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为什么要研究孔孟?它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利弊?

从孔子创立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的命运是不平坦的。如果分时期的话,可以说孔孟荀三家基本属于原始儒学,也就是最早的儒学。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完整的仁的体系。这个“仁”,就是“仁”的“仁”。“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仁”应该体现在爱中,而不是抽象的。我们应该通过实施尊重、宽容、信任、敏感、利益、尊重和忠诚等项目来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从这种仁政到孟子的“仁政”,而实行“仁政”才能得天下。

所谓仁、仁,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学的一部分,这个“人”就是“人”的“人”。孔子提倡的“仁”,就是要有爱别人的心。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类似于今天的道德黄金法则。就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提出的,也很难做到* * *产品主义。一些学者同意这个结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标准,孔子在那个时代提出这样的思想,建立一套“仁”的思想体系,是非常可贵的。

孟子,名蒙克(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祖籍邹,长期居住在齐国。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之一,他不囿于儒家思想的局限,而是采取开放的心态。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时期,吸收了许多新的文化内容。由此,孟子把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了一种仁政学说,从仁心到统治者,最高领导人要关心自己的人民,要仁政,儒家思想前进了一步。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治”思想,提倡“王道”和“仁政”,并亲自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孟子非常重视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进一步提出,圣人要以公之心而居天下,其乐与天下共享,其忧与天下共。“人快乐的时候就快乐;民忧民忧,民忧民忧。”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感到快乐,你就会对它感到担忧。但是,如果你不是国王,你将一无所有。”(《孟子·梁·王辉·夏》)这种“仁政”的思想是孟子提出来的,经过与齐国统治者的多次交谈,得到了传播和扩大。

蒙克的“王”就是“以德为仁”。蒙克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抗拒。”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用“仁政”来阻止世界的统一。他认为,要实行“仁政”,首先要赢得“民心”,统治者要以“仁心”对待人民。他还提出要重视人民。他说,“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

仁政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人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和深刻性在于强调人性首先应该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肯定人生价值,鼓励人们追求完美的人生境界,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确立了儒家思想独特的价值取向。返回目录> & gt& gt

从百家争鸣到百家争鸣。

到了第三位大师,荀子,继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本人不是山东人,但他长期居住在山东,在齐国求学。尤其是战国初期,齐国首都建立了著名的“稷下学宫”。他是“献酒最多的老师”,在这个“稷下学宫”培养了一大批学者。这个学校可以说和今天的高校很像,但不是纯粹的本科学校,而是带有研究院性质的学校,类似于今天的社科院。

战国时期,许多大思想家,如孟子、荀子、宋朔等都曾出入夏姬,也有一些不为后人所知或不太为人所知,如淳于髡、邹衍、等阴阳家、法家、道家。所谓九大学派,或者说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都聚集在夏姬龚雪。

作为老师,其实他是稷下学宫的院长。荀子曾“祭酒三因”,他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学者,可谓弟子满堂。他的思想让儒家既王道又霸道。荀子的思想吸收了齐文化中的道家、法家思想,但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孔子的思想。因此,代表原始儒学的三位大师的思想已略有不同。

但是,直到战国时期,儒家只是众多学派中的一个,或者说是九家之一。战国中期以后,地位逐渐提高,与墨学并称为“显学”。所谓“突出”,就是突出,从九派、十派中脱颖而出,与墨家平起平坐,但有时墨家更厉害。

秦朝时,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很多儒家著作也是被秦始皇烧掉的。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汉初,儒家思想不被重视。汉初统治者信奉道教,当时称为“黄老之学”。因为汉初统治者认为利用黄家的“无为”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结果汉初一直沿用黄老的道家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生产力。但作为一个帝王王朝,作为最高封建统治者,他是不可能长期“无为而治”的。

所以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开导,结果出现了一个叫董仲舒的儒学大师。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响亮口号,希望汉武帝能够废除其他学派,竖起儒术的旗帜。返回目录> & gt& gt

排外的儒家思想实际上融合了各种思想体系。

实际上,董仲舒虽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实际上并没有独尊儒术。在他的《春秋故事》一书中,可以说是融会了儒、道、阴阳的思想,尤其是吸收了齐国阴阳家邹衍的许多思想。因此,中国哲学史上的学者称之为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他所建立的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体系,主要是整合了儒家和阴阳家。所以他们的统治,在百姓眼中,是符合天意的。

所以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皇帝都以“奉天为载体,皇帝上书”作为书信的开头。其实这并不是纯粹的儒家思想,而是儒家思想和阴阳思想结合的结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个人感觉儒家开始了自己的分裂,也就是董仲舒之后,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政治儒学,一个是学术儒学,一个是民间儒学。

政治儒学,从汉武帝开始,几乎每个皇帝都因为儒家阴阳相合的思维模式而去泰山打坐。所谓禅修活动,就是告诉天下百姓,我作为皇帝,是服从命运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皇帝就被称为“天子”。政治儒学实际上被帝王和朝代所垄断。

应该说,孔庙在政治儒学中是有一定作用的。事实上,孔庙作为政治儒学的工具,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作为民间儒学的载体,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学术界有人提出儒学应该是博物馆。所谓“博物馆”,即儒家思想不复存在,只能在博物馆和历史教科书中找到。如果把这个观点应用到政治儒学上,我认为是非常恰当的。儒家思想作为为封建帝王服务的那部分,确实是在消亡,在现实社会中,不再有立足之地。

但是,另外两种儒学和政治儒学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学术儒学。现在有人在关注道德儒家。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解释了。在学术儒学领域,我个人认为从孔子、孟子、荀子到今天,经历了五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独儒”阶段,具体来说就是孔孟荀三家的时代,基本都是“独儒”时期。在他们之后,还有只尊儒术的儒生吗?是的。不过我翻了一下儒学的相关案例,尤其是宋明时期的一些案例,比如宋元时期的案例,明代儒学的案例等等。,而且我发现真正遵守儒家这个体系的人很少,大概也就两三个学派。所以儒家大多在学校里吸收了外来的文化,比如道家、道教或者佛教。逐渐形成第二阶段,即儒道互补型,魏晋时期最为突出。魏晋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儒道互补,一个是儒道互补,各有侧重。魏晋时期的很多思想家,包括魏晋玄学的很多名人,应该说是儒道互补的代表。利弊影响:可以说,在近代西方科学和资本主义文明诞生之前,儒家思想是最具生命力的人类思想体系。与辉煌而相对短暂的古希腊文化相比,它是悠久而强大的。与中世纪的宗教统治相比,它是开明的,更加人道和民主。在积极实在论的支配下,它以实现等级仁为最高价值。创造了一套高度完善的道德伦理规范。它以理性的光辉反抗宗教统治的愚昧和黑暗。儒家积极介入生活,提出并实践了自己的民族理论。更神奇的是,儒家思想强调和谐与调适的精神,揭示人的思想、社会行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人之间,家庭、国家、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以和谐为基础,强调人的道德力量的理论,使我们的民族成为古代最重视文化和教育的民族,并创造和保持了两千多年独特的文明体系。这一切让试图改变它的人常常对它的悠久历史和成熟肃然起敬。与其悠久的历史相比,人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生活的时间和思维太短太浅。如果用科学精神去探究这棵代表中华文明主体的精神之树,就会发现儒家思想的成功、魅力、僵化、失败都来自同一个核心,那就是它的伦理行为结构。的确,儒家成熟的仁义,积极入世的求实精神,讲求和谐实用的原则,都是成功的。但是,它本身就是先验的,不可批判的。这是一种扼杀个性的保守制度。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不允许怀疑的,是圣贤圣贤的遗产。孔孟的“仁”与“仁政”,朱成的“天理”与“道心”,是人与兽的分野。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等级制度是实现“仁”和“仁政”的起点。就像基督教中的上帝一样,这个出发点是至高无上的。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承认某个理论和道德准则中有不可检验的核心,它迟早会成为迷信。一百多年来,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封建思想一直受到批判。但这些批评只注意到儒家思想的封建内容,而没有触及其结构。今天,我们在清理儒家思想这一沉重而宝贵的历史遗产时,不应该也不能只着眼于对其内容的批判,而对儒家思想的结构进行清理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