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100字的故事
1973年3月2日,陈景润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是一个素数和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大大推进了人们数百年未解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定理”。
在身患疾病的时候,陈景润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事迹和拼搏奉献的精神在全国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和学习榜样。
主要成就
从65438到0957,陈景润被调到中科院的研究所。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经过10多年的计算,1966年5月,他发表了论文《将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得到了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了数学书里,称为“陈定理”。
陈景润生平扩展资料。
1933出生于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程门镇来雷村)。1949至1953在厦门大学数学系学习。大学毕业后,他被政府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6《塔中问题》发表,改进了华先生关于堆中素数理论的结果。
1965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1+2),由师兄王元审核,发表在6月的《科学通报》上1966。1974年周总理病重,被个人推荐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9年完成论文《等差数列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80推广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的好评。
1988被定为一级研究员。1996年3月19日下午1,陈景润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63岁。他对科学事业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献遗体供医院解剖。
百度百科-陈景润
众信。com-时代楷模-陈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