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读书报告~!

作者:(美)查尔斯·德柏。

译者:向华礼何

isbn: 7801905512

书名:《疯狂的美国:贪婪、暴力和新美国梦》(第二版)——美国研究系列和翻译系列

页数:259

定价:20.0英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装订:平装本

出版年份:2005年5月-1

作为当代社会问题系列之一,《疯狂的美国——贪婪、暴力,新美国梦》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巨著,正如j·科佐尔对这本书的评价,“一部强烈批判社会的巨著,其描写真实而震撼……”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看完了这本书,但合上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某些方面,每个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种“疯狂流行病”,存在这种自私自利、反社会的疯狂。

简介

《疯狂的美国——贪婪、暴力、新美国梦》一书于2002年首次出版,其英文原名为《美国之野:贪婪、暴力、新美国梦》。其作者查尔斯·德伯(Charles Derber)是美国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曾任波士顿学院社会经济与社会正义研究所课程主任。他是国际公认的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美国研究和美国文化方面的专家。主要著作有《企业帝国:企业对我们生活的威胁及我们的对策》、《追求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与自我》、《职业工人:高级资本主义社会的脑力劳动》等。这本书是关于当代社会问题的系列书籍之一。如前言所述,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代社会不断涌现、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的系统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有个人的“疯狂”,也有公司甚至政府的“疯狂”。书名中的疯狂来自于媒体的创造。作者将其定义为“个人主义的一种堕落形式,由各种反社会行为组成”,“疯癫是指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结构、以自我为价值取向的行为”,并进一步将疯癫分为“表现性疯癫”。工具狂、经济狂、政治狂、社会狂等一系列不同的方式。这本书分为六章。前五章通过对大量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论述了“疯狂流行病”在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泛滥成灾,包括极端的疯狂,如谋杀,媒体和日常生活中的疯狂,如酗酒和欺骗,以及资本主义与大公司和政府之间的疯狂,如跨国公司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血汗工厂。第六章“超越疯狂:复兴文明社会”,讨论了对这种疯狂病毒的反思,并提出了根除这种疯狂病毒的一些方法。

虽然涉及到马克思和达克海姆的一些社会学观点,但这本书并不是社会学教材。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词汇。相反,大量生动的例子使它成为一本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书。但与一般读物相比,这本书的学术水平更高,定位在通俗读物和学术专著之间。这和我上学期看的《文明与现实之间——美国制造》挺像的。同样是研究美国的著作,没有通俗易懂的学术词汇,涉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引用了大量的例子。《疯狂的美国》和《美国制造》读起来同样有趣,读完同样发人深省。但作者的不同身份,给这两本书的阅读过程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法国人写的《美国制造》,以一种既关心又置身事外的态度评价美国,讨论美国的问题,有时态度还很可笑。它的视角很独特,既不单方面赞扬美国,也不把美国批评得体无完肤。对一些问题的精彩独到的评论让人瞠目结舌;《疯狂的美国》( Crazy America)由美国人撰写,聚焦社会阴暗面,从雇人杀妻到毒品交易,从街头暴力到大公司雇佣童工,从疯狂的购物广告到佛罗里达计票丑闻。作者对当今美国社会的批判更加深入透彻,对疯狂的社会问题少了一些态度,多了一些作为主人的责任感。

校园——不再是一片净土。

校园和家庭对我们学生来说都很熟悉。提到这两个地方,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平静、安全、温暖。然而,在这个疯狂的社会,“大学校园是远离暴力犯罪和其他社会放荡行为的避难所的观点,和家庭是安全港湾的观点一样过时”。乍一看,作者的话似乎令人惊讶,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

校园不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净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观念不禁让我们担忧。根据作者引用的一项调查,在一个班级中,65%的人同意“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让自己变得富有更重要”的说法。75%的学生表示,他们那一代人认为“在美国经济中,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令人惊讶的是,96%的人认为他们这一代人认为“市场社会中最重要的美德是竞争。”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极端个人主义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校园变得越来越像犯罪活动的大本营。不仅有酗酒、故意破坏、盗窃、校园暴力、性侵等相对轻微的犯罪行为,还有杀人这种以前人们从没想过会发生在纯净校园里的恶性行为。而且近几年凶杀案发生概率的激增,足以让人警醒,让大学生开始担心身边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相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凶杀案,大学校园里的凶杀案往往是因为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比如几句争吵。几百块钱足以让人心疼。大多数校园犯罪都是由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学生疯子在清醒状态下策划实施的,如几年前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以及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最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造成至少32人死亡。尤其是后一个事件,使我们大为吃惊。在32名受害者中,至少有30名是完全无辜的。他们甚至从未见过凶手,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不仅仅是暴力事件,如今的校园充斥着各种不正之风:学生在校园里公然招募“枪手”;越来越多的“应试公司”在网络上明目张胆地打广告;只要你支付一定的费用,就会有人帮你起草、润色论文;通过贿赂评卷老师,可以让你的成绩提高一个等级;各种新奇的作弊方式不断涌现,甚至出现了教授作弊技巧的书籍和电视节目...这些事情在性质上可能没有杀人案那么严重,而且表面上也没有谁受到很大损失,甚至很多人还能从中获利,尝到甜头。然而,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种种不为人知的动机,不能不让人深思。

家庭——一个不再安全的港湾。

人们往往把家庭当成安全的港湾,温暖的避难所,但殊不知,大多数犯罪都发生在这个人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而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可能就是伤害你最深的人。《疯狂的美国》这本书的开头,作者讲了一个杀妻假扮杀人的案例。凶手深知黑人青年在人们心目中当街作恶的形象,于是巧妙编造了一个黑人枪手杀死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并自残的故事,以掩盖事件真相。凶手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尽管她已经怀孕八个月,目的是为了从妻子那里获得数十万美元的人寿保险赔偿,并用这笔钱开一家餐馆。另一个案例中,一名药剂师杀死了结婚14年的妻子,仅仅是因为她不愿意在离婚的情况下承担孩子的生活费。在这个越来越冷漠的社会,人们为了一点点利益,就可以杀死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不能说是最疯狂的行为。现在各种家庭犯罪层出不穷:杀妻、杀夫、家庭暴力、养父强奸养女、继母虐待继女等。已经成为媒体的热门头条。与其他犯罪相比,家庭犯罪的罪犯有时会有最牵强和奇怪的动机。几年前,美国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杀婴案。事件中的母亲连续数年杀害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动机其实是为了享受人们对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同情和关心。如此极端疯狂的行为,让人哭笑不得,却丝毫感受不到这个社会的冷漠和道德缺失。

在美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疯狂的行为更多的与个人主义的影响有关。作者指出,早在150年前,托克维尔就已经在担心美国的命运。他认为美国容易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当今社会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疯狂就是个人主义流行的产物。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已经到了损坏到无法修复的地步。也许是为了平衡整本书带来的压抑和社会失望,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美国社会光明的一面和美国社会正在与疯狂的病毒作斗争的另一面,即文明社会的力量,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希望——“我们仍然可以团结起来,组成托克维尔所说的‘大联盟’”。对我来说,这本书向我展示了美国社会表面繁荣之下的另一番景象,让我对美国的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另一个侧面看美国,我们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