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俄罗斯(苏联)遗传学家瓦维洛夫不仅是研究作物起源的著名学者,也是植物种质资源的奠基人。20世纪20-30年代期间,他在四大洲组织了多次考察活动,对各地的耕作制度、作物利用、民族植物学乃至环境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他收集了654.38+0.5万份各种作物的种质资源,包括一些野生近缘种,并对其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瓦维洛夫提出了一套关于作物起源的理论。在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是作物起源中心理论。他在1926写的《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一文中提出,可以通过研究变异的类型来确定作物的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最大的区域就是作物的起源。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瓦维洛夫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提出确定作物的起源中心不仅要根据这种作物的遗传多样性,还要考虑其野生亲缘的遗传多样性,还要参考考古和人文资料。经过多年更新,瓦维洛夫分析了1935中600多个物种(包括部分野生近缘种)表型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并发表了《主要栽培植物世界起源中心》。在这篇著名的论文中,指出主要作物有八个原点中心,加上三个子中心图0-1。这些中心通常在地理上被沙漠或山脉隔开。他们被称为“初级起源中心”。作物的野生亲缘和显性基因往往存在于这样的中心。瓦维洛夫还发现,在远离这种初级起源中心的地方,有时会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也可能存在一些在其初级起源中心没有发现的变异。瓦维洛夫称这个区域为“第二起源中心”。次级起源中心往往有很多隐性基因。瓦维洛夫认为,次级起源中心的遗传多样性是由于作物在长期地理隔离的条件下从其初级起源中心引入后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瓦维洛夫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1.中国2。印度2a。印度-马来亚。中亚4。近东5。地中海6。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a。智利8b。巴西和巴拉圭。

瓦维洛夫把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和地中海周围地区定为地中海中心;以非洲的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为世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把中亚作为独立于前亚洲(近东)的另一个起源中心;中国、美国、南美是独立的起源中心。与中国和印度(印度-马来亚)一起,是瓦维洛夫倡导的世界八大农作物的起源中心。

同源系列变异定律也是瓦维洛夫作物起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理论,在同一地理区域的不同作物中可以发现类似的变异。也就是说,如果在某个地区的一种作物中发现了特定的性状或表型,那么在该地区的另一种作物中也可以发现相同的性状或表型。Hawkes(1983)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更准确地描述为“相似系列法则”,因为不同的基因位点可能与之相关。Kupzov(1959)将这一现象视为不同物种的同一位点可能发生类似的突变,或者不同的适应性基因系统进化产生了类似的表型。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理论。

此外,瓦维洛夫提出了“初级作物”和“次级作物”的概念。“原生作物”是指那些经过长期栽培的古老作物,如小麦、大麦、水稻、大豆、亚麻、棉花等。“二次作物”指的是那些一开始是田间杂草,后来慢慢耕种的作物,如黑麦、燕麦、西红柿等。瓦维洛夫在地方品种的意义、外来和外来材料的意义、引种理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结论。

瓦维洛夫的“作物的八个起源中心”提出后,其他研究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在这些研究人员中,来自瓦维洛夫的学生茹科夫斯基(zhukovsky)最具影响力。1975年,他提出了“植物基因培育大中心”理论,认为除巴西、阿根廷南部、加拿大、西伯利亚北部和一些边缘国家外,还有12个大中心,几乎覆盖了全球。朱可夫斯基还提出了与栽培物种遗传相似的野生物种的“小中心”概念。他指出,野生种和栽培种在分布上存在差异。野生种分布很窄,而栽培种分布很广,种类繁多。他还提出了“初级基因大中心”的概念,认为瓦维洛夫的初级起源中心狭窄,栽培种传播的区域称为“次级基因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