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消化系统的论文

1.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和身体状况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公民的身体素质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国民营养状况不仅是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理,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营养和身体状况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膳食营养和身体素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营养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饮食不规律已成为形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显然对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饮食不规律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饮食不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分别占465,438+0.9%[2]。长期饮食不规律,不仅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对学生的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孙建华等人对2001年上海市大学生的饮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上海市大学生主食不够,且多偏米饭,主食缺乏粗粮,忽视早餐、不使用早餐的情况较为严重。挑食,偏食,对某些食物的爱好比较多。女学生蛋白质摄入量较低,尤其是动物蛋白的摄入量较低[3]。2005年,辛碧芬调查了中南大学的营养状况。结果显示,中南大学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9%,肥胖率为26.3%。膳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2、C和钙的摄入量与标准相当[4]。2005年,邓杰对南京市大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显示,36.9%营养良好,52.6%营养不良,10.5%营养过剩[5]。查阅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营养知识,部分学生存在不良营养行为,如不吃早餐、经常吃零食等。但这些学生对营养的态度是好的,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也愿意身体健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营养教育,定期进行营养知识专题讲座,出版营养报刊,开设营养知识选修课,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2营养知识、行为态度和饮食习惯现状2.1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营养知识、行为和态度密切相关。根据相关调查,学生正确的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形成率不高,不吃早餐、吃零食等行为较为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但他们有良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相关信息获取途径:大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为报刊杂志75.1%,广播电视54.0%,身边人45.3%,其他途径65.438+02.90%。营养态度调查显示,90.9%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营养与健康,78.2%的学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求,9.1%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6]。2.2大学生的饮食、营养及一日三餐的安排。总体来说,36.43%的大学生有荤素营养相结合的饮食观念和习惯,43.39%的大学生有时可以荤素营养相结合,而15.44%以上的大学生基本不重视荤素营养相结合,有什么就吃什么[7]。所以大学生是一个营养不均衡的群体,值得关注。合理的膳食应该保证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都得到满足,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8]。2.3大学生对基本膳食营养素的态度和行为。牛奶和奶制品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每天一杯牛奶(250毫升)可以获得250毫克的钙,这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牛奶并没有成为大学生蛋白质的主流。大多数学生对牛奶的摄入是随意的[9]。大学生非常爱吃蔬菜。大学生挑食和零食的习惯。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