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下!!!舞蹈毕业论文
儿童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
内容摘要:
我在毕业实习单位做了一次“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民族民间舞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音乐旋律,是少儿舞蹈教学不可或缺的教材。而传统的儿童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以发展儿童动作为主,单纯的要求儿童模仿,有时会用口令训练儿童动作,等儿童学会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种教学过程不仅忽视了孩子对舞蹈感性的培养,也忽视了孩子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根据大学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现进一步总结理论和实践,归结为我的毕业论文,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表达美的能力。
关键词:儿童民族舞蹈教学尝试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影响着幼儿园。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哼哼:“看对面的姑娘”周杰伦的《双截棍》等流行歌曲,还有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随着音乐扭动,传统民族舞蹈逐渐被冷落。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形式。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发展孩子的动作,培养孩子的审美力,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它不仅是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幼儿舞蹈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幼儿素质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作为一种蕴含着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内涵的民间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材。经过在幼儿园两年的学习,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对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儿童民族舞蹈活泼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欢快的意境、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儿童好动、善于模仿的个性和直观、生动、活泼的感性特征,为儿童民族舞蹈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儿童民族舞蹈教学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要让孩子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要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乐感和舞蹈感是学习少儿舞蹈和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孩子直接感受到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的美,从而引起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关注和兴趣。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是多感官的,“多通道”的欣赏才是有效的。同样,儿童在欣赏民族舞蹈活动时,通过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更深入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民族舞蹈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根据题材和风格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入口,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习得一些舞蹈技巧。
例如,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背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甜美的声音跳一些简单优美的舞蹈,配合自然的表情,引导孩子去欣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和喜欢音乐和舞蹈的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感受和表现美的品质。比如教大班舞蹈《骑在我的小毛驴上》,这是一种维吾尔族舞蹈,动作魅力相对较难理解,也有一定的幽默感。在编导这个舞蹈时,我先讲两代情的故事,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两代情的聪明、勇敢、幽默,同时演奏新疆民乐,让孩子们欣赏新疆民乐欢快活泼的旋律,感受新疆民乐的美,让孩子们产生兴趣。然后我穿上民族服装,戴上蕾丝帽,留上两撇小胡子,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滑稽可笑的两代情形象。充分展现了新疆民族的朝气、豪放、活泼、幽默和热情之美。孩子们看完后,兴致很高,兴趣浓厚。他们都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成功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在教孩子欣赏新疆舞蹈的同时,也通过欣赏VCD等方式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有些孩子在欣赏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舞。在听、看、唱、跳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对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后我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欣赏小朋友们非常熟悉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小哥哥早起》。孩子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基本动作作曲、跳舞。我们真的对孩子的潜力感到惊讶。
2营造环境,充分营造民族舞蹈的氛围
环境对孩子有着深刻的、隐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纲要》指出:“要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启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幼儿一起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舞蹈的环境和氛围,增加幼儿倾听、感受和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引导幼儿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下陶冶性情,促进幼儿对民族舞蹈的理解,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情。
2.1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民族舞蹈氛围
因为音乐的弥漫性,我利用晨会、吃饭、午睡、起床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孩子们演奏优秀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江苏民歌《小茉莉花》、柯尔克孜族民歌《欢乐的花儿开了我的心》、撒尼民歌《我靠近我的祖国》等等。同时,随时发现儿童的趣事、游戏、偶然事件中所隐含的音乐舞蹈的教育价值,抓住时机积极引导,进而组织和深化儿童自发的舞蹈活动。
2.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2.2.1音乐区:投入自己熟知的各民族服饰和音乐,鼓励孩子穿上民族服饰,大胆自由地表演欢快的民族舞蹈,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孩子之间更多自发的音乐行为会吸引同龄人积极参与,相互促进,为孩子提供了自娱自乐的舞台。
2.2.2认知区:放各民族风俗习惯图片,vcd,画报等。,如:藏族人穿长袍,裙子斜开,腰上系一条长带子,身上挂一个袖子,姑娘腰间系五颜六色的围裙,爱喝酥油茶,经常献上哈达,以示对人的尊重。蒙古族喜欢骑马、射箭、玩马头琴,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使他们像秃鹰一样勇猛,像草原一样旷达——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民族舞蹈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民族舞蹈的风格,如雄健有力的藏族、豪放奔放的蒙古族等。
2.2.3手工制作区:老师和小朋友* * *收集各个民族的歌舞、建筑、乐器等照片,根据相应的民族音乐或背景,提供很多废旧材料给小朋友制作相应的民族服装道具。比如在玩傣族舞蹈《孔雀舞》的时候,引导孩子做一个孔雀的皇冠,用废塑料袋做漂亮的纱裙,戴上闪亮的戒指,让他们像孔雀一样翩翩起舞。再比如在新疆用纸箱子当花边帽,用棉花当可爱的小胡子,贴在鼻子下面,用旧报纸剪开装饰做成花边背心,这样就可以展开想象,在美丽的新疆摘葡萄了。
2.3在家庭互动中分享民族舞蹈的乐趣。
“家长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伙伴”,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我们不能忽视家庭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的尝试中,我可以经常参加舞蹈,让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得益彰。
首先,通过每月一次的家庭互动开放日,让家长们带上自己设计的民族舞蹈和不同的民族服饰,来到孩子身边进行亲子互动。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互换服装,让家长和小朋友同台做游戏、跳舞。在良好的氛围中,家长和孩子可以愉快地交流,增强感受民间舞的信心和乐趣。
其次,在文化馆、文庙、县瓷都艺术团工作的家长给我们介绍民族乐舞、风俗文化知识,还表演茶事、放风筝等民族舞蹈,让孩子加深对民族舞蹈的了解。
第三,通过家长会,我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民族舞蹈教学的意义,引导家长尽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收集民族数据,帮助孩子顺利学习民族舞蹈。通过家庭互动,真正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民族音乐舞蹈艺术。
3精心选材,充分感知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魅力(充分拓展民族舞蹈的视野)
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内涵,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但作为儿童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儿童思维形象的特点和兴趣来精挑细选。
3.1必须是贴近孩子生活的民族音乐。
儿童民族舞蹈教育要从感受入手,让孩子先感受到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加深理解。因此,学习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民族舞蹈是很容易的。如蒙古族舞蹈《吉祥三宝》的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生动活泼,节奏自由流畅。表达爸爸妈妈孩子是家里的吉祥三宝,表达全家幸福生活的美好感受,很简单。
3.2孩子必须对民族音乐感兴趣。
一次秋游,路过农家乐,看到一个老人在清洗奶牛。孩子们很好奇,就问。原来老人真的很想挤牛奶。看着老人挤奶的动作和牛奶喷到桶里的场景,孩子们开心的笑了,哭了。抓住回园谈话的机会,我提出学习蒙古族舞蹈《挤奶》,孩子们兴趣高涨,根据自己感受到的体验,生动地创作出许多生动的动作。
3.3选择多种体裁和有特色的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和舞蹈丰富多彩。如瑶族舞蹈《铜鼓舞》节奏深刻悠扬,汉族舞蹈《茶事》、傣族舞蹈《孔雀舞》活泼欢快,彝族舞蹈《李阿丽》、高山族舞蹈《高山青》幽默欢快,朝鲜族舞蹈《橘招》端庄凝重,蒙古族舞蹈《赛马》自由豪放。让孩子带着不同的情绪去感受各种音乐和舞蹈,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孩子可以更加生动自然地展现民族舞蹈的特点。
4 .有效地组织、充分理解、创造和表现民族舞蹈之美。
4.1意在激发思维,在表演作品中感受音乐舞蹈之美。
意图是指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有很强的培养孩子感受力的意识,从感官活动和能力的培养入手,随时加强。比如在幼儿舞蹈教学的初级阶段,我首先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音乐情境。通过听录音,听老师的示范演唱,让孩子感受音乐,理解歌词,产生兴趣,进而启发孩子用行动表达自己。这种自由表达是孩子感情的表达,也是一种创造力。这改变了以往舞蹈学习中单纯要求少儿模特老师按部就班跟随的被动现象,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比如在讲授柯尔克孜族民歌《开心花开心》时,我首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环境,观察小树、小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引导孩子每天把自己与小树、小花的快乐成长联系起来,让孩子有丰富的实际感受,从中会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心目中,一排排披着绿装的小树苗和一群五颜六色的花仙子会一起在阳光下成长。越是这样形象的思考,越能感受到舞蹈作品的内涵,越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表现舞蹈动作,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素质。
4.2有序组织引导,化难为易,在表演作品中体会音乐舞蹈之美。
有序是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孩子从玩中学、玩中学开始理解和表达音乐舞蹈的美。比如在教福建民间舞《采茶与蝴蝶》的时候,老师做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用一根长棍子举着。一、让孩子用音乐玩捉蝴蝶的游戏,有意识地把基本的舞蹈动作渗透到游戏中,让孩子在渴望追逐的时候自然地学会舞蹈动作,解决困难。熟悉之后学习《采茶与蝴蝶》是非常容易的。再比如,在学习舞蹈《贾克西》中,虽然动作很简单,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动作协调性差,让他们熟悉音乐,感受火车的节奏和氛围,然后老师就当火车头,让孩子做车厢。他们会一个接一个地跟着老师学习“火车头”的动作,就像马车的各节组合一样,轻松完成弹簧舞步等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快速理解并形象化。
4.3有机地引导感情,创造动作,表现舞蹈之美。
动作是儿童感受和表达音乐美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儿童运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倾听、感受和表达的过程。当儿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时,他们不会简单地照搬,而是在演奏中有新的想法、意境,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可以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播放《小格桑》音乐的时候,孩子们大摇大摆地迈着步子,敬礼,挥棒抢,眺望远方,吹喇叭,骑马等动作,都像一个小解放军。这些都是音乐旋律对儿童的情感反映,说明儿童有感受和体现音乐之美的潜力。
有机就是抓住机会,马上教育。我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观察和感知现实生活,或者让他们欣赏视频节目和精美的图片,然后启发他们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例如,孩子们可以从视频节目中享受假期,人们扭秧歌和摇彩色风扇来借钱。在指导秧歌时,孩子们可以回忆自己欣赏过的场景,写出自己的动作,生动地表现音乐和舞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