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它包括四个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确立* * *理想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共同* * *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首先,在多样性和选择性的互动中实现价值认同

任何价值观都植根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领域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利于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功意识和创业意识,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混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不强、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差等问题。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明显增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日益多样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分化,越需要社会整合。虽然同一个社会可以有多层次、多元的思想价值体系,但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应该是同一的、一元的。特别是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上,要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引导,要树立主导价值观,统一思想和行为。

第二,在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中夯实价值基石

在《生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宣称:“将用阶级和阶级对立代替旧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理想具有扬弃现实、超越现实、超越现实的特性,是激励、鼓舞和激励我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同时,人是社会人。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遵循社会组织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却很难完全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调整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来实现社会和谐与和谐。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来解决人们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从而更好地形成社会文明和道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既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强调尊重差异、包容互鉴、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谐共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的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五四青年节80周年”的信中提出的目标,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格高尚、意志坚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一代新人”,就能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全社会的团结稳定。

第三,在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联系中促进价值的实现

毫无疑问,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具有极大的超越性。马克思从人类解放的意义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继承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以人为本”思想还蕴含着当代中国的人文意识,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历史互动过程。从本质上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超越性并没有被任何外在的制度因素所抹去和消解,而是随着制度历史的曲折发展而一次又一次地被提上人类精神生活的议事日程,并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成为人类进步的根本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和人才观念中,我们强调集体的价值,个人没有集体的优先权。这种强调社会整体价值的传统有其积极合理的因素。但如果片面强调社会性而否定了个体的价值,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压抑人的社会。如果只谈集体不谈个人,那么这样的集体只是一个虚幻的集体,它不依赖于个人;相反,如果只谈个人不谈集体,那么这样的个人只是孤独的个人,只是失去希望的个人。前者以集体压倒个人,后者以个人否定集体,所以都不是合理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寻求二者的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彰显的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即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承认集体和个人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就是把肯定大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原则统一起来,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反对其极端膨胀;大力倡导集体主义,反对忽视个体价值,对我们的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处理好价值取向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确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冲突,在相互联系和统一中促进他们的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