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谁?

周(1900 ~ 1977)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教育家。湖南长沙人。历尽艰辛,自学刻苦,学文史。1927参加田汉主持的南国社。1935开始致力于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的研究。著有《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等。,而且他还从事戏剧和电影创作。他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是:重视中国戏剧整体史的研究,对中国戏剧的发展进行概括性的论述和总结;首先,笔者对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头,即昆曲、弋阳腔和梆子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能够紧密联系舞台表演实践,注重实际考察,改变了以往研究方法中只注重考证和文采的偏向。

中文名:周。

别名:周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00

死亡日期:1977

职业:戏剧历史学家

代表作品:《北方之王》、《李》、《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

轮廓

周(1900~1977),男,中国戏剧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把它做成白色的。原名《冰原》(冰然之作),曾用名易捷、木易,笔名六郎、鲁健、云谷。他曾改名为杨·。湖南长沙人。幼年丧父,辍学,浪迹江湖,在文明剧团、京剧团、马戏剧团上课,苦读文史。曾为《湖南自治新报》撰写小说和散文。1927参加田汉主持的南国剧社。从1929到1934,在福建泉州和厦门教过语文。1935年与阿英组成新艺术团,后在中国旅游艺术团、新华、金星电影公司工作,并在上海美术学院、复旦大学教授中文。

演出及出版的戏剧作品包括《北国王》、《李》、《红泪绿窗》、《花木兰》、《金丝雀》、《阳光下的三个故事》、《连锁计划》、《天之骄子》等。作为电影专题片拍摄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村》、《李世石》(后改为《飘》)、《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家》、《野玫瑰》、《白兰花》、《浪漫家族》等。出版了京剧剧本《朱仙镇》等。1947,应欧阳予倩邀请,赴香港永华电影公司担任编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应田汉和欧阳予倩的要求,他于1950赴京,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历任文化部戏剧改良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戏剧学习与戏剧论文》编委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第三届CPPCC会员。

20世纪30年代以来,周在从事戏剧电影创作和汉语教学的同时,致力于中国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的研究,完成了《中国戏剧简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简史》等7部中国戏剧史专著。永祥书店)、中国戏剧史(1953,中华书局)、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长史(1960,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遗产,

此外,还有戏曲理论、史记考释等方面的著作,如《中国戏曲随笔》(1952,中华书局)、《瞿海焚藜》(1958,中华书局)、《明代杂剧选》(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戏剧出版社)、《戏曲唱腔论文集》(1962,中国戏剧出版社)、《周戏曲论文集》(1982,湖南人民出版社)、《周小说戏曲论文集》(1986,齐鲁书店)等。

生活经验

我已故的父亲周,湖南长沙人,10月15日出生在坡子街,1900。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我写信来纪念。

先父幼年丧父,少年失学,是个穷人。在动荡的岁月里,他以戏子的身份游走江湖,一生与戏剧结缘。少年戏剧,中年编剧,晚年戏剧,经历了清朝的覆灭,民主革命的洗礼,抗日战争的荒废,新中国的诞生。65438-0950从香港回到内地,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曾任文化部戏剧改良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戏剧学习与戏剧随笔》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在京CPPCC委员。随后经历了整个文革,于1977年2月3日去世。

代表作

在戏剧界,他是一位有着独特经历的戏剧家。从江湖马戏杂技到文明戏、京剧、话剧、电影,他什么都演过。参加了田汉的南国剧社;和阿英组成新艺术团,做前台经理;跟欧阳予倩搞改良京剧;还在被誉为“中国第一专业话剧团”的中国旅游话剧团担任编剧,同时拍摄电影。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创作、首演和出版了《北方之王》、《李》、《绿窗泪》、《花木兰》、《金丝雀》、《太阳下的三个故事》、《连环计》、《天之骄子》等戏剧作品。,以及上演过但未公开的两个世界,酒,绿灯,红灯。作为故事片拍摄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村》、《李世石》(后改名《飘》)、《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家》、《野玫瑰》、《白兰花》、《浪漫家族》等。此外,还有约30出京剧《朱仙镇》。

剧作家

从30年代后期开始,先父在从事编剧工作的同时,致力于中国戏剧史研究,完成并出版了7部中国戏剧史专著:《中国戏剧简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简史》(1940年代)。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长丛书(1960,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遗产,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此外,还有《中国戏曲随笔》(1952,中华书局)、《曲海焚藜》(1958,中华书局)、《明代杂剧选》(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随笔》(65438+)。周的《戏剧论文选》(遗著,1982,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周的《小说戏曲随笔》(遗著,1986,齐鲁书店)约400万字。

朋友们

能表演、擅长剪辑、熟悉历史和理论的人不多。先父全面涉足歌剧、戏剧、电影,不仅仅是涉猎。一个没有文凭的江湖少年,在如此广阔的戏剧领域里摸索,甚至成为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书生,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应该说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和先父的特殊经历造就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不仅出现了一批激进的民主革命家,还出现了一批新文化、新戏剧的年轻探索者。田汉、欧阳予倩、唐怀秋、金山、张庚等戏剧家都是我父亲在湖南的同事,时有来往。他有自己独特的耿介和执着的气质。尽管走遍全国,我依然保持着浓重的饮食味道和浓重的长沙口音。民主革命初期,湖南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我父亲曾经信仰无政府主义,后来信仰民主。参加北伐战争,在福建泉州平民师范学校、湖北武汉江安铁路子弟学校任教,鼓励学生破除迷信,在上海组织人力车夫工会、中国海员工会,参加救国文学运动。最后他选择了戏剧,他也是带着认真执着的气质从事的。就“中国戏剧史”这一主题而言,他写了7次《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

作品介绍

我已故的父亲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戏剧史。

1935年春,他从泉州来到上海,以“鲁健”为笔名写了一些与中国戏曲有关的短文,发表在各种小报上。那时候没有固定的职业,生活相当艰难,更不用说系统的研究了。7月被授予中华全国海员工会职务,生活稍微安定了一些,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中国戏剧简史》和《中国戏剧史》。他的写作动机是:从现场、立体、全面的角度探讨中国戏剧史——“过去戏剧家审音纠律,讲的都是歌而不是戏”,而实际上“中国有了戏剧,早就没有什么风格了”;“戏剧是为表演而设计的,不言而喻,如果不在场上演,它会比课桌更重要”。这两本简书是商务印书馆9月出版的1936。

先父说:“两本书出版后虽可并行,但已隔于案头与田间,不知其初衷。”②——他一直想写一部更全面、更完善的中国戏剧史。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海员工会南迁,父亲留在法租界。在从事抗日文学和戏剧创作的同时,他开始改写自己的历史著作,并命名为《中国戏剧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纲在1939年初基本完成。20世纪40年代,戏剧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王买藏古今钞本杂剧》被发现,《元明杂剧》问世。先父当时住在无锡,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了大幅修改和补充。大约1947,完成了40多万字的全稿。1950末,先父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后安排。至此,《范三意》手稿由田汉推荐,编入《人民戏剧丛书》,中华书局3月出版1953。后来这本书在1957年秋再次修订,改名为《中国戏剧史》,1960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专著的写作始于1937年秋,1960年修订为长篇版,历时20余年。戏剧史的编纂需要长期而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资料积累。回忆起青年时代的做法,先父说:“从清末开始,湖南这个地方就在酝酿着革命,比如哥们起义,长沙因粮荒烧富泰衙门。然后是辛亥革命,很难平静。正因如此,湘剧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只停留在19世纪闭门造车的阶段。”(4)“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混战,湖南成为内战的军事枢纽,各地戏曲事业一落千丈。“⑤”我是长沙人,从小就看湘剧。因为很爱,以前也唱过几句,经常在戏楼或者寺庙的后台走一走,也认识了不少当时的著名音乐人。" 6.他的父亲是湘剧的铁杆粉丝。他小时候练过武术。17岁,在长沙“新社教团”(文明团)学小丑,后加入“豫园京剧班”习武一年多。京剧班解散后,他和伙伴们加入了“范金山马戏团”,在湖南常德、沅江、岳阳、湘阴等地演出了两年。这四年的舞台生涯和流浪生活对他一生从事戏剧事业和戏剧史研究至关重要。此后,他在上海的戏剧和电影创作生涯使他不断接受民主主义文学思想和西方戏剧形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戏剧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很少,也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个人奋斗。在此期间,我父亲的藏书不断增加。主要靠戏剧和电影创作的稿酬,几乎全部投入到买书和相关资料上。大部分浩如烟海的历史记录、书籍和字典,如二十四史的盒子装,艺术和文学的收集线,皇家观点太平,裴府,和卞白秋,以及罕见的副本戏曲,笔记,小说,剧本,短歌和手稿在这一时期收集。有些材料,如李渔的剧本《仲卿谱》,甚至是他自己抄的。

除了书籍,为了听国剧的音频资料,他还特意购买了一台在当时属于奢侈品的手摇落地式电唱机和几十箱国剧、曲艺唱片。为了全面把握戏剧的文化习俗和戏剧造型,收集了所有相关的图片、剧照、文物、工艺品,甚至年画、香烟画、海报、宣传册、剪报等等。为此,我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减少家庭开支。在《中国戏剧史序》中,他曾透露当时的困境,比如得知明朝剧本找到,“尚为私枕,禁问。”几个月的辗转反侧,一开始拿到了一张目录,但内容是什么样的,还是不知所措。元明杂剧出版后,才得以纠正。”“寒斋藏书不多,难免借他山。一_交往,无雨雪,虽难,不苦。”“经过傀儡搜查,有几个被抄没了。齐芳被拷打和强迫抄写,他目睹了许多人的死亡,所以他看不到这本书的出版。“后一句指的是他1942年六七月间在上海被日本宪兵搜查,1943年随中旅剧团在北京演出时被日伪当局逮捕的险恶经历。

我父亲在解放前有教学经验。65438-0947,中国戏剧史作为一门专业课,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戏剧教育系授课。1952年秋,新建的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了中国戏剧史,由先父授课,培养助教。此后,先后为戏曲系、戏剧文学系、戏剧导演班、中国戏曲学校(现中国戏剧学院)高级班、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班教授该课程。1957年5月至7月,为培养新中国戏剧理论家,他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了10次专题讲座,被编成《中国戏剧史讲座》一书。从50年代到60年代,因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他异常快乐,投身于历史理论的研究,著述甚丰。他的《中国戏剧史》虽然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政治氛围和学术氛围中受到批判甚至批判,但他并不冲动。在接受合理意见的同时,我们还是多方搜集史料,尤其是新发现的文物和民间戏剧。他特别注重从场域艺术、综合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角度进行探索和分析,试图寻找中国戏剧立体的、全面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民间戏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规律,这是过去学者们所忽视的,文献资料也缺乏的。1967,文革初期,他在《自省》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他在写《中国戏剧史》三卷本时,“以为只要把某些现象解释清楚了,就可以当作历史了”,没有分析原因和本质。“因此,当我后来把这本书改成长版时,我觉得我必须重写。以后的讲义将改名为《大纲》,以民间艺术为主流,“广泛涉及京剧、梆子以外的地方剧种”——他最后一部中国戏剧史专著是1979年作为遗作出版的《中国戏剧发展史大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已故的父亲作为一个“反动的学术权威”,在最近十年里被剥夺了教学、科研和写作的权利。这期间,他留下的只有没完没了的检查和“忏悔”材料,大约有10万字。在这些零散的忏悔材料中,他并没有丧失作为历史学家的道德和良知。虽然是从他家抄来的,但他从未有意无意地对当年的戏剧圈同仁附加任何诋毁之词,而是为早期戏剧电影的探索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20世纪40年代末,他与剧作家欧阳予倩在一家香港电影公司工作。欧阳曾经为他写过两首诗,总结了他的前半生,没想到得到了后半生。句云:

“帽飞先生,不要惊慌,已经设置了重重的警卫。

千年情缘前后,我大胆铺书,做戏服。"

“选仁不是严刑峻法,吃醋是漫长的噩梦。

唯有忠厚值得骄傲,香山湘水太长。"

注意:

①当时的写作动机涉及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戏剧史》“序”(1953版)。

②同上。

③1967,先父在文革交待材料中写道:“抗日战争时期,我开始收集资料,写提纲。在我到香港(1948)之前,基本上已经写好了40多万字的全稿。当时寄到了商业、世界、开明等书店,但都没有被接受。直到解放后,才由中华书局印制。这是中国戏剧史的三卷本。”

(4)周的湘剧漫谈,1952。

⑤周《中国戏曲发展史大纲》写于1961。

⑥同注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