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中国画的论文

中国画美学

第一,中国画独特的审美

中国画在工具材料、艺术追求、审美理想等方面明显不同于西方,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形式。

1:工具材料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笔、墨、纸、绢。与西方绘画中使用的画笔颜料相比,有显著的不同。

中国画的笔是毛笔。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笔尖锋利,边缘锋利,有利于线描,能发挥多种笔触画出流畅、委婉、动感的线条。中国画的一大特点是用线条塑造形象,表达感情。

墨,国画墨,由纯细桐油烟或松烟精制而成。根据与水混合比例的大小,可以有细微的深浅。中国画家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大自然中那种神秘的眼彩的困扰,把创作的重点放在了画面中的墨韵和对物象精神气质的捕捉上,从而达到了一种淡雅的艺术境界。

国画用的纸绢,具有良好的韵墨性能,使墨水渗在上面,自然形成不同的浓淡。

可以说,国画的笔墨与纸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构建了一个浓淡适宜,笔触墨舞的艺术世界。

2.描绘手段

中国绘画刻画形象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一个像西方写实绘画那样的视觉幻想世界,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将绘画视为一种“姿态”行为,即通过身体在笔下表达创作者的情意。光、影、光、彩都脱离了创作者的注意领域,借助灵活的飞线和自由的笔墨,创造出一个充满创作主体情感和意志的独特的艺术世界,这才是中国画艺术家描绘形象时的真正目的。

3.总体效果

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绘画在整体效果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空白”。中国画家除了画主体外,不画背景,在画面中留下更多的空白。形状各异的中国画中的空白,不仅形成了一种节奏的变化,而且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效果。画面的空白是画家单纯用笔用墨的结果。中国画有崇尚简洁的传统。

二,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绘画是在二维空间范围内,用线条、色彩、造型来反映现实之美,表达人的审美感受的艺术。绘画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线条美、色彩美和构图美。中国传统绘画有其独特的美学体系、美学观点和美学范畴。

1: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既是画家创作的原则,也是欣赏的原则。意境是情与景的完美融合。能产生意境的意象不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意象,能体现主体与客体、形式与精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的高度完美统一。其根本美学不满足于有限事物的外在形式模仿,而应在有限中表现无限,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能引发读者的审美想象。意境是中国绘画美学体系的精髓,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也是他的绘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2.形神统一

形即形,是对物体形状的描述;神就像一种精神,是对事物内在特征的把握。

3.生动的魅力

神韵生动准确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是中国绘画艺术传统审美标准最根本的审美要求。

气韵生动着眼于宏观的自然和生命,立足于艺术生命结构和自然生命运动的统一,具有艺术本体论的深刻含义。如果绘画作品栩栩如生,就会给观者创造出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

4.天人合一的观念

其总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亲密统一的。艺术家应该融入自然。

5.心物合一的概念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心”代表审美主体,即人,“物”代表审美客体,即客观事物。“心物合一”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重要范畴。

6.现实与现实的统一

现实与现实的对立统一,“虚”是指虚构、虚灵、幻觉;“现实”是指实体、事实和对象。中国画非常注重现实与虚构的关系。中国画讲究含蓄,追求诗情画意,反对直露,正确处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是表现中国画意境的重要手段

7.中和是最重要的

中和指的是统一的和谐与押韵。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和。中国画非常重视主体意境的和谐。

中国画的基本功之一——用笔

唐代张彦远说:“丈夫的形象要有形,形要有骨气。脊梁之形,全凭意旨,全靠用笔。”张彦远强调用笔与立意造型的关系。构思需要造型,造型需要用笔,这已经成为中国画的基础。

1:笔和线

在中国画中,笔其实就是线,线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线条在形体的塑造中绝不是对轮廓线的描述,还表现了物体的质感、量感和运动。比如山水画中,斧劈给人一种刚强硬朗的感觉;皮马给人柔软的感觉等等。线条的运用反映了中国画家对客观物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能力,以及他们在控制物体方面的巨大创造力。

在中国画中,线与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线本身的性格与作者的交流上。就像石涛说的“用笔墨写世界上的一切,几乎都是我。”笔墨(线)的抒情写意,是由于画家笔触的种种变化,使线条本身有了千变万化的姿态。一方面,丰富多彩的线条形式能引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各种形象中类似物体之美的联想,使抽象的线条成为现实事物形式美的间接曲折反映,从而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在笔触的过程中注入画家个人的情感、兴趣和思想,使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明显的画家个性特征,达到抒情、流畅、写意,进而表达画家的审美理想、气质、胸怀和人格。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画如其人”。

2.笔和意义

张彦远的“脊形皆以意为本,归笔”论,把意当作笔的“本”,“本”就是统帅。“逸”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文化内涵,是画家主观世界即各种情怀、理想修养、气质等的复杂反映。“意义”是主观的,但不是纯粹主观的虚构。中国画家正是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实现这种“抒情写意”。因此,在清代,卜延图认为“意为大用.....所以好的画一定是先着眼于笔,而不是着眼于笔,而不是着眼于笔。.....所以学之者,必思而后行,意为笔身,笔为意所用。”

作为一种主观的世界活动,“意义”本身不能直接“用笔”。中国画以意制笔的要点是以神制笔,以意引神,即所谓“意至神”、“神至力”。“意在动笔之前”是指画家在动笔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构思,而笔一旦写在纸上,就意在笔中。

正是在这种情态下,中国画家往往把握住自己千变万化的情感过程,抓住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保持创作冲动的新鲜感和连续性,一气呵成不输画机。

3.笔和力

气的运用需要画家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笔端,书写自然会产生力量,这就是“笔力”。因为构成画家“意”的气质、涵养、情感、思想不同,贯穿于笔中的精神也会不同。笔的“气”与气不同,这也造成了笔的“笔力”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如吴昌硕的笔法朴实浑浑,赵的笔法似“棉包针”,的线条相当直白,更有“吴代当风”、“出水”之称。

中国画家讲究先存笔,用气使笔发挥作用,创造出形形色色、神韵各异的笔触。笔触的变化反映在笔触的变化上,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为中国画家提供了笔触的创作源泉。比如王羲之从鹅颈的转动中体会到笔法的弹性变化,张旭从看公孙大娘舞剑中体会到野草的笔法,苏轼和黄庭坚分别从逆水行舟和船夫划桨中体会到笔法的奥妙。

中国画家在用笔的时候,是靠运气的,他们的笔是跟着空气的潮流走的,画家的天才自然是有意无意地溢出来的。清代王说:“神与心相遇,心与神相合。如果做不到,就不能不做。没有寻求工作和意义的意图,但工作的陌生感溢于言表。”中国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常说,排除杂念,保持身心轻松自然的状态,就是使笔端吉祥,用笔流畅,用笔见力。

三: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用墨

用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画家们历来重视笔墨的运用,写意的兴起和生活宣传的普遍应用,笔墨的运用成为中国画的基本特征。

中国画用墨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由于笔内墨水含量的不同,由干变湿,由浓变淡。以墨代色,产生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张汤颜渊《历代名画志》中说:“墨运五色。”五色即焦、浓、重、淡、清,每一种墨色都有干、湿、浓、淡的变化,这就是中国画墨的奇妙之处。此外,还有墨分六色的说法。清代唐岱在《画事略》中说:“墨色之中,分六色。什么是六色?黑、白、干、湿、浓、淡。”又有云:“墨有六色,使黑白难分,无阴阳明暗;干了又湿,没有绿色和美丽;”树荫不是花瓣形的,但是没有凹凸和距离。“中国画水墨色彩变化的丰富程度可想而知。没有改变的墨色必然是暗淡无光的,成为毫无生气的死画。画家的成功往往离不开用墨的技巧。比如齐白石画虾,所以妇孺皆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用墨得当。他把虾画了三遍:“刚开始只是略有相似,一旦成了真,然后就越来越暗,越来越淡。“如今,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虾壳,透明而坚韧,尤其是虾的头部。在头骨墨迹淡的地方,一片浓墨就是虾脑,真是妙不可言。

中国画用墨的技巧不是体现在调色盘里能调出多少种墨色,而是如何让不同的墨色体现在纸上,尤其是如何让一支笔产生各种墨色变化。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用墨的技巧也日趋成熟,产生了“泼墨”、“积墨”、“断墨”等多种表现手法。

四:中国画的技巧之一——色彩特征

中国的绘画历来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南齐谢赫在《古画目录》中把“配色”作为“六法”之一。这种不同的色彩赋予不同类型的图像的理论是中国画色彩使用的基础。

中国画讲究“以类设色”,但也非常重视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随着空间环境对物体的影响,空间环境的变化,物体的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萧艺在南北朝时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在《山河松石歌》中说:“秋发族骨,夏吟春影,忽冷忽热,暖日星宿凉。”这是中国最早对季节和气候差异的解释,所以造成了物体的颜色变化,尤其是冷暖色的变化。宋代郭的《林高泉志》总结了季节变化对水色和天空的影响:“水色:春绿、毕夏、秋青、克黑;天空:春摇,夏淡,秋清,家暗。”清代唐代引郭《画事略》的话,更是传神:“山有四季色,风雨灰暗,变化不一,不着色以似其貌。“所谓春山似笑,夏山似滴绿,秋山似光,冬山似眠。这也是四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