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主要指历史上各民族特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传统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是集体和个人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进入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华民族在全球化环境下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强调人文取向和文化传统。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潮。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汉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用优秀文化熏陶学生,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词语言的敏感度。.....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新课标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在各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中都可以看到。语文,承载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寻求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作用,履行应有的职责。本文以粤教版教材为例,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1.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基础,科学设计。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具体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全面地、整体地把握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相互地落实课程标准三个方面的要求,真正使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吸收其精神内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并尽力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和督促学生实践,让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让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灵魂的必要滋养。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认真考虑和确定各期的目标和要求,不拘泥于课本,落实课文;既要着眼未来,又要做好酝酿和延伸,落实本课程的教学,同时要联系和拓展。老师在教学中也有同样的感受,就是经常觉得课时不够用。众所周知,老师只擅长加法,不擅长减法。老师不仅要把教材中选的课文全部讲解透彻全面,还要补充新的内容,时间自然就短了。因此,教师要对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综合目标意识的指导下设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根据各时期教材的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每节课、单元、时段的重点,重点阅读一些课文,大胆地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课文,做好教学安排。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语文学习是学生理解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看,文本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现的。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主导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接受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机械的训练,而且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文本和现实中汲取人文养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识、情感、意志和心灵的品质,善于学习、审美和创造。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阅读、发现和创造。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中国古代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作者异口同声地思考,读者凭感觉洋洋自得。”这里的“自得”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怀疑和创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促进教学交流、对话、互动和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倡导尊重精神的舒展和精神人格的创造,使课堂有一种氛围。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语文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3.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师应该是合作的协调者和探究的引导者。毕竟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信息方法和探索方向,让学生知道“何去何从”,让学生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质疑和提出疑难问题,由点到面展开思考,综合归纳,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学习活动,或形成文字,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共同欣赏和评价,或让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相遇融合,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让学习活动通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转移学习,“从课堂开始,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学是为了用,学习活动是学生表达情感、激活思维、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时候。只有在活动和迁移中,学生的智慧、灵气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拓展。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

死板僵化的纪律和教育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传统文化需要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来滋养和培育。因此,我们必须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要实施情境教学,营造优美境界,注重趣味性,通过电影、音乐、美术、幻灯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氛围,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叙述、问题设置等多种手段,驱走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习情感,激发学习需求。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阅读、感受、提问、讨论、演讲、表演等方法,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此外,老师可以大胆地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准备项目后上台讲解、接受提问、发现问题,并和他们一起讨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和肯定他们的思维火花等方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有真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会去关注,去积累,去思考。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单元主题教学

新课标教材中,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基础阅读部分,基本都是老人们教的课文。虽然大体内容没变,但单位组织不同。教材的单元组织不是简单的拼凑一个文体和一个主题文本。要考虑不同选文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更丰富的单元整体价值,体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教师除了要充分理解每册课文外,还要理解编者提到的每册其他三个文体和文体单元的主题内容,尽量与活动单元的主题内容“相互呼应,相互兼顾”。因此,可以采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方法。讲授主题时,要在主题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每篇文章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必修2的描述。

例如,必修二活动单元的主题是“体验情感”,古代文学作品单元的基本阅读项目是《阿房宫赋》、《赤壁赋》、《吉翔选志》和《致妻子的信》。延伸阅读的文章有《快乐旅行》、《论毅力》。教师要结合本书的主题,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除文言文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古人的情感世界,走近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思考为什么自己的情感在千百年后依然能打动人心。根据课文内容,笔者采用一线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这个单元的第一篇是阿房宫赋,在整个单元起着主导作用。文中有这样的评论:“一个人的心,也是千千万万人的心。秦爱奢,人想家。为什么尽你所能取之,用之为泥沙?”在杜牧看来,秦国灭亡的原因是秦王只顾自己的私欲,而不顾百姓的感受和利益,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苦难之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关注自己的存在,你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这就是“同理心”的一部分。有同理心的人可以推己及人。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体验情绪的方式,那就是共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共情阅读下面的文章,把自己放在苏轼、归有光、林觉民等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态度中。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感受到他们情绪的真实性,从而受到感染和启发。

《赤壁赋》涉及的是对待自己感情的方式。读这篇文章,要从作者的情绪变化中探究作者情绪产生的原因,体会作者处理情绪的方式。老师可以联系作者被贬谪的经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苏轼着想,当他看到江面的宽阔时。面对宇宙浩瀚带来的“美”与“天各一方”的无奈与无奈,通过嘉宾之口,可以理解他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叹。最终,苏轼以他的乐观和旷达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越。苏轼把儒家的持之以恒,老庄不屑于有限的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化的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处理自己与外界关系的方法,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本文的学习还可以与“快乐旅行”联系起来,拓展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家相关思想。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学习苏轼对待自己感情的方式。

吉翔的《宣纸》和《致妻子的信》是一篇充满亲情和爱情的文章。教授注重学生情绪的感性体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只有动心了,才会思考。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十二郎的纪念》、《姐妹的纪念》、《陈情表》等作品,扩大阅读面,引导学生学会珍惜。

对于必修二单元的设计,着重挖掘“体验情感”的因素。引导学生在第一首《阿房宫赋》中培养一种同理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阅读其他三篇,感受别人作品中的亲情和爱情,感受别人作品中的失意和解脱,从而思考自己看待事物和对待情感的方式。

2.比较阅读教学

在活动主题的引导下,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通过比较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的内涵。以下是对必修一的描述。

必修一活动单元的主题是“认识你自己”。基本的阅读项目有两个:《诗经:孟与精女》;《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三首诗:送别牛郎星,短歌,归园。

要强调个体意识和个体存在的重要性,就要探讨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个人价值。每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社会存在,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为之扎实努力。这是创造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的源泉。这个单元的课有一定的可比性,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

《诗经》和《孔雀东南飞》可以围绕女性的“自尊自爱”进行比较和解读。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被抛弃女性的挣扎,体现了女性的自尊自爱。《孟》中的女主人公在被虐待时,关注内心愤怒的声音,作为人必须被尊重的权利,站出来控诉负心人的恶行,捍卫自己的尊严。此外,她思考男女对待婚姻和爱情态度的差异,反映了女性个体意识的萌发。《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个人意志得不到充分尊重、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通过生命的解放获得最终的自由,选择了死亡。两首诗中的女性都处于弱势地位,但她们独立自主,不抱幻想,用坚强的心维护着女性的尊严。

《离骚》(节选)和《归园》可以围绕“追求理想,坚持自我”进行对比阅读。屈原和陶渊明都是敢于追求理想,信念坚定的人。他们还面临着不可改变和不被认可的外部环境。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屈原宁愿忍受无限的孤独和痛苦,也绝不会改变自己的道路、原则和理想,悲剧性地走向毁灭。陶渊明在仕途的沉浮中,认识到世俗主义与他崇尚自然的本性相违背。他毅然辞去职务,退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追求自己的完美。教师可以结合这两门课的抒情主人公,引导学生认识屈原和陶渊明,思考个体应该坚持的人生原则,思考个体应该具备的理想和追求,思考如何处理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在拓展阅读条目时,教师可以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和讲座要点,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文章,如郑颜、郑风、秦、郑风江仲子和《诗经》等。

3.名著拓展教学。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是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学名著知之甚少,学生总是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什么,并不喜欢名著。他们觉得这类书的创作时间与现在的时代相差甚远,语言上有很大的困难。有些书思想性太强,吸引力不够。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进行重点分析,或探究其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影响,或探究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或挖掘名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让名篇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正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后,以文本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理解原著,进行探索性的专题研究。

比如必修四选孔孟两章:纪家将伐,我为国。这是儒家的名著,体现了孔孟的“仁政”思想。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十部《论语》,对《论语》中的做人和学习的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思想,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系统了解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这样教师才能带动学生阅读《论语》。在教学内容的顺序上,教师可以把古代文学作品这个单元放在学期初,安排学生在这个模块期间做好《论语》的专题研究性学习。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参考方向,比如“君子之道”、“学之道”、“仁义礼智”。另外,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不是很成熟,很有说服力,也要自己思考。比如一个学生在《论语》读后感中写道:“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够了!我还没见过谁能看出来,在里面告自己。“这太绝对了。孔子一生接触了那么多人。真的没有人可以检讨自己吗?孔子是否自视过高?又曰:‘十室之城,必有忠信如丘之人,而不如丘之好学也。’这也不合适。虽然吹嘘“信”“学”没什么不好,但让人觉得孔子有点自大。“不管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这样的言论,学生都能看到一些问题并提出质疑,老师也要及时鼓励。

再比如必修五的《鸿门宴》和《录取通知书》的选考。这也有利于学生对《史记》和司马迁思想的理解。《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割据混战、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精英人才辈出、智慧火花不断闪烁的时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故事和语言素材,一直是后人的经典。另外,它的故事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文章,比如《屈原列传》、《项羽本纪》、《孔子世家》等。,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学会评价。同时,通过阅读这几章,可以了解司马迁《致任安书》中提到的创作目的,了解司马迁“带怒而写”的评价标准,如讨论司马迁的“英雄观”等等。让学生形成书面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修改并交流展示。

4.主题拓展教学

教师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展开相关内容,让学生对主题的相关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开展主题拓展教学,可以由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预先设定,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生成。

比如《唐宋散文选读》第一单元,选了《小岩山》、《黄州快哉亭》、《道山亭》、《百丈山》等几篇山水游记。到了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山水游记,老师可以继续扩大山水游记的阅读范围,但笔者认为学生到了高中就应该扩大范围了。例如,在本单元中,教师可以介绍余在《文化之旅》中提到的“贬官文化”。“古代中国,宦海沉浮,稍不注意,就会被贬谪。在无数被贬谪的人中,往往不乏读过诗书的人。被降职,失宠,堕落之后,悲剧感就来了。这样,就有了文章和诗歌。过了一段时间,或者过了一个朝代,时代变了。天子认为此人不错,拨乱反正,恢复名誉。所以,贬官既是道德的,也是文学的,在历史上流传下来,传给后代。因为他们在贬谪期间与山水亭台亲密无间,所到之处都成了遗迹,这些文化就形成了贬谪官文化。”在中国的传统中,知识分子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就做官”,被贬无疑是对仕途乃至人生的巨大打击。被贬谪后,许多人流连于山川,有的把辛酸与悲哀寄托于山川,有的在山川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尤其是唐宋时期,留下了许多有趣而有味道的文章。除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贬官文化”,同时也可以探究有多少人被贬,有多少文章写了他们的感受,为什么这些文章可以流传千古。通过探索,希望对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气度、文章风格、写作手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再比如“隐士情怀”。教材中有相关的诗词和文章,可以形成专题,供学生探究。

5.读写结合教学

“读”和“写”是语文学习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读写训练来实现的。在心理机制上,阅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到内,从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而作文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到外,从整体到局部的心理过程。韩愈曾说:“学即耕耘,学即收获。”阅读积累和思考是写作的先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让他们去积累,去思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并运用到写作中。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工。”这里的“慢工出细活”,强调的是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素材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积累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作为议论文的有力论据,合理支撑论点。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课本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积累的人和事。比如邹忌讽刺齐王可谏,可以作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论据,也可以作为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例子;我自己国家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过度捕捞和乱砍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这与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兰亭集序》中浪漫的君子们寻找风景,享受生活的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创作读书笔记,分为“摘抄”和“好句子欣赏”进行积累,培养学生“处处学习”的习惯,锻炼思维、分析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步积累自己的“资源库”。其次,引导学生对一些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形成文字。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加入新的时代因素,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如果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是被动接受,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后,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提问,也可以让学生思考,探究,形成文字。比如通过《鸿门宴》、《项羽本纪》中对刘邦和项羽的描写,结合司马迁对“英雄”的标准,进一步探究什么是真正的“英雄”;焦仲卿在《孔雀东南飞》中的实践,可以探索什么是真正的“孝”;孔子的名言“不寡而患不均,不贫而患忧”在嵇的遗嘱剪独卷中可以探讨是否有悖于当代的竞争意识,如何看待平均与竞争的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收获。此外,学生还可以从课文的主题和话题延伸去思考和创造。比如《说服学习》中,除了作者提到的方法,还需要哪些因素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宝蟾山之旅》是一篇受快乐启发的文章。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形成文字,形成多看、多想、多写的习惯。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各种资源,学会积累,开拓思路,勤于动脑,形成自己的收获,努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