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论题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实施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守法行为不会自然发生,而是在一定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有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他们不仅不会违法,而且会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合格接班人的需要。而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既要遵纪守法,又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真正得以实现。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就是要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力办大事”“人情办大事”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一致的观念。法律的主要精神是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既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在享受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同时,要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培养只有付出才能有所得的好观念。此外,还要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非常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慎重考虑自己言论和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建立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密切相关的自由生活,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最后,要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是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依法追究。所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因此,有必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

第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开展法制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的方法。1998教育部关于“两树”课程设置的意见提出,“法律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观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基本法律基础,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理解和实践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增强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这一规定,在实际的大学教育中,必须坚持高校法制教育。现在高校几乎没有法律基础课,但在开展法制教育、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时候,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在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法律课程,但是因为是公共课,课时很少,很多学生很少关注。很多学生只想通过期末考试,这与教育部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相悖。作为一名法学教师,笔者从“教”的方面谈谈对学生普法的几点建议。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如前所述,法律基础课是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很少。因此,法律内容的选择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突出重点,写好“少而精”的文章,讲授与学生相关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这样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普法的效果,让学生通过普法了解法律,值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点是改革教学方法。以往的法学教师大多采用讲授加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压抑,更谈不上努力学习以法律保护自己。因此,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录像等多媒体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组织学生开展与法律相关的活动。

仅仅通过开设基础课和进行法制教育,是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的。毕竟法学教育太抽象了。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该采取一些更加具体有效的方法,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与组织活动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笔者谈谈这方面的几点建议。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审判”活动。通过模仿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人等角色,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我国的一些诉讼程序,也通过模拟罪犯的审判,对旁听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警惕性,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竞赛。如前所述,我们的法学课程因为课时不足,处于教学中;在汉语中,只能采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门法的选择上,磨刀霍霍,可以驾驭几个与崇尚整体密切相关的部门法。但是中国的法律是博大精深的,所以要全面的了解我们的法律,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然后我们可以发起一个以“某法”为主题的知识智力竞赛。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合同法的内容,提高学习法律的兴趣。为什么不呢?第三,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一个班——宿舍——食堂,大学生活极其枯燥。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外参加法院听证会,可以开阔视野,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些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此外,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著名案例,如“胡长清受贿案”、“原华特大走私案”等,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或者邀请相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到学校授课,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时事,又可以深刻认识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重于权力”的论调,从另一个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后,要深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改变大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注重提高他们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尤其要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当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道德价值观为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观因素。《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把法律素质作为现代人素质的主要方面。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不学习、不了解、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就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法学教学质量,真正培养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识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