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了怎么写议论文,然后才知道松柏凋零?论点应该是什么,材料是什么?
“冷了就知道松柏会枯萎。”
来源:《论语·子涵》。
直到天气变冷,我们才能看到松柏是最后枯萎的。
孔子用冬天的寒冷和松柏的凋零做了一个比喻。孔子出生在山东。在他周游世界的过程中,他可能没有去过南方,也就是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整个黄河以北地区,一入秋,所有的植物都会掉落枯萎。入冬后,大地一片白茫茫,看不到绿色植物,连河水都会冻住不流。只会留下松柏之类的树。孔子认为,这就像一个人的意志力一样,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不会改变,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只有拥有像松柏一样坚强的意志,才能取得人生永恒的成功。
有人认为,两亿多年前的寒冷杀死了大多数植物,但却产生了耐寒的针叶树和柏树。2000多年前,战争造成了周朝的衰落,孔子感叹“寒来暑往,方知松柏凋零”。松柏傲然挺立在严寒中,就像在乱世和逆境中保持崇高尊严和气节的人!所以古人把松、竹、李称为“老寒三友”,赞美它们在冬天里经久不衰的品质,也就是赞美那些坚忍不拔、坚守真理、守护正义的人。
写议论文的时候,感觉会用一个例子,然后分析,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中国的例子让我想起了司马迁,但是司马迁写了N遍,我真的不好意思说他。我只想到国外的哥白尼和布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