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积分奖励!谈谈你对文学理论的理解。

文学理论是指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的研究。是文学艺术的范畴,传统习惯把文学艺术分为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类。都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逻辑的研究相结合。文学史侧重于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侧重于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侧重于文学的逻辑研究。从历代的文学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

一、文学理论——基本阐释

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文学理论研究具有质的规定性,包括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一切艺术的普遍性,以及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研究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文学理论课程

文学理论包括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和关系;研究不同文学形式本身(抒情、叙事和戏剧)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文学类型和体裁;研究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包括方法、风格、流派等。

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规律,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进步。文学理论也吸收文学史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对文学史研究产生影响。

文学理论本身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见《中国文学理论批判》)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是如此。

二、文学理论——性质和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苏联俄罗斯文学理论

通常,研究文学的学科被称为文学科学或文学科学。它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艺包括广义的文艺和狭义的文艺。上面说的是广义的文艺,狭义的文艺主要指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学艺术的三大分支之一(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本文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它对文学活动具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了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它与其他学科分支密切相关。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相关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规定了文学理论的四项任务:概念理论、创作理论、文本理论和接受理论。

(二)文学理论的品格

文学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它的实践品格在于它来源于文学实践并为文学实践所检验,进而指导文学实践。其价值取向的特点在于,作为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总是带有阶级或阶层的烙印,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取向。

(3)同一个对象可以形成多个对象,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多样的形态。

(4)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三、文学理论——自主性

所谓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主要是指文学理论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回归了自我。在几十年的重重政治控制下,中国的文学理论完全成了某些政客手中不断变化的某些政治行为的等价物,文学理论完全失去了尊严和价值。现在,文学理论已经与政治区分开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建立自己的学术理论。自然,政治作为一种行政意识和手段,仍然可能干预文艺现象,但不容易得到实际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解构。解构还表现在,很多过去被视为重要的理论原则现在退出了文学理论,这是一个方面。

课件

另一方面,文学理论的自主性自然在于理论本身的理论建构。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整个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建立自己的理论和主体性的时期。在文学理论的探索和建构中,西方文学理论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文论思潮涌入中国,中国文论中的西化倾向十分盛行。但是,美学研究的内在研究,西方文论中的作品形式与结构,以及当时中国美学问题的大讨论,都对中国文论的转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在讨论中,许多学者批判性地吸收了现代文论的传统,试图打通古今中外。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景象,出现了新的理论和优秀的作品。文学理论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构旧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又是新的建构。所以这十年的文学理论不是一味的解构,不是一味的听外国人的,不是简单的移植外国人的文学理论,而是批判。在借鉴的基础上,他不仅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改革,而且还试图创新,有效地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范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文学理论不断被边缘化,被人们忽视。但应该承认,文学理论是一个成功的部门,真正的理论创新会留下自己的印记。自然没必要高估自己的成绩,但也没理由低估自己。新理性精神的解构和建构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体现。

第四,文学理论——观点形式

中外文学理论史表明,任何理论科学都是对文学活动实践经验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总结。历史也表明,迄今为止,任何关于文学的理论概括都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专家的认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种理论形态,得到所有持相同文化思想立场的理论家的一致认同。

文学理论

这一事实的反复出现表明,文学活动的实践同人类认识的其他对象一样,是无限广泛而丰富的存在,人类认识文学的可能性、优势和局限性在于,人们对文学的理论概括必须服从于历史文化中人类理性思维功能所形成的一般思维规律。通常的理论概括工作往往是将文学的经验事实纳入一些理性框架。换句话说,在理论概括中,理论家用一个先在的理性框架对文学活动的经验事实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框架内寻求和建立清晰的认识。在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建构中,理性框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因为理性知识的先在框架是人类认知从具体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知识的加工工具,是人类对具体事物认知的认知结构。当然,这种认知结构是人类在实践、历史、文化中形成的,而不是先于或超越人类本身。从人类整体来看,是。但就个体的具体存在而言,它是外在的、先在的。个体总是通过接受文化传统来理解现实和文学,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也就是说,任何形成的文学理论都有它的理论框架,都有它的理论预定、约定和假设。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的丰硕成果,体现在它不是单一框架的产物,而是从多种框架和观点中观察、分析、总结文学经验事实的结果。

动词 (verb的缩写)文学理论-当代中国

西方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理论的镜像。只有在这个镜像中,中国文论家才能知道自己走了哪一步,进了哪一步,学术成长走了哪一步,当代中国文论研究还有哪些空白。当代文论发展的新趋势,显示了中国一个世纪以来持续的“追新追后”的理论热情,这种热情持续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清理这段学术史成为当代新学术思潮生长点的关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汉学理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种文学理论近乎时态的涌入和中国接受语境的复杂性。一般认为,文学理论包括作家、作品、读者和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作家理论;作品如俄罗斯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读者理论,如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社会文化分析的新动向,比如司马,女权,解构,都不能说太新。作为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过去。后殖民主义将后现代主义的差异理论和话语权理论应用于国家间国际关系的文化权力模式研究,并有所创新。目前,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比较新的,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跨文化和跨学科的互动研究。然后有几句话,其实和第三世界文学、第三世界身份有很大关系。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快速找到最新的信息,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里,我想问一些问题:最近二十年,这些西方新理论突然涌入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和消化了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跟我们的身体产生了* * *振动和* * *声音,产生了新的东西?我们淘汰了什么,拒绝了什么,拒绝了什么?

事实上,西方文化理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的平台,足以让中国学者在分析文本时感到方法落后,思想僵化,文字边缘化。但是他们能不能把握住这些最新的话语,走向中心,不再死板,表现得非常灵活呢?完全追求新可能是一种本体论的误解,会使中国永远赶不上西方,使中国在新世纪重蹈20世纪的一系列覆辙。所以,中国的文论不可能完全借鉴西方,但不可能不观察西方。只能以西方理论为方法论参考,在本体论上发掘中国本土资源。毕竟眼前的现实是,中国文化方法的研究基本上是和西方同步的。比如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在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的时候还很新,但今天女权主义和文化研究在国外刚出现一两年,在中国这里已经被广泛使用。既然基本同步,那么追求创新就变得没有意义了。这个时候,学术竞争不是靠数量取胜,也不是靠万花筒的不断转动取胜。相反,这是一场本质力量的学术竞赛。中国必须走出赶超别人的心理,深刻总结自己的经验,寻求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成为新世纪中国从“拿来主义”向“输出主义”转变的主角。

六、文学理论——文学渗透

文学理论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是文学的衰落,另一方面是文学性的无处不在,这意味着文学性向社会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渗透。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电视媒介主导的视觉影像文化的疯狂扩张直接导致了文学的衰落或边缘化,但学者们也注意到,电视这种主导性、综合性的形式,依靠“文学性”已经能够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流行文化的通俗性和轰动性往往离不开文学性,各种流行时尚的品位和水平往往是靠文学性来提升的。仿真场景往往因为文学化的叙述和解释而增加魅力和趣味性,反映艺术真实甚至现实生活。

中世纪文学理论范畴

文学性对理论的渗透尤为突出。许多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因其理论洞见与文学表达的完美结合而倍增魅力,而这种文学表达不仅成为外在的装饰,而且深入到理论思维和思想内涵中,成为显示理论水平和理论活力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现代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简洁、准确、直接,即极强的概括性。然而,枯燥、抽象的理论给现代社会高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因此,文学性成为理论的调味品和滋补品,成为压抑理论的调节因子。西方学术界注意到了文学性对理论的这种渗透,卡勒揭示了一个事实:文学性参与并主导了20世纪的理论运动:修辞装饰了理论话语。他说:“事实上,文学取得了胜利:文学统治了学术领域,尽管这一规则伪装成了别的东西。”众所周知,经济学是“最难”的社会科学,但有西方学者在列举了大量经济学的文学事实后说:“经济学家是不言而喻的语言表演者,她的表演可以由文学评论家肯尼斯?伯克的戏剧观有待讨论,还是哲学家奥斯汀和约翰?西尔尼的语言哲学”,“经济科学家使用大量设备进行说服,就像一个公共演说家”,“科学的最终产品——科学论文——是一种表演”。从它来看,经济学中的文学性其实是一种感觉,恰恰印证了“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于它的激情”和“意识形态最重要和最潜在的功能在于诱导情感”的结论。

文学性对理论的渗透,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早有充分体现。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和诗歌学术。中国古代文论、史学理论和哲学中的诗性智慧是文学性渗透到学术理论中的典范。文学性与当时文论、史论、哲学的和谐关系,产生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诸多理论,极富诗意,特色鲜明,含蓄深远。长期以来,对中国学术理论的学术评价习惯于参照西方标准,因其文学性而对中国传统学术理论所透露出的诗性智慧不屑一顾,将西方学术理论的思辨性视为一种高尚的理念。这种用思路清晰来框定“没有思路的智慧”,无异于挠靴。中国的学术理论之所以隐藏着巨大的灵活性、模糊性和趣味性,是其文学性的渗透。看似零碎,不明显,实则内涵丰富,机智委婉,优美典雅。它不明确地说出它想说的话,而总是使用比喻、暗示和隐喻。这里面有东西,也不全是意思。这种独特的回避概念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来看是一种优势,还是以西方的标准来看是一种缺陷,都形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学术传统,并构成了中国学术理论的文学表征。

耐人寻味的是,文学性对学术理论和思想的渗透已经成为主导全球化浪潮的现代西方学术理论的生成时尚。尽管一些西方学者出于对各种形式革命运动的反感,面对欧洲中心主义或西方主义的叫嚣,热切期盼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终结”,但谁也没想到,在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中国古代“无思想的智慧”的不经意过程中,他们信誓旦旦要启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又让他们趋之若鹜。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讽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或文化,在经过漫长的弯路后,必然得到最原始、最质朴、最正宗的养分滋养!虽然当代学术理论被文学性滋养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大众文化衍生的结果,但与依赖概念、充满思辨、以西方话语表述的现代理论相比,被文学性渗透的当代学术理论应该更有吸引力、更深刻、更富有意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