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农民行为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论文
1农民行为理论
根据中国农地经营的特点,有学者认为,与国外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不同,中国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土地严重碎片化,农民生产很难像舒尔茨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市场化。同时,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在2006年已经达到65.6%,这并不完全符合恰扬诺夫的理论。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民行为目标的观点。例如,梵高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制度和技术进步使农民具有了“过渡性”,农民的生产目标正在从满足自身需求向追求利润演变,但仍具有“半自给半交易”的显著特征。孔祥斌等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在上升,农民的目标和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即追求粮食产量的最大化、产量和利润的最优化、利润的最大化。随着发展阶段的提高,农民会追求更少的粮食产量和更多的经济效益。江永红等人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把农民行为的不同目标,看作是制度、市场化水平、收入水平等不同发展阶段农民不同突出需求的产物。“过渡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农民行为目标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得到验证。李等人发现,改革开放后,北京的粮食生产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0、1991-1998、1999-2005。第一阶段,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投入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学者们发现,尽管直接经济效益很低,但农民仍然重视粮食生产的原因是,种粮有一些间接效益,如家庭基本生存的保障,风险更低,粮食产品可以成为畜牧业等其他高产生产的投入。一些农民会优先种植粮食作物作为他们的主要口粮,然后再选择其他作物。
2农民行为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2.1农民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的影响
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定》中,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由自然质量、利用和经济三部分组成。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耕地质量是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的综合,由土壤质量、地形坡度等自然因素和耕地投入、管理水平、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构成。农民的行为也影响着耕地的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学者们关于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耕地利用质量与耕地综合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上。如许等人根据贵州省关岭县的调查数据,在确定耕地自然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农户的投入行为指数,提出了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张震等人提出了一种类似的方法,通过增加农民的投入行为来修正耕地质量,并将农民的收入视为耕地综合质量货币化的表现。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衡量不同农户的投入行为对耕地产出的影响。石等利用GIS空间分析对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考虑了耕地利用质量。他们以机械化程度、亩均施肥量、地膜施用量、农村用电量等农民技术选择和要素投入为评价指标,利用GIS软件计算耕地利用质量、自然质量与粮食产量的相关系数。总的来说,目前基于农民行为的耕地利用质量研究数量较少,角度单一。耕地利用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以反映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产量为依据,或者说是以耕地自然质量的变化为依据。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对耕地利用质量性质的认识比较模糊。
2.2农民行为对耕地自然质量的影响
在与农民行为相关的耕地质量问题中,现有研究普遍将土壤质量作为耕地自然质量的标准。研究表明,土壤质量受农民土地利用方式、技术选择、化肥、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广泛讨论了农户不同经营行为的影响。杨景成等综合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轮作、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能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丁忠义等人利用GIS空间分析对曲周县进行了研究,将1980的土壤调查数据与2002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通过盐碱地治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民土地改良活动,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在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廖等人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人为干扰和表土覆盖度均有所不同。从各项理化指标来看,耕地质量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林地>柑橘园>旱地。侯鹏程等人比较了江苏省吴江市常见的水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等6种土地利用方式,发现水田的土壤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从施肥和耕作方式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长期投入有机肥、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如湖南祁东县王鹏的研究认为,减少有机肥投入,增加化肥投入,会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理化性状恶化,土壤自然肥力降低。基于土地动态模拟系统,邓祥征等人利用世纪模型模拟和预测了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能有效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但也有学者举出反例,如Campbell的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的收集很大程度上受土壤肥力的影响,在肥力较差的情况下,免耕并不总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3农民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关于农户不同生产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施肥上。如于对海伦、沈阳和桃园的研究表明,随着气候热量的增加,农民施肥对作物产量形成的贡献率由北向南由0.31逐渐增加到0.42。许等人利用1,999-2007年中国31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当前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提出应依靠科学施肥,增加替代要素投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李重方对我国典型农田21长期施肥试验的分析表明,在长期不施肥条件下,玉米和小麦的年均产量呈下降趋势,仅施化肥时,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年均产量也呈下降趋势。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黄等介绍了江西省水田保护性耕作的常用模式及其效益。根据1993-2000年在寿阳县、临汾市和2002-2003年在定兴县的综合试验,何进等发现深松免耕试验地的粮食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地。刘丽菁对河北省的研究发现,当地保护性耕作使玉米和小麦分别增产11.8%和9.7%。
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是农户对各种内外因素的反应以及这些因素对农户行为变化的影响。许多关于农民行为对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影响的研究也涵盖在这一问题中。
4.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农民行为的重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粮食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农民的粮食收入,促使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保护耕地用于生产。粮食价格水平是许多学者讨论的一个因素。如王对26个省份2003-2009年面板数据的研究认为,粮食价格的上涨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骆銮认为,即使在粮食商品化率相对较低的时期,预期粮价也是刺激农民粮食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Rosegrant等人研究了印尼粮食作物的动态供给响应函数,利用1969-1990的国家数据分别估计了总产量模型、播种面积模型和单位产量模型。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印尼的粮食产量有重要影响。一些研究人员还认为,食品价格不能对农民产生有效的激励。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的中国29个省市1995-2008的面板数据,宸妃等人分析了预期价格因素对小麦、水稻和玉米三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发现预期价格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张术平在河南的调查发现,70%的农民认为粮食价格不合理,80%的农民认为种田不划算,说明当前粮食价格水平仍然较低,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足以有效激励农民。廖宏乐和丁忠义持相同观点。农业收入比率的影响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上海郊区本地农民和外来农民的比较,谢蓉等人发现农业收入比例较高的外来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较高。肖建英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表明,农业收入比重与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意愿正相关,在1%的水平上显著。赵华福等人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民。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地块破碎,当地农民农业收入比例很低,大部分农民兼职,缺乏保护耕地的意愿。陈美秋等人通过对江西省952户农民的调查还发现,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收入低。现阶段,非农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农民职业和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农民兼职化趋势加剧。除了粮食价格,农民外出打工对粮食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非农就业的首要影响是农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农民的行为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田、、和新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研究表明,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导致农业劳动机会增加的影响下,农民倾向于选择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劳动要素边际收益较高的作物,种植结构倾向于向这些作物集中,而部分劣质土地则弃耕退出生产。李利用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0年调查的河南省4200个农户的数据,发现在当地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比例,但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陈等人发现,江汉平原的民工使当地水稻种植制度由两季制改为一季制。钱文荣等人还讨论了非农就业带来的汇款收入的影响。认为农民外出打工的汇款收入既有增加化肥农药投入的积极因素,也有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消极因素,但总体上仍会造成水稻产量的下降。李谷城的研究也认为,农民工汇款的增加会降低家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4.2农地产权制度因素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行为的影响是长期以来研究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学者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是刺激农民行为进而影响耕地质量变化的根本因素。比如谭书豪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比如,频繁调整土地会降低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导致农民减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代之以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施志恒等人还发现,较长的承包期对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有积极影响。在一项巧妙的农户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受访农户愿意对自己的承包地进行长期投资,其余农户不愿意对承包地进行长期投资的主要原因是难以真正实现30年的承包期。马先雷对江西丘陵地区农户的调查表明,农地产权的稳定性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农户的风险规避倾向加大了农地产权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影响。张振环等人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对耕地产量和质量的变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3耕地质量因素
由于更高质量的耕地给农民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和风险,研究者也将耕地本身的质量作为刺激农民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如石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表明,由于中高产田的预期收益高,因灾严重减产的风险低,农民更愿意投资。根据陕西省横山县的调查,张等人提出,农民对不同质量的土地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因为他们对更高质量的土地有更高的收入预期,所以他们倾向于在相对优质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有机肥、化肥和劳动力,这使得不同质量的土地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孔祥斌等研究了北京市大兴区1982、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农户、不同地块之间的土地利用投入差异逐年增大,地块间肥力的空间差异也显著改善。
4.4补贴政策因素
为了实现增加粮食收入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不断提高,许多学者赞同通过补贴和农业投资来引导农民。海林和施拉德等国外学者分析了瑞典农民秸秆还田的激励因素,提出政府应通过补贴促进秸秆还田,减少直接焚烧的观点。刘明月等人用逻辑回归分析研究了河南宝丰县农民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政策补贴和对焚烧秸秆农户的惩罚对农户是否还田有显著影响。高明认为,提高粮食补贴额度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然而,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目前的粮食补贴政策并没有产生效果。例如,陈春声认为,政府主导的粮食补贴和提高粮食价格本质上是短期的,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是在市场化改革中培育一个经营能力强、抗风险能力高的“主农”群体。张修林等人不同意提高收购价格是促进生产的主要方式,而是主张通过引进新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民的竞争力。
5摘要
保障粮食生产和提高耕地质量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两大问题。在中国,小农是主体,农民是影响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也讨论了农户对不同内外部因素反应的间接影响。当前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一是学者对耕地利用质量本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其评价选取的指标也不尽相同,远不及对耕地自然质量标准的认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澄清耕地利用质量的概念;第二,在分析农户决策时,大多数学者将农户视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但正如农户行为理论所指出的,我国小农户的行为处于“过渡状态”,其决策并不完全基于经济理性。因此,研究者可以尝试探索基于有限理性的农户行为的影响。;再次,农民行为、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的影响相互交叉,学者的研究往往只针对其中的两者,因此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