牛,不仅在学术界,在其他圈子也是如此,有知识却没有真实的思想,这是不切实际的“虚荣”

相反,有些人“认为不学无术是危险的。”他们心思缜密,才华横溢,但是在学习上没有经过实际训练,也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往往依靠天才胡作非为,误以为是创造,结果陷入自残。

特别是当下中国的青少年,正遭受着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和冲击,思想犹豫、矛盾,情绪压抑、烦躁,充分表现出时代的无序和焦虑,从而形成了青少年的病态心理。另一方面,代表上一代的老一辈,感叹贫穷、悲伤,“世道变坏”、“人心未老”,担心自己一天也活不下去;其实童心,带着一颗纯真的心,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用红墨水、红墨水染出来的。结果是由于父母的主观观念——“期待一个孩子成功,期待一个女人成功。”抹黑,把他们弄得五颜六色,又烂又脏,不是逼成书虫,就是逼成太保,不是真太保。我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辈人的思想,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领导,都应该先自己教育自己。尤其是从事教育和引领文化思潮的人,不能不清楚这个问题。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关注他们的幻想,因为幻想是学习的基础。根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个人的知识和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从青春期的这个时期,我们可以从青少年的性格中看出中老年人的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也是青年时代的理想加上知识的培养,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发挥青年时代的理想,老年时回忆自己那段青春时期的成就。所以我说,历史文化,无论中外,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而不是五千年。为什么?人的聪明和智慧在40岁之前得到充分发挥,即使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40岁以后,很少有新发明了。每个人的成就都在少年到二三十岁的阶段。人类在这一时期积累的成果将成为文化史。人的大脑完全成熟的时候是五六十岁,但是大部分像苹果一样掉在地上。所以人类的智慧永远是这个30-40阶段的接力赛,永远是20-30年的经验在后面。结果它有5000年的历史,只有20-30年的经验。所以人类的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从何而来?生活是什么样的?仍然没有绝对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我们就需要力学。如上所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无用;相反,如果你有想法,你需要学会培养想法。比如青少年奔放,但不机械。就像美国的一些青少年,吸毒裸奔,不知道以后还会玩什么花样。所以,没有学会修炼的思考是“危险的”,非常危险。

子曰:攻异端,必害己。

这是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异”是特殊的,“端”是另一端。但宋以后儒家用“异端”一词专指佛教和道教,宋以前则没有这种肯定。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个问题:汉学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一个名词。中国的学问被欧美国家称为“汉学”,这是世界通用的名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没有办法纠正。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学指的是重视训诂的汉儒之学。所谓“训诂”,是指对一个字的考证,研究一个字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但是,国学很讨厌。有时候他们一个字就能写出十几万字,所以我们研究这方面的书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而古人的所谓博士学位——我们现在的博士也是——往往可以用这些深入的研究写出百万字以上的文章,这就是训诂学。后来发展到考证,就是研究一本书里的一句话是真是假。这些研究也可以为一个主题或一个想法写超过一百万字。总之,汉儒是训诂考据之学;在中国文化里叫“汉学”,意思是中国儒家写的学问。从汉武帝开始,就有了“五经大夫”,也就是四书五经等书中的“大夫”,所以中国有了大夫的称号,也是从汉代开始的。医生是专家。比如《诗经》博士就是诗经专家。到了唐代以后,我们才逐渐重视文学,因为经过几百年的训诂研究,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

在宋代,有五个所谓的儒生,包括朱等人。他们鼓吹新思想,以为孔孟之后就没有接班人了,儒家之学断了,取之有道。他们之间有将近一千年的时间。我不知道他们是在哪里遇到孔孟的,于是一下子拿到了秘传,把理论联系起来。这是宋儒很奇怪的概念。然后批判大家都是错的,创造了所谓的新儒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当前的思想界,理学还是很流行的,有一个学派自称理学,讲儒家的学问。但遗憾的是,它们并不系统,仍然不伦不类。至于宋代理学家,他们专门研究心性之学。孔孟对心性的研究究竟从何而来?一半来自佛教,另一半从道教中取东西,不改医而转儒。因此,我不太同意如松的观点。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宋儒的理学。当我发现这个的时候,我并不认同他们。一个人借张家的东西也无所谓。你可以跟老李说是张家借的。但是借张家的东西,以自己为荣,转头骂张家,没什么意义。宋儒一方面借用佛道知识来解释儒家的心性之学,另一方面又对佛道进行批驳。结果不止如此。自从如松下台后,这个历代理学流派被推翻和批判,如松确实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宋、元、明、清以后,都在宋代理学的范围内圈定。孔子的真意是否得到阐发,尚难定论。有一个四朝的案例,讲的是宋元明清几百年来儒家对心性的研究。尤其是明朝末年,理学非常盛行,所以清朝入关的时候,很多人对明朝的理学非常愤怒,认为明朝提倡理学的结果就是:“平时静坐推心置腹,遇事向大王报告。”指责理学对国家对世界都没有用。平时聊道德,聊知识,也是坐而论道,推心置腹。国家大难之时——“危难之时向国王报告”而死,如此而已。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危难之时向国王报告也不容易,但这对于真正的儒家治国之道来说太离谱了。所以清初的一般文人对这种心学高而无益于时代的理学是相当反感的。最著名的人,如顾、李二曲、王船山和,从未向清朝投降,而是致力于反清复明。后来的红帮,中国的一个社会帮派,现在叫红门,是他们当时的地下组织,但是文人没有办法,只能转入地下。洪门最早是由郑成功在台湾组织的,它一直影响着陕西。他们的活动,所谓的天地会等等,都是洪门后期分裂衍生出来的。

清初顾等人不认同宋明理学家的空谈,转而重学,走考证之路,称之为“朴学”,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汉学。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了解汉学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又称汉学,指的是对中国的研究。古籍中提到的汉学,重在考证,顺便介绍一下。

为什么会引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孔子的一句话:“攻异端,必害己。”自宋代以来,八百年来,说到异端,大多数人认为专指佛教和道教。不要误解这句话。那时,没有佛教徒和道教徒。当时儒道不分。儒释道文化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是在唐朝以后。所以认为《论语》中的异端一词是指佛教和道教是错误的。

现在让我们转而研究,什么是“异端”?这个用文字解释很简单。“端”是指两端、一个尖端、两个头,或称为“端”的多边头。“异端”走的是极端偏颇的路线,不走中间道路。他不仅不走中间道路,而且标新立异,特别搞奇思怪想。如果用现代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学来研究这一点,也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喜欢异端,每个人都有标新立异的天性。

从培养学者到考试,每个人都有机会读一篇文章,这对世界有很大的帮助。这篇文章被称为“论培养学者”,是苏东坡写的。这篇文章在中国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政治和社会的人来说尤其如此。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它提出了一个原则,有道理。

“修士”这个名字是战国时期出来的,当时书籍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也没有考试制度。普通人有了知识,就靠有权有势的人来谋出路,在他们家做客。过去称呼客人,现在称呼等于“随员”;从唐朝到清朝,称为“幕府”。和曾国藩一样,很多能人都在他的幕府——等于现在的研究室、参谋委员会、秘书室。现在也有叫幕僚的人。“六国庄稼人”就是这样。

那时候养的是什么样的人?苏轼指出,分类是智、辩、勇、劲;其实可以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脑子的,一种是有体力的。讨论这四种人,如果用现代职务分类的科学来写博士论文,关于他们写至少两百万字不是问题。但是中国古代文化喜欢简约,几百字的文章就解决了。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说,社会上生来有四种人,即智慧、辩论、勇气和力量。他认为,这样的人善于为别人服务——他们坐着吃别人——却不能为别人服务。如果用社会学来研究,社会上有很多人用脑能力很强,但是要求他们用劳动就不好了。有些人要求他们用脑,好像在杀人,但是要求他们做劳动就好了。但是有的人很强,很能打,实力很好。如果他们想让他工作,他们三个小时都做不到。所以,多观察一些人,然后看相关的书,来研究社会和政治是有意义的。像很多人都有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智能;有很多人诡辩,专精手段,不走正道,走异端,有一流的想法,却想不出正当的方法。但是别忘了,他也是人才,就看老板怎么用他了。这就是所谓的就业。所以,智慧和辩论似乎是一样的。一个聪明的人一定有做事的方法,但是正反的方法不能相反。勇气和力量看似一样,但勇者未必有力量,而教他勇往直前,为国牺牲的高大威猛的人,怕死也不会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力量。所以苏东坡说,有聪明、有辩论、有勇气、有力量的人,往往需要别人扶持,不能自立。但倚仗他人,攀龙附凤,也能建功立业,成就大事。没办法教他一个人做。

于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们焚书坑儒,不再培养士人,于是这些人就去了民间。结果如何?是反了!后来到了汉朝,这种文人怎么办?汉武帝时代是中国选举制度的开端,那个时代的选举当然不像现代的民选——这是西方式的选举。在古代中国式的选举中,地方官员参考民意,选出当地公认的贤良、方、正的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才的分类。贤者德,善者善,方者方,恰到好处。不要混淆它们。这是四个领域。)叫做连笑。(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故称孝。在清朝,当我取得举人时,我仍然使用连笑宫这个名字,这是从汉朝继承下来的。汉代实行这样的选举制度,取代了战国时期培养士子的制度。所以汉朝四百年,可以安身立命,隋朝开创了以文选士的考试方式。唐太宗统一天下后,本着汉代地方选举的精神,正式采用隋代考试选士的办法,由此产生了唐代的考试选士制度。所谓进士,就是从民间提拔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成为国士。那时候考的秀才不是清朝的秀才。清代秀才是考试阶层的一个名称。秀才又考,秀才又考。第一个学者是冠军。秀才在唐代,是进士的总称,称为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