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是指提出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价科学研究和报告研究成果;捏造、篡改、抄袭、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这不包括诚实的错误和对事物不同的解读和判断。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调查确认被举报人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剽窃、抄袭和盗用他人学术成果的;篡改别人的研究成果。

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件、笔记,或者捏造事实、谎报研究成果的;在未参与研究或创作的情况下,在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 * *署名,或多人* * *完成研究而未在成果中注明他人的工作和贡献;

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定、申请学位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的。买卖论文,为他人写作或为他人写作;高等学校或者相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其他规则,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1992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组成的22名科学家团队给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是指在申请项目和实施研究报告成果的过程中捏造、篡改或剽窃。也就是说,不当行为主要限于“伪造、篡改和剽窃”(FFP)。

扩展数据;

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学术不端行为会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带来严重危害。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国际声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败坏了科学道德和学术文化,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是揭示和发现真理的神圣事业,真理和诚实是其基本原则。学术造假的危害不仅损害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还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如玷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破坏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动摇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信任基础,对我国科技事业将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还会严重损害现有的科学评价体系。其后果不仅会损害造假者的学术声誉,也会动摇作为学术评价基本制度设计的同行评议机制,对科学事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教育部-预防和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

百度百科-学术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