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论文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出发,论述文艺创作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整体性。真实性三个层次的预设分别论述了主体之外存在着一种纯粹客观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现实是主体可以把握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主体对社会现实把握的准确和深刻。典型性讨论一般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现实主义;真实性;典型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对苏《巴黎的秘密》的评论中首次提出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其中,文艺要真实地评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张,人物塑造中人要忠实于人格的实现和人格逻辑的主张,都属于现实主义。恩格斯在给英国作家哈克纳斯的信中提出:“在我看来,现实主义意味着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需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以此作为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马克思谈到希腊神话的永恒之美时说,这是人类童年的真实表达。
真实性是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在现实语境中,这个概念用来表示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性。对比古代的模仿说(在古希腊,从赫拉克利特到德谟克利特,从苏格拉底到亚里斯多德,几乎所有涉及文学问题的人都认为文学是对外部某种东西的模仿。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对所模仿的东西的理解不同:赫拉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德谟克利特认为人是通过模仿动物来创造艺术的,柏拉图认为艺术最终是对观念世界的模仿,亚里斯多德则坚持认为悲剧是对某种“动作”的模仿。区别在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要求本质的真实,即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普遍规律。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预设:一是主体之外有一个纯粹客观的社会现实。第二,这个社会现实是主体可以把握的。第三,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主体对社会现实把握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第一关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那就是主观主体对主体之外的客体的纯粹认识。那么,被认识的对象本身就是主观部分,纯粹的客观对象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个“纯粹的客观对象”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为什么不把这个归纳成主观性呢?事实上,纯粹的客观对象是不存在的,客观对象是存在的。就像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场景,很多情况都是对生活的总结。其实几乎不存在,但也不能说不一样或者不可能。更多的时候,主体本身就是客体,主体本身是真实的,但主体在头脑中建构或命名的客体是主观的。带有主观色彩的物体是物体,但不是纯粹的。换句话说,真理本身就是真理,但没有纯粹的真理。第二个层面,主体只有把握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普遍规律,才能把握其真理。没有本质,他就会离开深刻,他的视野和思想就会缺乏穿透力。真理不仅要求主体准确表达客体的表象,而且要看到其内涵和发展趋势。现实不一定是固定的,虽然它代表核心,但核心也是运动的。要把握真理,就要从运动开始。第三个层面,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美。一部作品的美可以是浪漫的,可以是悲剧的,可以是魔幻的,最美的是它的真实性。这里所说的真实性,并不是指作品的描述有多真实。描写的写实性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而没有进入真正的内心。也就是说,真实不仅仅是在文字上对一朵花近乎还原的描绘,更是为社会带来花朵的能力。把美放在社会发展规律中会不会使其失去美?将其绑定在法律上,在艺术上会失去一定的美感,但不会黯然失色,反而会有更深的历史穿透力。换句话说,真实还原文本中的社会规律,才是作品的生命。人类的喜剧和童年因为真实性的存在而不朽。
当人们评价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或一部戏剧的真实性时,他说什么?经验告诉我们,它们只是表达了一种大概的感觉或感受。他们会说:“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一样。”“就像从生活中剪下的一段话。”“太真实太感人了。”等一下。这意味着真实性首先是一种效果,其核心是“像真”。举个例子,小说是虚构的叙事,它的直接物质载体是印刷在纸上的文字符号,但它能给接受者呈现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也会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像真的一样,这确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效果的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高超的技巧。而且这种效果不仅给人真实感,还能让人投入其中,倾注自己的情感,最终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文学的这种效应就成了一种重要的价值。人们把这种效果或价值称为“真实性”。
有必要对真实和真实性做一个简单的区分。真实是还原事物的真实面目,它存在;真实性就是总结事物的真实,使之具有真实的特征和一定的普遍性,它所指示的对象可能是被模仿的,是世界上不存在的。阿q就是代表。你觉得阿q是真的吗?不。但是这个图像是真实的和典型的。试想,如果没有真实性,不会有多少五湖四海的人认为鲁迅是故意对不起他。与自然主义不同,现实主义不仅是对细节的真实描述,细节是为典型化服务的。
所谓典型化,是指对日常社会生活现象进行选择、剪裁、浓缩和概括,从而更深入地翻译生活的本质。典型性是个性和性的统一吗?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既是个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也是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事实上,我们在世界上所能感知到的一切(包括人和物),都是个体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普遍性和个性的统一。以鲁迅笔下的阿q为例。阿q的典型共性在于,这个形象可以成为中国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在其中可以照出自己或自己的形象,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这是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一个方面。阿q个性丰富。除了精神胜利法,他主观、狭隘、保守,带着农民的淳朴和愚蠢,也带着一些流浪汉的狡猾。他还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比如痛恨谋反,认为谋反对他来说很难;严于“男女之防”,拒绝异端等。这些是一些老人和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阿q典型的特殊性在于它代表阿q,这个阿q不是别的阿q,而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他是各种人的混合体,但正是因为各种性格的结合才显得特别。典型必有特殊。在阿q身上,我们既能看到* * *又能看到特色,这也说明了典型性是普遍性和个性的统一。典型是个体的、独特的、生动的、陌生的;另一方面,典型性是一般的、普遍的、本质的、熟悉的。它是一个矛盾体,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充满活力的、活生生的人。一旦典型失去了固有的灵活性,那么典型就不是典型了。典型人才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符合现实主义原则。一个典型的有机体,它的存在与许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一个典型形象的存在总是离不开一个典型的环境。典型是熟悉的,因为典型不是悄悄话,谁总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在日常接触中。以《红楼梦》中的凤姐为例。她世故、圆滑、阿谀奉承。她嘴巴甜,内心苦。她有两面,一面是锅火,一面是刀,面带微笑,脚下是绊脚石。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每个单位都能看到王熙凤的身影,对这类人也比较熟悉。
一般来说,浪漫主义作品追求意境的构建,象征主义作品追求形象的呈现,现实主义作品追求典型的创造。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使更多的社会缩影得以产生。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伟大形象都是通过典型创造形成的。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鲁迅的《阿q正传》,高尔基的《祖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保尔·柯察金》,还有王熙凤、鲁、jy等。,都不是典型的形象。它们除了在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中独树一帜外,还能从更深的文化层面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如果没有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就缺少了一个招牌菜的自信。典型人物在作品中的位置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现实主义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建构应遵循“唤起美感”的原则,这种美感包含了震撼力。震撼力是典型形象深入人心的基础。宋武打老虎的形象是中国英雄的典型,所以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家喻户晓。有时候,他甚至比宋江还红。一方面,他是英雄;另一方面,他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在典型的创作中,作者紧密结合了民族的尊崇和贬抑心理,为大众发声,说别人不能说的话,说别人想的话。在这种思想支撑下形成的形象,一般都是大众化的,但不能说是典型。典型与通俗的细微差别就在于上面所说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主体对社会现实把握的准确和深刻”,也就是历史的穿透力。比如潘金莲的形象,不仅是她淫荡的典型,也代表了一个叛逆女性的形象。她的叛逆甚至可以说是对夫权和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抗。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个性被各个年龄段的女性所模仿。只是当时的目的不像现在这么明显。
现实主义的两个要素,典型性和真实性,必须放在历史空间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能诞生典型的形象。任何形象都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真实的形象离不开作为背景的环境。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的渗透和挖掘,要注重历史渗透。没有历史穿透力的大众形象不是真正的典型形象,最多只能扮演大众角色。
参考
【1】朱光潜。论漂亮的字母[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
[2]童庆冰写的。论“典型”与“生动画像[J].北京:文学周刊
[3]张炜。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的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4]卢桂山、周忠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选[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四版
[5]李著。质疑“真实性”——文学理论的学科反思之一[J]。北京:《文学新周刊》第48期。
[6]童庆炳。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式[J].北京:文学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