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眼镜的基础知识?

首先,站不住脚的暴利理论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商品都有完全的了解,双方通过讨价还价以市场上均衡的价格达成交易。虽然完全竞争市场只存在于理论上,实际上并不存在,但相对而言,眼镜行业已经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厂家和眼镜店的竞争很激烈。中低档眼镜市场,品牌众多,但杂而小,产品和广告方式差别不大,资源流动相当自由。所以眼镜行业的中低端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在货比三家甚至货比三家的情况下,达成的交易通常反映的是买卖双方的真实意愿,那么暴利呢?

在高端眼镜市场,专有技术、专有服务、专有管理都会形成品牌效应。品牌效应产生的高附加值和暴利也是两回事。企业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源而非自然垄断来寻求更高的利润,是市场竞争中最正常的现象。如果单方面要求厂商降低利润,取消任何形式的创新,那么市场上就没有品牌,没有服务,没有推广,就完全倒退到一级市场的形态。

现代市场理论上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主要原因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完全。眼镜也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不确定性是各行各业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在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今天,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还是相当有限的,几乎每个行业都会出现客户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几乎每个行业都存在所谓暴利的个别现象。但是信息不全不代表客户完全没有信息。客户应该对市场上产品的一般质量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现代精密生产是许多高科技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同样款式和材质的产品,厂家也可以把高档商品做得更好更精致。这种差别看似细微,但在技术上要求很高。但是一般客户都有鉴别能力。经济学家早已证明,小说《百花园》中真实的买卖方式在现实中是不合逻辑的。媒体不应该持有这种善良幼稚的想法。买卖是双方的博弈,这就是市场的魅力。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名牌店是诚实可信的。暴利只是个别现象,只是短期行为。一般利润率是通用的。

从行业特点来看,除了部分高端眼镜,市场培育期的产品并不多。而目前大力推广的一些先进技术,其实已经到了市场的成熟期。比如树脂镜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传入中国,而老款眼镜使用的渐进多焦技术是在50年代发明的。产品在生命周期的这个阶段没有暴利可言。中国整个企业集团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早就过了好项目好产品能在市场上赚钱的时代。目前正处于低而正常的平均利润率的企业阶段。这个时候,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行业,比如眼镜,说有暴利,简直不可思议。

二、眼镜行业一般利润率的基本情况

暗访的结果通常是简单对比小作坊的生产成本和正规眼镜店的售价。这种没有科学计算,基础数据就站不住脚,根据一些个别现象进行评价的结论是子虚乌有的。我们需要深入到R&D的生产和经营中去了解这个行业的价值。

现在的眼镜是集各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眼镜架的材料要求比较高,加工难度大。比如金属眼镜架的生产,包括100多道工序,国内标准厂家在技术控制上非常严格。镜片也因材质和工艺不同而差异很大。比如驾驶镜镜片采用PC材料(聚碳酸酯),需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特殊的技术处理。以市场价300 ~ 400元的驾驶镜为例。一副镜片出厂价80元,镜框200元,利润率只有25%左右。

眼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像有些产品,简单组装后就可以投入使用。客户要配一副合适的眼镜,从镜片和镜架出厂到客户使用,还要经过验光、加工、调整、复查等环节。所以卖眼镜完全是个性化服务。在标准技术条件下,验光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复杂疑难病例约两小时。一般估计验光费用50 ~ 100元左右,加工费用25 ~ 30元左右。但是好的镜片加工程序很多,时间成本也水涨船高。量产镜片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200度以内。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眼镜镜片需要定制,加工时间应该是3天到1周。特殊需求甚至需要在国外加工。因为验光和加工是复杂的技术活,体现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在美国验光的费用大概是30-50美元,在香港大概是200-700港币),但是在中国,免费验光和加工一般都是作为卖点来吸引客户,其价值是隐性的。

标准连锁店,隐形产品毛利率30%左右,镜架、镜片毛利率50%左右。我们还想重申,这种高利润率的部分原因是验光和加工成本混合在价格中。假设业务的毛利率可以维持在50%左右。分摊运营成本后费用结构如下:租金占营业额14 ~ 16%,人工成本约13 ~ 14%,营销费用约6 ~ 8%,固定资产折旧3%,增值税17%,增值税50×以上费用合计在46.5 ~ 51.5%之间。好的时候净利率低至3.5%,不好的时候甚至亏损。

对于毛利率低的生产企业来说,与技术开发相关的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目前,眼镜的设计和材料的研发竞争激烈,舒适性和视力控制方面的技术不断涌现。验光是研发的重点,集光学和眼科于一体。已有百年历史,但对于中国来说,直到1985左右才被重视,其重要推动力来自企业。一般来说,自发发展的眼镜生产行业要想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必须增加各种投入,净利润更低。以某大型生产企业为例,年产镜片16万副,镜框3000万副,销售额16亿,利税2000万,利润16万,净利润率约654.38+00%。平均每副眼镜赚8毛钱左右。只能靠量产来盈利,但大多数企业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目前民族眼镜企业,无论是眼镜店还是生产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振兴民族眼镜行业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合理利用资金,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把行业做大做强。

第三,利用灾害牟取暴利

行业内过度宣扬暴利,对行业发展极为不利。指责竞争行业的个别暴利,等同于行业暴利,会误导消费者一起犯逻辑错误,进而误导消费观念,后果很可怕。这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的认识产生关键影响,甚至影响到那些缺乏判断力的客户:大部分眼镜厂商都是小作坊;眼镜店大多从这些小作坊进货;整个行业的利润几倍几十倍;验光配镜的技术含量很低,在买眼镜的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大。这样,根据消费者想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大价值的心理,由于整个行业的利润惊人,买的越贵就越容易上当,越来越多的顾客会买低档次、低价值的眼镜;既然标准眼镜店和非标准店卖的眼镜是一样的,技术服务也没有区别,不如直接去小店砍价或者买折扣大的眼镜;由于验光和加工的过程并不重要,大部分眼镜店的服务都差不多,验光就行了。这会造成更多的顾客涌向服务没有保证的低档次、低技术含量的眼镜店,甚至有些顾客可能会直接购买组装好的、有标记的眼镜。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坏镜驱逐好镜”的不正常现象。

“坏镜驱逐好镜”对那些不规范、追求暴利的商家极为有利。他们赢得了更多的顾客。由于这类市场砍价比较普遍,顾客无法得到关于产品信息的有效保证,这些商家更方便以次充好,寻求高价,追求暴利。同时受害的是标准化的商家和顾客。不科学的负面报道导致客户对商家不信任,商家的标准化服务得不到认可,优秀的技术提供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要么参与恶性竞争,降低自身成本,降低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么退出市场。极端的情况是市场上只有不合格的产品。客户的情况更糟糕,因为他们越来越不愿意选择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验光不合格或者干脆不验光导致戴眼镜进一步影响视力,危害健康。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非法商家将大行其道,正规商家将深受其害,这将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一些正规眼镜店反映,不良报道导致顾客对眼镜行业不信任,甚至出现物业公司借机向眼镜店收取租金的闹剧,损害了眼镜行业的形象,干扰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维权的手段不仅仅是掌握更多的产品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一些媒体人在报道中混淆了成本和收入的概念,将出厂价等同于成本,将售价等同于收入,将低档产品的最低成本价与高档产品的最高零售价相比较,用极其简单的手段进行分析,造成了人们对利润的不正确理解。我们应该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经济观,而不是帮助他们建立“暴利恐慌”和“暴利仇恨”。我们看一件商品,不仅要看它的材料成本,更要想它真正被顾客拥有时会经过哪些必要的环节,它的使用舒适度、时尚美观发展的成本,它的品牌价值,它是否经过再加工,销售费用等等,这些都是商品价格与成本背离的重要甚至关键原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脱离商品的真实成本(即营销中所谓的核心产品),越来越聚焦于产品附加值的提供。企业为商品提供的配套服务所产生的附加值已经远远超过商品的材料成本。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认同前工业社会的成本收益观念是违背常规经济规律的。

2004年对眼镜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事实上,早在“暴利”宣传将眼镜企业推上风口浪尖之前,被称为“沈嘉风暴”的眼镜生产销售许可制度在2004年4月就进入了严格全面实施阶段。在深入挖掘行业价值内涵的基础上,眼镜行业将自我规范,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