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论纲

音乐美学试题

1.填空(65438+每空0分,***20分)

音乐美学是一门新学科。

2.音乐美学是一门与音乐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音乐的基础理论学科。

3.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著。

4.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有、、。

5.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

6.被誉为西方音乐美学的奠基人。

7,1806,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特出版了一本书,“音乐美学”这个名称开始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8.德国理论家盖茨在书中首次用“和”这个名称概括了西方音乐美学中的两种观点。

9.音乐有功能。

10,音乐的基本元素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20分)

1,道家提倡的美学思想是()

a、仁、礼B、基于“天道”C、“性恶论”D、“性善论”

2.声无哀乐论是小说。( )

a、孔子B、韩非子C、嵇康D、阮籍

3.明中叶,以主观感受和追求自由精神为代表的思潮。( )

a、周敦颐B、李志C、陶谦D、陆文

4.称自己的戏曲音乐风格为“刺激”风格。( )

a、蒙特威尔第B、佩戈莱西C、格鲁克D、舒曼

5.不是音乐声音基本组织形式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

a、节奏与节拍b、旋律与调式、调性c、音乐结构d、音高与视觉

6.不是音乐风格的表现。( )

a、个人风格b、地域风格c、传统风格d、时代风格

7.明朝末年,徐上瀛编著了《大环秦歌谱》,其中有一部是研究秦的专著。( )

a、福琴B、Xi水芹病情C、读书法与皮囊论D、焚书

8.创造的“十二音体系”是一种高度有序的音乐创作方法。( )

a、勋伯格B、阿多诺C、德彪西D、斯特拉文斯基

9、阴阳的音乐美学思想专著是。( )

a、《淮南子》B、《论衡》C、《吕春秋》D、《乐记》

10,不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0分)

1,声无哀乐论

2.“音乐美学的自律”与“音乐美学的他律”

四、简答题(65438+每题05分,***30分)

1.简述儒家音乐美学。

2.简述节奏和节拍的美学特征。

动词 (verb的缩写)论述题(每题20分,* * * 20分)

论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古今2,美学;音乐学;哲学性质3。荀子的乐论4。孔子;孟子;荀子5、声无哀乐论6、毕达哥拉斯7、音乐美学8、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音乐美学的自律理论;音乐美学的他律。艺术功能;实用功能10,音高;声音强度;音色;声音长度

二、选择题

1、B 2、C 3、B 4、A 5、D 6、C 7、B 8、A 9、C 10、D

三、名词解释

1,论声无哀乐,嵇康著。

声无哀乐论认为天地产生万物,音乐是万物之一,也是由自然之道和天地元气产生的,所以它独立于天地之外,有自己的“自然之理”

其对音乐的具体看法主要有1、“和而不象”、“音无常”,即“音”不表达某种感情,与感情没有必然联系。2.“声与音是自然之和,而非人类之情”,即音乐的和谐特性来源于天地之性,这是音乐的“自然原理”。3.“声和”,即没有悲或喜的倾向,即没有悲或喜。4.“心平气和的人也是声音的作品”,认为音乐只能通过音乐的动作变化引起听音乐或心平气和或心平气和的情感反应,而不能引起相应的感情。5、“声”能使人“乐而欲饱”,即音乐能以丰富的音调吸引人,使人随着曲调的移动而移动,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到满足和快乐。

《声无哀乐论》是继《乐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也是唯一一部正面提出和论述音乐特殊性的著作。

2.在1929出版的《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中,德国理论家盖茨首次用自律性音乐美学和他律性音乐美学的名称来概括西方音乐美学中的两种观点。

《音乐美学自律论》的基本观点是,音乐美是独特的,是音乐所独有的。这是一种独立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音乐和音乐的艺术组合中。音乐只能理解为音乐,只能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只能从音乐本身来欣赏。

“音乐美学上的他律”是建立在从音乐自身的形式、要素、构成中寻找音乐的本质,而不是从音乐与某些外在事物的联系中寻求对音乐的解释。表现在声学、音律等音乐技术理论的研究上。音乐表现的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不受任何外力支配,超越一切具体的形象和概念,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力量,是一种自由而无目的的游戏。

四、简答题

1,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出“至善”的美学思想,即明确区分美与善。肯定了美的独立意义,对美与善的相互结合、和谐统一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美与善做了主次之分。二是提出了“思无邪”、“乐而不淫,悲而不伤”的审美标准。规定音乐中情感的表达必须适度,适中,不能过度。第三,提出了“赏邵乐舞,放”的主张。人们认为,治理国家必须使用高雅的音乐,如韶和舞蹈,郑声应该被禁止。第四,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孟子提倡“性善论”,从“仁”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荀子提倡“性恶论”,从“礼”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要观点如下:一、关于音乐的特征,认为音乐表现形式的特征是“判一定和”,音乐表现对象的特征是“穷本极变”,音乐的本质是通过“判一定和”和“人之道”来表现人性及其变化。二是评判墨子的“非音乐”思想,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再次,明确提出“中和”范畴,强调“中和”必须以礼乐为基础,以“中和”作为选择音乐的准则。认为“中和”就是礼乐,反面就是恶声,主张“重礼乐轻恶声”。第四,强调审美层次的区分,认为得“欲”最重要的是小人,得“道”最重要的是君子,主张“以道制欲”、“以善赏美”,以道德指导音乐欣赏活动,限制音乐欣赏欲望,使人们在欣赏中既感受到音乐的美,又感受到音乐的善,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

儒家音乐美学以孔子为基础,发展于孟子,诞生于荀子。成熟的标志是提出了“中和”和“礼乐”两个范畴。《荀子·乐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著。

儒家音乐美学的特点是以礼乐为基础,以“中和”为准则,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2.人体和外界在时间上的有序活动和变化,使人体验到节奏。

音乐的节奏突出了艺术的基本感性特征:有序性和丰富性。音乐节奏的有序性主要表现为发音点在时间上的等距离和比例分布,而丰富性则体现为长短组合的丰富变化。

节奏体验的相似性是音乐表现各种对象的必要条件,也是音乐具有各种社会功能的重要原因。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节奏甚至成为音乐最重要的结构特征。节奏不仅是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甚至可能单独构成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

节奏形式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中国音乐的节奏非常丰富,随想的自由节奏和散乱节奏颇具特色,与欧洲专业音乐中基于等时的节奏有很大不同。这种现象显示了人类追求节奏美的多样性。

节奏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是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特征。现代音乐中,二等分时间值的节奏模式大大减少,长度变化的极端对比和非正拍停的大量使用,使得节奏变化扑朔迷离,变幻莫测。

音乐中的节奏往往是强弱交替造成的,这种强弱循环变化的规律就是节拍。节拍的美学意义在于它对节奏秩序的集中表现。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代表的音乐文化,大多表现出对均匀节拍和规律节奏的追求。从更广阔的审美视野和丰富感性的要求来看,人们对节拍的审美追求并不局限于统一、规则的节奏,而往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基本规律所带来的审美效果。打破了节拍的规律性,也就打破了音乐节奏的机械性,从而赋予了音乐流动感。

动词 (verb的缩写)论文问题

1,强调实证主义,强调逻辑思辨。

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来,西方学者大多倾向于“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不学的问题”。这种倾向在音乐艺术的审美思维中也非常明显,在西方文化传统中,音乐研究一直被视为一门科学。因此,科学思维独特的逻辑方法和经验原则在西方音乐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贯彻。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音乐美学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接受了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这使得音乐美学研究能够不断获得新的思维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进行微观分析和研究。同时,由于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思维方式,西方音乐美学的各种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经过经验和逻辑推理的检验,使得前人的思想成果通过逻辑普遍性与后世的理论相衔接,从而形成系统的积累。现代西方音乐美学能够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学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2.注重音乐本体的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在古希腊和中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抽象思辨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西方音乐美学走上了一条更加面向音乐实践的发展道路。此后每一次中国音乐美学观念的形成,每一次关于音乐美学问题的争论,几乎都与当时当地的现实音乐生活息息相关。西方音乐美学家在阐述其理论的过程中,也善于结合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观察和解决音乐审美现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西方音乐美学的研究更是提倡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把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放在具体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上,避免和排斥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信念。事实证明,这种态度给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从古至今,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从19世纪到中世纪末期,西方音乐美学在其最初的萌芽阶段经历了约2000年的漫长历程。尽管古希腊人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美学的整体发展速度仍然相当缓慢。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开端,西方音乐美学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涌现,并逐渐走上专业化和学科化的道路。音乐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人文学科,在西方文明中首先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上也获得了不可否认的优势。音乐艺术的繁荣和学术思想的自由是音乐美学高度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西方音乐美学史上的每一次高峰都伴随着音乐艺术的蓬勃发展,音乐艺术的繁荣体现了人性的解放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和旺盛。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明为音乐美学提供了上述条件,所以现代西方音乐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积极扬弃传统,不断创新。

古希腊音乐美学中流行的道德功利主义,恰恰是现代自律音乐美学所反对的观念;中世纪音乐美学中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恰恰是西方情感音乐美学的对立面;19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表现原则,成为20世纪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批判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音乐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各种理论和学说的建立是建立在积极扬弃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的。宁愿怀疑前人的理论,也不愿盲从前人的理论,批判大于继承,否定大于肯定,这是西方音乐美学家普遍推崇的一种学术态度。正是这种态度造就了西方音乐美学兼收并蓄、百家争鸣的局面。

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

美学在西方哲学中是作为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音乐美学作为普通美学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治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西方美学致力于的根本目标是在美的现象中寻找一些永恒的客观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作为审美判断的同一标准。在音乐美学领域也是如此。这些做法的结果是,音乐脱离了听觉感受的自然选择,完全成为理性思考的对象,从而失去了作为艺术存在的根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