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左右的征文《从自身做起倡导生态文明》尽量在百度上难找!
人们应该如何实现低碳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今年在世界环境日发布的两份报告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实现“消除碳依赖”的目标可能比想象中更容易:你只需要采取气候友好型的生活方式,这不会对你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的改变,更不用说做出什么大的牺牲了!
这两份报告中的一份名为《戒除习惯:不可忽视的气候中立》,这是一份针对低碳生活方式的通用指南。另一本名为《旅游部门的气候变化适应和缓解》,由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的专家撰写。
6月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布《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表示在中国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根据该报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加了约两倍。中国要想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入手,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
这些连续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呼应了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改变传统观念,促进低碳经济”。一方面,它表明如果人们能够改变传统的高排放生活方式,将对低碳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这也凸显了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减少碳足迹,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50年翻了三番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共同委托,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
该报告分析了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生态赤字,指出了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其对自然资源的长期合理利用。
报告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尽管生物承载力不断增加,但中国的需求仍然是其自身生态系统可持续供给能力的两倍以上。
根据该报告,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全球范围内为1.6公顷,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需要1.6公顷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方式需求。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在147个国家中排名第69位,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2.2公顷,但仍反映了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事实上,中国消耗的资源是其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两倍多。
报告的结论表明,中国要想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入手,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短期效益,促进社会朝着减少生态足迹的方向发展。为了彻底减少中国的生态赤字,我们需要考虑现在做出的可能具有长期影响的决定。
该报告还提出了减少生态足迹的“循环”方式:减少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源效率(e)。
报告还指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然而庞大的人口使得这一地区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低碳生活方式:小行动带来大变化
生活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的人,可以马上“消除碳依赖”——其实并不难。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立与联合国指南》指出,只需几个简单的措施,就能让一个人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如果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商和航空设备制造商等企业也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那么我们就可以减少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