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写作通知技巧应用的论文

应用写作过程

(结合写作过程)

写作的基本流程:收集-构思-表达-评价。

应用文写作过程的特殊性:明确写作任务——获取写作材料——选择写作方式——起草——修改。

基础写作学把写作过程概括为收集、构思、表达、评价四个环节,称为“写作四环”。应用写作属于写作学科的一个分支。一方面要遵循“四环”的操作顺序,另一方面又有自己不同于基本写作过程的特殊性。

应用文体的本质是处理具体事务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应用写作过程的特殊性,这首先表现在应用写作的特殊动机上。写作动机是推动写作活动开始和维持的动力。文学作品创作的动机是作者对生活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后的表达欲望,是一种强烈的不表达自己不快的心理冲动。而应用文体的写作动机则来自于解决工作生活中具体事务的实际需要。

应用写作过程的特殊性还表现在选材、结构布局、起草表达、修改等方面。应用文写作的材料一定要完全真实,不能像文学创作一样胡编乱造,凭空想象。实用文体是一种格式化、模式化的文体,所以在设计其结构时,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追求创新,而要根据写作要求,从现有的众多写作模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来“套用”。文学作品的起草和修改多由作者本人完成,而应用文体的起草和修改往往依靠集体的力量,经过复杂的程序,这在行政公文中尤为突出。

根据以上分析,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工作或生活中上传、交流信息、协调工作、沟通感情的实际需要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一个写作任务,写作任务转化为文章的主题。根据主题需要,收集写作素材,根据主题需要和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写作模式,然后拟定合适的模式,进行修改。该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流程图:

首先,提炼主旨

(一)应用文体的主题概述

1,应用文体主题的含义和特点

应用文体的主要目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解决文中所涉及问题的措施或方案。由于写作需要和文学特点的不同,应用文体的主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可能是一种指示,如回复、指示、决定等。可能是一种愿望和请求,如指示、报告等文书和诉讼文书;可能是需要知道的事项,比如告知性通知、公告等。;可能是经验总结,比如总结,典型材料等。可能是要遵守的约定,比如协议、合同等。

与文学作品相比,应用文体主题的形成讲究“意在笔前”,意在笔前已产生,在笔的过程中不可更改,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应用文体的主题提取主要基于工作事务的客观需要,而不是作者个人的情感表达和观点表达,具有客观性和方向性;应用文体主题的提炼,往往是领导和作者智慧的结果,不一定是作者个人的思考,是群体的,是有限的。

2.应用文体主题的定位。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是作者意图的主要体现,所以主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就应用文体而言,因为主题必须是第一位的,所以主题的提炼在写作过程中比在文学创作中更重要。主题是应用文的“灵魂”和“统帅”。

所谓“魂”,是指主题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说明了一篇实用文章形成的原因和目的,是传达发文机关或作者意图的主要途径;主题贯穿全文,一切内容必须围绕主题展开;主题决定了整篇文章的价值,应用文体的价值取决于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正确鲜明的主题会很容易解决问题,错误的主题会把人引入歧途,导致工作失误。

所谓“统帅”,主要表现在主题对文章其他要素的制约和影响。一篇应用文的主题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修饰起着导向作用。具体来说,应用文体的主题是作者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本依据,是安排文章结构和确定写作方式的重要支撑,是选择表达方式的根本出发点。比如,一个机关要表扬好人好事,如果其主要目的只是呈现好人好事的事实,而没有任何定性的分析,往往会选择“通知”这种语言;如果其主要目的是介绍事实,号召人们向被表扬者学习,则选择“通知”语言;如果其主要目的是给予被表彰者一定的荣誉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大多使用“决定”的语言。以上只是指出了主题在文学体裁选择中的“主导”作用,其他要素也是如此。

3.应用文体的主题要求

首先,基于应用文的实用性及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应用文的主旨要求合法、合意、可行。在写作之前,作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和政策,以确保文章的主旨符合法律和规范,并与国家党政机关的政策保持一致;要理解领导意图,保证文章主旨准确反映发文机关和作者意图;要了解未决事项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难点,确保文章主旨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要征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参考先例和长期积累的经验,确保文章主旨和根据主旨确定的相关措施切实可行。

其次,从写作对主题的一般要求来看,应用文的主题要准确、深刻、鲜明、直接、单中心。当然,要把这些一般要求运用到应用文写作中,还必须考虑应用文写作的特殊性。

第一,准确深刻。所谓准确,就是一篇实用文章的主旨必须恰当地表达发文机关或作者的意图。作者首先要明确把握领导的意图,了解要处理的事务的性质,了解文章的范围和对象,明确文章的主旨,然后提炼出正确的主题,防止出现“意义缺失”的情况,避免文章的主旨与正文内容脱节。所谓深刻,就是看问题要有深度和高度。实用文章的作者要在正确提炼主旨的基础上,学会深化文章主旨,并适当提高。作者要关注现实,善于思考,从形势、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确立主旨,以提高文章的理论高度。当然,深化主题也要关注现实,不能走极端,刻意求新求奇,避免“假”、“大”、“空”现象。

第二,清晰直接。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能引导读者在阅读中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从而获得一种气质的陶冶和审美的享受。因此,文学作品的作者往往通过暗示或干脆不揭示主题来表明主题,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现象。但在应用文写作中,这是大忌。应用文价值的直接应用,对应用文的主题、结构、语言、时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摆脱歧义和晦涩,应用文的主旨必须清晰直接,这就要求作者开门见山,直接指出主旨,消除读者的理解障碍;还要求作者把问题解释清楚,避免拐弯抹角,文笔拖沓,便于读者迅速抓住重点,正确执行政令,圆满完成任务,提高工作实效。

第三,单一集中。《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个别语种外,所有公文都必须遵循“一文一事”的行文原则,这不仅适用于行政公文,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应用文体。实用文章的目的是达到“一文一旨”,这就要求作者确立单一的目的,围绕文章的主旨使意思清晰明了,做到主次分明,避免面面俱到,均匀发力,以便读者回应重点或处理待办事项。

(二)提炼应用文体主题的过程

应用文写作的主旨如何提炼?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主题的来源,这样才能追根溯源,从本质上把握提炼主题的精髓。一般来说,应用写作活动的动机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需要转化为写作任务,作者会根据任务提炼主题。下面,将从写作动机、写作需求、写作任务三个方面来描述主题提取的过程。

1,应用写作的动机

(1)应用写作动机与文学创作动机的区别

写作动机是指驱使作者写作的内部和外部动机。没有动力,就没有写作活动的开始,也就没有写作的成就。应用文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写作活动,只是范畴不同,所以两者都有渊源,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两者需求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切行为都是由一定的需求驱动的,文学创作和应用写作都是需求的产物。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世界与作者内心世界的碰撞,是现实生活与作者内心意义矛盾的产物。文学写作的动机是记录经历,是为了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展示作家的审美世界,与读者交流审美感受。内在动机在文学创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当作者内心的情感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产生表达他的创作欲望。所以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相比之下,应用文写作的动机主要来自外部动机,而不是作者的主观世界。现实世界的需求是应用文的动力源泉,应用文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这一点从实用文章的性质和作用来看比较容易理解。实用性是实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属性。应用文的作用体现在直接作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具体事务中,每一篇应用文的写作过程都是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过程。如果没有外在的具体交易要求,就不会有实用的文本。换句话说,一篇思想深刻、感情丰富、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的实用文章,如果不能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不能在具体事务中发挥作用,那么写得再好也是不合格的。

其次,两种动机的方向性不同。这里的写作取向主要是指写作的对象、主题和结构。写作的动力产生了,写作的方向也明确了。文学创作的对象呈现多样性,既可以指向一个人、一种心情、一次遭遇等微观对象,也可以指向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等宏观对象。它可以指向存在的真实对象,也可以指向虚构的对象。所以它的题材相对来说比较庞杂,结构也是多变的,以新颖独特为最佳。应用文写作的对象比较单一,必须真实可靠,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真实性,且大多指向具体的事务或问题。其主题单一鲜明,结构呈现出标准化、模式化的特点。

第三,两种动机的时间性不同。美学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所以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现代作家可以用历史反映现实,也可以用未来启发现实。另一方面,应用写作则不同。由于应用文的产生和作用于特定时空的特定任务,所以应用文的写作必须遵守严格的时空限制。一方面,不能在期限内完成的应用文写作会影响效率,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过期的实用文章失去了实用价值,就像过期的新闻不买账一样,过期的公文也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2)应用写作任务的来源

如前所述,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应用文写作的动力,需要产生任务,任务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应用文写作的任务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是工作需要:工作需要产生的主要实用公文是公文,根据事务类型和处理目标的不同,工作需要的表现也不同。一、管理和指挥的需要:从国家到部门,要做好管理工作,发布和执行政令,必须采用某种形式,行政文件是政府机关和单位实施管理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二、法治宣传的需要: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法制的完善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制定和颁布更加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应用文是法律法规的固定形式。为了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法律并依法行事,为了使法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法律文书必须发挥其作用。三、沟通协调的需要:政府机关和单位中不仅有上下级关系,还有开展工作和处理事务的过程。组织与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同级或互不隶属的单位之间,单位内外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文的应用满足了沟通协调的需要。比如信函、告知性通知、通告等,都是组织部门协商合作、机构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手段。

其次,生活的需要。由于生活的需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用于处理私事的实用物品。包括用于人际交往和情感传递的信件类物品、作为凭证的借据类物品、报批类物品等。应用文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从写作任务到主题的转变

实际上,提炼应用文写作主题的过程就是将写作任务转化为作者主观观念的过程。简而言之,作者分析写作任务,通过对主观思维的理解和加工,确定写作目的,然后根据写作目的,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在提炼实用文章主题的过程中,作者要发扬深入调查、透彻理解的精神,充分把握准确的客观要素,然后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加工。第一,作者要善于运用纵向挖掘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常规写作任务的感受,从而发现客观事物的深层内涵,提炼出深刻的、高度导向的主题。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表层,还要看到它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作者要善于运用横向展开的思维方法研究客观任务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取最有利于处理问题的主题。再次,作者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在积极思考的同时学会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从而有新的发现,提高实用文章的实用价值。

比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市政府部门,有一天收到了一封群众的上访信,信中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写信的群众住在位于城西的一个居民小区,本来对居住地的生活环境还算满意,但自从5年前市政府批准在小区西5公里范围内建造纸厂后, 居民越来越感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是噪音,而且每天都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 面对这样一封信,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书工作者,如何确定向上级汇报的主要目的,如何向发来的人交代?

为了提炼这个问题的主题,作者首先要区分不同的发布对象,这就需要运用横向思维来区分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不同需求。群众的需求主要是解决自己的居住环境问题,而上级的需求是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其次,针对问题本身,要想妥善解决问题,就要对症下药。这件事的“症结”在哪里,需要作者用纵向思维的方法去探究问题的本质。表面上,材料向我们展示了居民区和造纸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问题,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症结。它真正的本质应该是城市的城市规划。对于一个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来说,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在城西居民区附近建一个高污染的造纸厂,显然是规划失误。第三,发现问题时,如何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必须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在具体实施中,是否选择小区拆迁、工厂搬迁、搬迁到哪里,需要从城市长远发展和利益得失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而这种考虑正是逆向思维的体现。

虽然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作者比文学创作更客观,更尊重现实,尤其是在公文写作中,作者要遵从群体意志,不能从个人意图的角度去写,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客观要求和群体意志。事实上,提炼主题的过程需要作者在尊重客观实际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去琢磨客观要求,分析多重因素,积极调查研究与写作目的相关的各种材料。只有不断提高作者的综合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才能在应用文中做到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充分发挥应用文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