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表处技术在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经过多年运营,出现车辙、裂缝、坑槽、坑槽等病害,急需维修。有关部门决定采用微表处施工技术对部分路段(厚度为10mm)进行修补,以探索和积累微表处技术在我省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治理中的方法和经验,为路面养护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微表处技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治理
一.微表处
微表处是乳化沥青稀浆加铺层的一种高级形式,适用于重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道路轻度车辙的早期修复和新建道路的抗滑磨耗层。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按设计的配合比拌成浆状混合料,铺在原路面上,不碾压,具有高抗滑性和耐久性的薄层结构。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就是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该线改性乳化沥青为BCR,软化点大于等于53℃。
二、施工前原路面的微表处处理
1.原有路面的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否则应提前通过整修甚至更换路基的方式进行加固。
2.对于原路面的局部结构损坏,必须在分析病害原因的基础上选择沥青修补,然后进行微表处。
3.原路面上的裂缝必须提前填平,否则通车后,原路面上宽度大于5 mm的裂缝会反射到路面上。
4.深度为25~40mm的车辙应先多次填补;深度为15~25 mm的车辙单独用车辙填充箱处理,深度小于15 mm的局部车辙可直接用微表处覆盖。
5.在进行微表处施工前,先将原路面上的标线刨平,并用鼓风机将路面渣土吹净,并彻底清理油性路面。
三、施工控制要点
1.骨料和矿料级配
骨料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粗料才能起到骨架的作用。如果粗料过小,粗细骨料间的嵌入力会降低,导致强度和高温稳定性下降。还需要在骨料中加入适量的细料,以保证浆料的密实性、粘结性、耐久性和和易性。砂当量指标也应严格控制。砂当量低说明骨料中粘土含量高,会导致石子和乳液附着困难,成型后路面会产生细裂纹。矿料的级配通常为中粒或粗粒(JTGF40/ MS- 2或MS-3)。本次微表处施工根据路况和业主要求,采用坚硬、粗糙、耐磨的玄武岩作为粗骨料(4.75-9.5mm),其级配满足沥青混合料粗骨料要求。细集料采用石灰石(0-4.75mm),其级配满足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要求。合成了JTGF40规范中的MS-3矿料级配,矿料级配如下图所示。并严格控制机制山砂的砂当量指标(砂当量不低于65%)。形成的路面结构厚度约为10 mm
2.改性乳化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根据高速公路路面的条件和要求,我们选用BCR改性乳化沥青,其主要特点是提高高温稳定性,改善与集料的粘附性,提高路面的抗剥落性,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粘韧性。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符合下表要求。微表处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3.填料-P. 032.5水泥用作该混合物的填料。
4.水——不得含有有害的可溶性盐、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只是普通的饮用水。
5.配合比——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由国内权威沥青供应商科赫沥青材料有限公司发布。
6.微表处施工过程检验要求(微表处施工过程检验)
四、本项目建设体现的主要优势
工期短,施工方便,施工人员少,施工速度快。连续式微表处摊铺机可以在良好的材料供应和天气条件下连续工作。可在1天内摊铺300-400t微表处混合料,相当于6.4 -8.5Km长的标准车道,施工后0.5-2小时即可成型通车,通车时间快,工期短,施工季节长。
抗磨防滑性能微表处封层摩擦系数大,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在自然气象条件较差的天气,提高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防水功能,微表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在路面上形成致密的防水层,能有效防止雨水渗入路面下层。由于其薄型结构用在桥面上,桥面不会增加太多重量,也不会影响排水,从而防止桥面因水损坏而产生病害。
为了降低成本,首先,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相比,微表处加铺层具有更薄的结构厚度和更低的相应成本;其次,由于微表处的预养护功能,在路面使用寿命期间,分3-4次铺设微表处封层,可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道路的养护成本。
节能环保,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常温作业,降低能耗,符合环保要求。微表处可以应用于两种不同的路面,沥青和水泥混凝土(在水泥路面上铺微表处需要喷粘油)。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该高速公路的行车实践表明,微表处施工后的路面效果良好,具有优良的车辙修复功能,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剥落现象少。与其他路面建设和养护措施相比,微表处技术具有施工快捷方便、大大缩短开放交通时间、节约能源、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功能完善的道路养护方法。因此,微表处技术以其优异的性能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