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优化论文

国有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论文关键词】非上市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策略

[摘要]我国国有非效率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我国国有非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导言

中国的国有企业有两种:上市和非上市。国有上市公司经过股权重组,产权结构合理。然而,未上市公司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资产负债率高、股权单一、国家与企业产权关系不清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严重阻碍了未上市国企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财产所有权分离,实现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益原则,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与产权关系相适应的责权利体系,使各方各司其职,各得其利,确保国有财产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负责。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二,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高

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衡量负债程度的两个主要指标,产权比率是反映企业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指标。我国国有企业2000年至2005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0.99%、59.19%、59.30%、59.24%、56.24%和56.66%。产权比例一直保持在1.5左右。从这些年的资产负债率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靠负债获得的,权益资本严重不足。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是高风险的财务结构,但未上市的国有企业更为严重,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 ~ 70%。主要原因有:第一,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不合理。在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下,国家是国有企业的唯一所有者,企业的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由此,世界范围内实行“大锅饭”。国家集中政府储蓄,然后将储蓄资金分配到各个需要的领域。企业的收入全部由国家财办集中,连折旧基金都是全额上缴。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以财政为主导的方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负盈亏,生产经营资金全靠它。企业没有动力和约束去最小化和最大化利润。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只讲速度、规模,不讲效率,不考虑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企业根本没有“资本结构”这种观念,使国企负债不断增加,资本结构形成畸形状态。第二,国家作为出资人,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国企负债过多。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行使国有企业全部或大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的完全或主要出资人。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规模扩张甚至设立过程中,并没有作为最大出资人注入或者注入足够的资本。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被视为预算内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财务被纳入财政预算,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基本由财政部门无偿划拨。企业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没有明确界定,允许作为企业债权人的银行代替投资者以贷款填补投资缺口。将本应由国家出资的权益转让给银行,减少了出资人本应投入的自有资本,凭空增加了企业的借入资本。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负债越多。

(二)偿债能力差

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是企业偿债能力差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经济后,不能适应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激烈竞争,造成生产资金使用效率差,企业资金短缺。只有增加负债,才能维持生产经营。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投资回报率赶不上资金成本率,导致偿债能力差。另一方面,目前存在国企承担过多经营活动的现象,国企员工商业化,也导致国企资产结构不合理。非经营性资产占比大,大大降低了国企的偿债能力。

(三)融资渠道单一,普遍偏好

我国国有企业过度偏好银行贷款融资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分配政策的变化,国家向企业注入的资本减少,企业上缴的利税增加。留存少,发展资金不足,只好求助银行。二是发展较晚,能够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很少,尤其是非上市国企,没有资格通过证券融资上市,只能依靠银行。第三,是银行预算约束软化造成的。预算约束是指企业的支出不得超过其货币存量和企业收入之和,即必须用自己的收入弥补自己的支出。如果一个企业的支出严格控制在收入之内,超过这个限度企业就会破产,那么它的预算约束就是硬的:如果一个企业有可能以某种方式使支出超过收入而不用担心破产,那么它的预算约束就是软的。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因为国企承担着各种社会责任,可以承担利润但不能承担亏损。即使企业因亏损无法向银行偿还本息,银行也不一定能通过拍卖强行收回企业资产。

(4)权益主体单一,国有股权高。

国企改制不彻底,导致国有股比例过高,国企出资人单一。企业股权结构的安排对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有重要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企业股权的集中或分散上,还体现在股东的特征上。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主要有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虽然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成为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但国有股的比例仍然很大。而且由于缺乏对国有产权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众所周知,美国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日本企业股份虽然集中,但股份主要由银行、企业等法人控制,发达资本市场的企业股份全部可以上市流通,与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有本质区别。国有股占我国国有企业股份的一半以上,股份的过度集中助长了大股东的投机行为。而且国有股的委托代理关系层次太多。投资主体不明确,对国企的约束软化。出现了人人都能管,无人管的“模糊治理”现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代理呈上升趋势。

第三,非上市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一)深化体制改革,从制度上解决不合理的资本结构。

改体制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的体制,建立新的投融资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为此。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一是确立国家投资主体,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彻底政企分开,从根本上解决投资低效和管理僵化问题;●经济效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

二是规范并逐步缩小政府投资的范围和领域。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分为三类。即以竞争性投资项目、基础投资项目和公益领域投资为主,而未上市国企则以国有中小企业为主。业务主要以竞争性投资项目为主,这些企业要逐步全面推向市场,以企业投融资为主,适当引导外资参与。同时,逐步引导和鼓励公众、企业和外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和基础项目建设。三是建立完善的企业破产制度。由于国企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企业破产法不够完善,破产难以实现,造成大量资不抵债的企业和空壳企业。为了生存,这些企业不得不借钱度日。越重越重。而且,一些国有企业债务违约,难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解决过度负债。因此,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需要建立破产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第四,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等。,从而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解决企业的社会问题,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

(二)资本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了多元化的融资机会和条件。

国企面临的问题是形式上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本质上是制度乃至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不合理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第一,除了间接融资和政府直接注资。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尚未完全开放。第二,即使开通了这个渠道,如果其作用仅限于“圈钱”,而没有相应的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变,那么资产利用效率低、坏账问题严重等旧的弊端依然会存在。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在于它可能对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从融资的角度提出来的。对于高负债、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通过资本市场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转型期的国有企业来说,发展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融资体制的变革,为企业创造多元化的融资机会和条件,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三)发现和培育新的主体。从而扩大对国有企业的投资。

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尝试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不需要国家全资的国有企业,可以适当吸收其他法人资金、个人资金和外资,国家只能持股;对于应由国家单独经营的国有企业,也应尽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出资。投资者多元化,一方面可以拓宽资金来源,增强资金实力,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分散风险,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硬化预算约束。

国有企业要按照“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断对政府的依赖,硬化预算约束。使其在市场上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公平竞争。同时,要明确国家作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考核,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投资管理责任制。违反决策程序盲目上项目的,决策者应承担决策责任;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人相应的、经济的乃至责任;对于经营者来说,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将经营者的业绩与他们的前途和利益挂钩。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将有助于企业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这样国企才能长期健康发展。;毕业论文合集:毕业于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