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学生试卷

一学年以级数的学习结束。我想在这里总结一下。

记得第一节课,鲁老师就从有趣的自然现象开始教学,当时就很感兴趣,这也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让我们来谈谈序列的概念:

1,数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称为数列。其中每个数字称为一系列中的一项。在序列a1中,a2,…,an,a1是第一项。此系列录制为{an}。2*,级数与函数:(1)级数是定义在自然数集或自然数集的子集上的函数的一系列函数值。(2)序列an=f(n)的像是一组离散点。3.级数通式:级数{an}的第n个an与n的函数关系。4.数列的前n项之和:Sn = a 1+A2+…+ans 1 = a 1(n = 1)5。Sn和AN的关系:An = Sn-Sn-1 (n ≥ 2)。比如:an=an-1+d,an = an-1 q,an+1=an+an-1。

其实我对课上提到的斐波那契数列很感兴趣。我查了一下资料:它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生于1170,大概是比萨人,死于1240之后)。他也被称为“比萨的莱昂纳多”。1202年写了珠算原理。他是第一个研究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个商业团体聘为外交领事,驻扎在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因此达芬奇得以在一位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他还在埃及、叙利亚、希腊、西西里和普罗旺斯学习数学。斐波那契数列来源于珠算原理中的一个题目:

有人把一对兔子放在一个高墙环绕的地方。假设每对兔子每个月能生一对兔子,每对新生兔子从第二个月开始有生育能力,一年后应该有几对兔子?

答案是1,1,2,3,5,8,13,21,然后你可以按34,55....每个数字(从第三位开始)都是前两位数之和,这是欧洲人所知道的第一个这样的数列。175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数学家罗伯特·西姆(Robert Sim)发现,随着数字的增加,两个数字之间的比例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比例,或者说是神的结构,或者说是古希腊人所说的“phi”值。值是1?61803398749848482是一个类似圆周率的无限非循环小数。它的计算公式是?=(1+5)/2。第一个使用斐波那契数列的人是法国数学家埃杜·瓦尔·卢卡斯。此后,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自然界中这样的例子,如向日葵花盘和松果的螺旋,植物茎上芽的分布,种子的发育和形成以及动物角的生长公式。人类从胚胎、婴儿、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规律也遵循黄金比例。太阳系本身就是一个斐波那契螺旋,形成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漩涡。事实上,列奥纳多曾经说过,“不像轮子,漩涡向中心移动的速度越快。”比如水星的一年(水星绕太阳一周)等于地球一年的88天,而冥王星的1的一年是地球一年的248倍。特蕾西·特怀曼和博伊德·赖斯在《上帝之舟》中列举的事实更进一步:太阳与水星的距离,加上水星与金星的距离,等于金星与地球的距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也可以很有趣。所以,不要说“级数怎么了”,大家都可以学好——但前提是先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