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外历史上孔子的不同形象?

中国历史上的七个形象

到了汉代,孔子已经在国家政治和思想领域树立了正统合法的形象:他的《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就是万王之师。

第一个形象是“成圣”。

布衣孔子最初塑造成圣人,大概用了四五百年的时间。

吴医生曾问孔子的弟子子贡: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你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子贡回答:上帝给了他做圣人的资格,所以他多才多艺。

在这里,子贡称赞孔子为“圣人”,第一次将孔子的形象定位为天赋异禀的“圣人”。

一百多年后,孟子高度评价孔子,指出:“自从有了人民,就没有孔子了。

“意思是说,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人而得天下”,孔子“无为”(《孟子·公孙丑》)。

古代圣人有很多不同的方面,而在孟子看来,孔子体现了古代圣人的所有优点,是古代圣人的“大师”。

第二个形象是“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说是从老子开始的。

那年孔子西行,向老子要礼物。

老子认为《周礼》的创始人周公早已去世,需要评估时代潮流是否允许。

老子告诫:“戒骄戒淫,态度和色欲对儿子身体无益。

”(《史记·老子列传》)这说明孔子有两大缺点:傲慢的风度(傲慢和撒娇)和过分的欲望和理想(好色和淫欲)。

第三个形象是“正统”。

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的形象逐渐趋于正统。

董仲舒声称:“《春秋》是大一统,是天地的共同经验,是古今的共同情谊(意)。

.....凡不在六艺之科,而为孔子所精者,别无他法,不进则退。

邪君说灭了利益,然后统一纪律,法度就能明确,百姓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孔子的原始形象,无论是‘神圣化’还是‘矮化’,都是一种民间行为。

现在,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的思想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行统一全世界人民的思想,使之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董仲舒非常推崇孔子写的《春秋》,认为“春秋之道,大则为王,小则为霸”。

《春秋》一书有“大一统”的观点,奉行“六河一风,九州* * *”,蕴含着国家政治版图和意识形态的双重统一。

所以,统治者如果掌握了《春秋》的思想精髓,就可以统治天下,至少可以称霸天下。

第四个形象是“神化”。

在汉代,孔子不仅被官方和帝王学者董仲舒“正统化”,而且被另一批杨公学派的儒生高度“神化”。

在《春秋魏延孔图》、《孝经沈复齐》等书中,从孔子的出生、相貌、行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编造的“神化”:1。孔子不是凡人,而是在人神交往中诞生的。

孔子的父母“祈求尼丘山感受到黑龙的本质,从而生出仲尼”。

2.孔子生平不同:“孔子长十尺,头在海口。另一方面,月角准,河眼长,唇长。”“双手垂膝,耳垂串珠,眉十二目六十四,站如凤凰,坐如蛟龙。”

3.孔子作为“苏王”,编纂了《春秋》和《孝经》,为后世制定了治理天下的大律,带领72名弟子拜北斗。此时天空“白雾摩地,红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铭文。孔子跪下念道:出,刘基捧,毛。

孔子在这里预言刘邦会取代秦朝,登上王位。

第五个形象是“刻板”。

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孔子的形象在宋代逐渐被理学“僵化”。

从思想史的发展来看,“僵化”是“正统”的必然逻辑结果。

首先,宋朝皇帝进一步营造了尊孔的社会氛围。宋太祖、赵匡胤多次到国子监主持隆重的祭祀孔子的仪式,宋真宗、赵恒亲自到曲阜祭祀孔子,使他成为“最神圣的文学之王”。

在统治者强有力的政治倡导下,新儒家努力将孔子改造成一个只知道维护自然法则,试图抑制人的欲望的“刻板”形象。

朱曰:“人若有心,天将灭之,欲胜之,天将灭之。”“孔子的所谓‘克己’,中庸的所谓‘要中和,要敬德,要问学问’,大学的所谓‘要明德’...圣人千言万语,只为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丰富多彩,所以“只是教人守义,灭人欲”。孔子曾提倡“有余力则学文”,主张“君子不可无才”,意思是人要有各种才能,鼓励人们从事有益身心的活动,甚至欣赏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春末三月,穿上春装,* * *几个朋友去郊外休闲,游到河中央,在高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吟着诗回来。

第六个形象是“改革”。

康有为在清末从事戊戌变法,他需要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法的理论支撑。

康有为在《孔子变法考》一书中把孔子描绘成维新运动的创始人,认为六经是孔子自己为了“改革古代制度”,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假借古人尧舜之言而写的著作。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变法”?康有为认为孔子改革布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如先称王,既不惊艳,也不自避。

意思是:孔子作为一个老百姓,要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简直是耸人听闻。还不如以古代皇帝尧舜的名义去做,既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自己也避免了灾难。

这些言论无疑是康有为的“自律”。

康有为想要改革,拯救垂死的清王朝,面对的却是一群清王朝旧制度的捍卫者。他只能进行一次改革的“改造”孔子形象与之抗衡。

第七个形象是“丑化”。

晚清以来,孔子的形象每况愈下,要么被严重扭曲,要么遭到无情攻击。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阶级。他自然对孔子本人及其思想,即所谓“历代专制帝王的护身符”没有好感。他说:“调查邪灵和孔丘教的书总是错误的。

《太平日子》这本书编造了一个新的神话:父神审判孔子,命令天使捆绑鞭打他。

孔子跪在天上的兄弟基督面前乞求,上帝命令他停止鞭打,永远不允许他下凡。

太平军所到之处,焚烧孔庙,毁坏孔子雕像。

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凡妖书,谁敢诵教,必斩之。”

太平军的孔子及其思想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孔子“不谈奇、强、乱、灵之事”,“远离鬼神”,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洪秀全创立了神的宗教,所以不信鬼神的孔子自然要被丑化。

这是因为不同的政治观点和信仰而遭到诋毁的。

西方历史上的三个形象

几百年来,由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孔子在西方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形象。

第一个形象是“哲学家”。

第二个形象是“智者”。

第三个形象是“完美的人”。

孔子思想很可能是从公元16世纪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到西方的。

几百年来,由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孔子在西方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形象。

第一个形象是“哲学家”。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士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

他说的话,他对生活的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很多西方哲学家都比不上他。

因此,中国没有一个人不把他所说的或所写的当作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皇帝都尊敬孔子,欣赏他的遗产。

”“虽然在中国不能说哲学家就是国王,但可以说国王受制于哲学家。

"

第二个形象是“智者”。

德国黑格尔虽然说“孔子的哲学是国家的哲学,是中国人的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他认为“孔子只是世界上的实践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

黑格尔的理由如下:1。孔子只注重常识和道德,或者说“某种善良的、世故的、道德的教训”。

2.孔子不理解思辨哲学。

所以,“为了维护孔子的声誉,他的书如果从来没有被翻译过就更好了。"

"

第三个形象是“完美的人”。

18世纪,一批法国学者对孔子推崇备至,几乎认为孔子是一个完人。

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基督从没说过。

基督只禁止人作恶,孔子却劝人行善。

他特别推崇孔子“以直报怨,以善报德”的格言,认为“无论什么格言,如何教导,都比不上这种纯粹的道德。

孔子常说仁义。如果让人们实践这种道德,地球上就不会有战争了。

“伏尔泰把孔子的画像挂在他的礼拜堂里,日夜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