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小论文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自然美学成为当今人们新的审美时尚。环境美学已成为当今美学的热门话题。环境美学是以环境美学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对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它们在传统的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一种把这些物体作为环境而不是像艺术品那样作为孤立的物体来欣赏的手段,环境美学不仅扩大了审美对象的范围,而且纠正了审美体验的方式。虽然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园林、建筑等人工景观,但其核心仍然是自然美学的问题。环境美学对人造景观的看法受其自然景观观的影响。一些环境美学家主张,自然的审美欣赏模式不仅要移植到人工景观的欣赏中,也要移植到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这是对传统的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的挑战。传统的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很少把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自然物被认为不如艺术品,环境美学不仅把自然环境列为审美对象,而且主张把自然环境从孤立的、个体的存在作为环境,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甚至与欣赏者本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欣赏。贝伦特说:“环境美学研究环境中的审美经验和价值。”
环境美学的研究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从事实际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专家组成;首先是一个从事哲学思考和批判的哲学美学家阵容。前者阵容的主要工作是对环境的美学价值进行科学的、定量的估计,希望能在环境问题的各种决策中为美学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后者对前者的量化评价持批判态度,强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调整中实现人与环境的理想关系。对环境的审美价值进行定量估计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影响环境审美价值的因素太多了。在决定环境美学价值的机构中,有大量的专家和具体的操作者,如城市规划者、景观设计师、经济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森林学家。他们试图对环境的美学价值做出客观的、定量的评价。然而,这些专家的计量经济学估计遭到了哲学美学家的怀疑和批评。他们从根本上怀疑这种测量的估计方法。伊顿建议专家从哲学美学家对自然美的思考中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并接受他们的建议,这对专家最终做出成功的决定非常重要和有帮助。
哲学美学家重视自然美学给美学理论带来的困惑。因为我们的美学体系是一个以艺术为中心的体系,这个体系在处理艺术问题时得心应手,但在处理自然美时却显得捉襟见肘。正如杜夫纳所说,“关于审美对象的思考一直集中在艺术上..这种思维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艺术充分发挥了趣味性,引起了最纯粹的美感。”自然美优于艺术美的地方在于:
第一,从审美对象来看,自然物和艺术作品有着重要的区别,自然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是不可改变的,这与相对固定的艺术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艺术作品是一种可以与周围事物相隔离,在我们欣赏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东西。一件艺术品总是被框在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可以相对地保持自己的身份。在这方面,作为环境的自然物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所有的自然物体都粘在一起,我们很难确定它们之间明显的界限。整个大自然就像一个有机体。当我们试图将一个自然物与它隔离开来欣赏时,总会发现它不同程度地与其他自然物扯在一起。其次,自然物本身是善变的。有机自然物有生命变化,无机自然物也会反映自然的历史沧桑。如果我们在短暂的生命中感受不到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在我们短暂的审美体验中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光线、温度、风向、风力、气味等等的变化总会迎面而来,无论如何我们都逃不出身处大自然。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我们的审美体验产生重要影响。第三,我们自己的活动也会引起自然的变化。每换一个视角,自然就会焕然一新。自然在改变,因为我们在改变。最后,我们很难将自己与自然分开。我们是我们欣赏的对象。如果我们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无处不在,它完全包围着我们。如果我们是主动的,我们只是在我们欣赏的对象中主动,这必然会改变我们与对象的关系,最终改变对象本身。这是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处于无限变化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艺术的审美体验主要由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构成,嗅觉、味觉和触觉很少。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即使有丰富的感情,也是以感知为中心,最终受制于对艺术作品的整体理解,因为,艺术最终可以归结为一种语言形式。我们经常谈论绘画语言、音乐语言等。虽然这些艺术不是真正的语言艺术,但它们与真正的语言相似,因为它们使用的符号是有意义的、可理解的和统一的符号系统。这种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或类语言形式的欣赏,虽然也融合了感知、想象、认知、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但始终是以认知为中心的,也就是说,欣赏作品总是想知道作品“说”的是什么。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总是使我们超越现实,进入一个由想象构成的不现实的世界,即艺术世界。审美超越就是指艺术审美体验的这种特殊功能。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现实的世界,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超越性被认为是判断审美经验的一个指标。
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有显著差异。首先,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在大自然的冲击下被激活的。在自然界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和听到,还可以使用触觉、嗅觉甚至味觉。所有这些感觉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是很重要的。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了我们对自然的整体感受。因此,与以知觉为中心的艺术美学不同,在自然美学的各种感官因素中,不存在一个中心因素,无论是知觉、认知还是情感,哪个是主要的或中心的成分,所有的感官因素都起着同等的作用,因为自然不是一种语言,不是一套符号或符号系统。其次,我们不可能通过欣赏自然来逃避现实。我们总是被大自然包围着,无处可逃。变化的自然总是提醒我们它是真实存在的。同时,自然的物质性也大大缩小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完全充实而独立的自然,从根本上说并不服从我们的想象。借用英伽登的术语,我们可以用想象来填补艺术作品中的“不定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生成为纯粹的意向对象。但我们不能用想象来补充自然,因为自然界不存在所谓的“未定点”,自然界根本不是一个意向世界,而是一个不断与我们发生碰撞,体现出不服从想象的必然性的现实世界。对自然的审美不仅能使我们逃离现实世界,还能使我们更接近现实世界,进入一个比现实事物构成的现实世界更真实的世界。正如德洛维奇所指出的,即使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给了我们一种愉快的逃避或者至少是一种愉快的安慰,从“由实际事物构成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
2010/6/16/美学/Print.asp?ArticleID=1094
w
页码,2/2(宽)
但是,仍然没有让我们像艺术欣赏一样完全离开现实世界。相反,对自然的审美兴趣必须对现实世界有兴趣。而且,由自然事物构成的世界,比我们现实事物构成的世界更真实。
第三,从作品的起源来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家把自己对艺术、对整个宇宙、对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艺术技巧倾注到作品中。艺术产品的起源不仅使作品存在,而且决定了作品作为艺术作品的存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自然不是人为创造的。即使我们知道一个自然事物有明显的起源,它也是自然过程的产物。通常,我们对自然的起源没有明确的认识。本质上没有明显的意图。这不仅给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带来困难,也让我们对自然的审美评价几乎成为一个难题。
第四,从欣赏或评价的角度来看,自然美是无法估价的。任何欣赏都意味着价值判断,但我们在判断自然美的价值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自然美的源头永远是一个认识的边界。在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被视为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艺术之所以美,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把它设计得一样美,自然的东西不是人类创造的。我们不知道自然事物是如何产生的,也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它们。我们既不能根据观念的高低,也不能根据技巧的好坏来判断自然物的美丑。如果说我们的思想文化中有上帝的观念,那么很容易把自然美归结为皇帝创造事物时审美观念和技巧的反映。但即使我们接受了这种想法,我们仍然不能成功地判断自然物的审美价值,因为既然所有的自然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它们就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因为全能的上帝的手艺应该是一致的。这让现有的美学理论难以接受。很多美学家意识到,人在欣赏自然物和艺术作品时,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你在欣赏艺术时,往往喜欢判断它的好坏。然而,人们面对自然物时,往往只会异口同声地赞叹,而不会区分高低贵贱。即使有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之分,也是因为欣赏艺术品习惯的影响,才把适合文化领域的称谓强加给自然的。自然美造成的困惑导致英美美学出现了反价值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代表就是最近英美美学非常流行的“积极美学”。贾德洛维奇把“积极美学”的主要思想表述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命题:(1)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全面的积极的审美价值;(2)自然物的综合的、积极的审美价值是不可比拟的、不可分类的。卡尔森认为:“自然在本质上具有确定的审美价值”。哈戈洛夫说:“自然是美好的,不具有任何消极的审美价值”;甚至断言“自然界的丑陋是不可能的。”这种以自然为对象的积极美学,与以艺术为对象的传统美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艺术特别倾向于服从分级和比较评价;艺术的审美价值总是以一种分层次的方式来构思的。但是,当人们只把自然当自然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没有最终的、决定性的情感或智力反应,没有确定的快乐或认知结果,没有自然批评家、鉴赏家等权威阶层发布的权威规定。而且,没有正确的编纂对象和性质,没有特权的范畴,没有规范,没有调节人们对自然的审美反应的“制度”,没有美学理论中诞生的自然世界。一切自然物的综合的、积极的审美价值是无法比较和分类的。肯定美学要求我们超越一切价值判断,用纯粹的审美眼光去接近自然,把自然纯粹看成是自然界而不是文化界的价值象征。“要想摆脱价值判断的束缚,直面自然本身,不仅要理解经济化的本质,还要理解道德化、科学化、唯美化的本质——一句话,人性化的本质。理解审美本质,就是把我们的经验与我们正确应用于艺术的必然评价模式区分开来,这种从评价焦点上的回头,几乎可以等同于审美反应。只有去除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性审美反应,才能有对自然的真正的审美反应。
哲学美学家试图倡导一种全新的审美观甚至人生观。作为审美对象,环境不再是静止的、孤立的物体,而是一个相互依附、没有边界的整体。不仅客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界限也不明确。主体不仅是欣赏者,也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审美体验不再局限于认知和思考,而是包括全身的感觉。美学不再是对客体审美价值的客观评价,而是通过打破主体的偏见,对不同风格的自然景物进行综合的探讨。对于纯天然的物体,美学上只有风格的差异,没有美丑之分。
打印这篇文章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