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农村初中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任教的学校位于偏远的农村,学生开始对美术课失去兴趣。我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最熟悉、最了解的人和事,比如山村竹林、鸟语花香、农村稻浪、农民村民等等。生动形象地描述它们是多么有趣。可见美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尤为重要。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美术学科,而是和很多学科紧密相关的。如果用形象符号,一目了然,形象让学生在视觉上自觉地感受到美,渗透着自然美的教育。目前,一些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忽视艺术教育,有的学校甚至名存实亡地开设艺术课。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我认为应该从课堂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感性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体验的有效途径。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好好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可以选择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效果。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注重学习科目的实用性

目前,由于农村美术教学条件较差的限制,学生的美术实践课较少,美术课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不够丰富。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出发,注重艺术教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灵活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生活,领略自然艺术和自然之美,让学生体验艺术学习的独立性和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通过体验式学习纠正对艺术学习的厌恶。

第三,注意教材的灵活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交融过程,是学习主体和知识客体的整合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具有自闭性和被动性,给学生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对象成为一对矛盾。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各种有趣的、充满活力的美术教学活动。

比如在《让我的飞机在蓝天上飞翔》的美术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憧憬长大后在蓝天上飞翔的美好向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充分利用录音机播放飞机飞行的声音,吸引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飞机模型的制作,让作品在空中飞翔。在和谐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学习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还在制作飞机模型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第四,学用结合,增强主体意识。

初中的美术欣赏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作品上,还需要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独立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

在美术教学中,我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可以根据我说过的要点自由发挥。在一次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画他们同学的素描。同学们兴致勃勃,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不同的描绘方法,非常认真。有些笔法虽然很稚嫩,但能抓住对象的特点;有的对人物的素描很细腻;有些草图非常夸张...美术课很活跃,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独立主动完成的。

艺术作为一种空间艺术,主要是通过色彩、形状等视觉因素传达给人的,所以直观性强,比数学、物理、语言、写作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艺术教育在我们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质,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注入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为主”的互动教育,积极探索学生的思路,积极探索知识,增强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