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文学访百村(0):新塘镇瓜岭村
外地人觉得“广州增城”这个城市名字很奇怪。
“增城是广州下辖的市”,这句话也奇怪。
城中有城,城中有城——城下辖城。
东北角有个白城市,不过是个地级市,名字肯定没有增城奇怪。人们严肃地称之为——吉林省白城市。
回到增城。
增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设立的郡,属南海郡。因南海县原辖66县,新设县加一(县)市,故称“增城”。
增城下有新塘镇,新塘镇有宁远楼、詹怀德庙、詹恒云墓、古海遗迹、天下秀才庙五大古景。
其中宁远楼就在我们今天要去的瓜岭村。
后来不久增城县改制为县级市,故称“广州增城市”,下属仍辖新塘镇——瓜岭村。
PS:请不要迷茫。这个“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塘镇瓜岭村”不是那个“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荔城街道西瓜岭村”。虽然都在增城市,但两个村相距约20公里。
我知道荔城街道西瓜岭村有八个景点:偃师祥云、龙池银月、拱桥春波、曲水温岚、泾川铜鼓、王蛇汪洋、朱槿冷泉和大岭表石。
而这个瓜岭村只有“一景”:宁远楼。
怎么不一起八观?你得去看看。
几年前,广元高速东段通车后,瓜岭村就靠在直通广州市区的一级路边。
今天从广州东站出发,从广元高速向东行驶。我们花了一个小时才到达高架桥下的新沙大道北路口。
瓜岭村的村道在哪里?
我们在新沙大道和白石路来回转了三次,十多分钟后,找不到进瓜岭村的路口。它在哪里?它在哪里?
我们原来的克莱斯勒Cirrus很耗油,我不忍心让它来回跑烧机油,所以请一直跟着我们车后面晃来晃去的摩托小子带路——他收起狡黠的眼神,坚定地说:“接蚊子,先卑微自己!”"
拿起人民币,先给。找路的汽油费用早已超过十元。
带路的摩托车男孩调转车头,钻进一条在高架桥附近右转的土路。
我的马,在10秒内,我看到了土路旁放下的瓜岭村的路标。
然后,30秒,我就开进了瓜岭村!
我马上意识到,瓜岭村其实很好找。如果你是广州来的,从广元高速到新沙出口左转,过高架,靠边,转右边第一条路,就可以了!
回头看看那个家伙,他转过头对我们微笑,骑着摩托车回到了高速公路上。
你像贼一样聪明。
瓜岭村为什么叫瓜岭?
明朝时,发现这里的土地和气候适合种西瓜,于是各地瓜农纷纷前来种瓜,搭棚看瓜,带着相机卖瓜,继续种瓜。
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西瓜生意还是不错的。西瓜人定居成村,被四乡称为“瓜岭”。
瓜岭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
瓜岭村,有544年历史,是漠阳地(长什么样子)。
今天我来探索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招手,很安静。
第一印象,有轻微的蚊虫叮咬,但没有狗叫声。
第二个印象是村子安静干净,半新半旧。
第三印象是河道淤积,瞭望塔稳固。
进村时,我踩着青砖泥石的村道路面,看着碉楼和祠堂交汇的村景,骂了大概十条泥石巷,评论着200多间新旧房屋交错成一个军事棋盘...美女接踵而至。
穿过村庄,有梁有拱的祠堂,有砖雕灰雕的私塾,青砖青瓦的房子,有补丁的破旧房子墙,有摇曳树篱的屋顶,有连接街道的小巷,有茂盛的古榕树...奇迹接踵而至。
村里最宽的街道被村民们称为“老街”。
老街上所有的古建筑都朝东。那些建筑,如罗峰黄公庙、爱贤黄公庙、庄毅黄公庙、升矿黄公庙、四方黄公庙、郭明黄公庙,似乎在游行队伍中排成一行。我们向左看,向前行进。
主祠堂为“高松黄公祠”,其下属祠堂供奉不同支系的祖先,有八个祠堂,多为两个入口的形式。
“规模”最大的祠堂是四房黄公祠,呈三步布局。
这座明清祠堂虽然历经数百年洗礼,但看起来依然古朴凝重。
顺便提醒一下,青头仔的人可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罗峰黄公庙”。很简单。倒着念就行了:黄罗峰公公庙,黄艾闲公公庙,黄庄龚毅庙,黄胜匡公公庙,黄四方公公庙,黄明国公公庙...,好吗?
祠堂是岭南特色的螺蛳耳墙,梁上的雕花设计展现了醇厚的粤式雕刻技艺。
从祠堂外面往里看,好几个地方都有香。
沿河公路再往前一点,有一座小北帝庙,建于乾隆年间。
还有那个,地沟旁边的瞭望塔,就是著名的“宁远楼”。相当于现在九层楼的高度。
当然,它曾经守护的不是眼前的小水沟,而是湾畔村里的水基要道。
原宁远楼矗立在水深约五米的河道中,高21米,宽5.2米。
宁远楼和我奶奶家的四一碉楼很不一样。建筑结构有大有小,立面相当实用。
这座瞭望塔共分四层,配有铁螺旋楼梯,可以从一楼爬到四楼。三楼以上有四个角,所以被村民称为“四角瞭望塔”。
楼内每个角落都有一个小碉堡,其墙外有一个倒锥孔,高约2米,可容纳3人站立持枪射击。
建筑功能齐全,有了望台、机枪口、炮口和枪架移动轨道,还有淡水井和厕所,还有从天台通往各层的音孔。
旧时(粤语:以前,旧社会)村子周围的守卫河可以拉起与河岸相连的吊桥,使瞭望塔易守难攻。
在塔的第一层中间,有一块石碑嵌在墙上,记录着建筑的历史。
为了保护村民,黄天辉领导的华侨捐款,在1929修建了“宁远楼”,祈求瓜岭村民过上宁静致远的生活。
据当地官员介绍,宁远塔是广州唯一的漂浮塔,是目前广州发现的最奇特、最坚固的塔类建筑。
如果说“宁远楼”是水哨的守卫,那么镇守寨中的“唐音楼”就是锦衣卫。
1919,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匪和各路兵士在增城四乡横行霸道,劫财欺女,政府屡禁不止。一伙土匪曾冲进瓜岭村,绑架了36名华侨亲属。
1928年,我们村的华侨联合捐款,在守护河上建了宁远楼,在村中央建了唐寅楼。
抗日战争时期,“两座碉楼还肩负着抵抗日本侵略的重任,如今两座碉楼的杠上仍留有清晰的弹痕,默默诉说着抵抗强盗的血泪史”。
走过一座连接两岸的石桥。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东安桥”。
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在水泊的瓜岭,村民们每天划着小船,穿过纵横交错的水网外出耕种和放牧。
东安大桥建成后,村民们结束了自古以来天天过河的“养时代”。
过去,村民们以河水清澈见底为荣。
如今,波光粼粼的景色和清澈的河湾已不复存在。
男女老少都去河边捞虾,一度是村民的娱乐活动。
村民们说,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上游建起漂染厂和电镀厂后,清河渔乐的农村面貌一去不复返了。
站在石桥上,看着对岸繁盛了百余年的荔枝林,我感到幸福:
团团荔枝林常留手稿;我不知道论文的结尾,但我并没有停止我的论文(嵇的《与合句》)。
在河东的另一边,休眠的龙船分别停在两个分支里。
据说每年端午节前,村里都会“开龙舟”,沿河划龙舟。练了几手,壮丁们就要和各村的龙舟比赛了。
“划龙舟”是岭南水乡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村史中对龙舟有详细的记载。
解放前村里有三艘龙舟。
解放后,新造了三艘龙舟。
龙舟通常停在岸边的泥塘里等待战斗。
每年端午节前的五月初一是全村人的节日——划船。
这几天,我们村要和其他村比赛龙舟。邀请别的村参观叫“邀景”,参观别的村叫“借景”。
“赵静”这一天,村前的门楼上,村民们身着红衣,挂着绿旗,沿河两岸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村外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海岸观看龙舟表演。
瓜岭村有三宝——明清古村落,广州唯一的浮塔,与辛亥革命同期的瓜洲小学。
瓜州小学创办当年,林森、孙克、于右任等民国要员、将领为其题词。
这是村里很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可惜没人教。“很多野地(粤语:很多东西)都已经失传了。”
瓜岭村是新塘镇著名的侨乡。
公元1856年左右,当地村民乘坐三桅船到海外谋生,加入到美国的淘金热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村民“去日本”(躲避日军)到南半球的新西兰等地谋生。
所以村里虽然只有600多人,但有2000名华侨生活在国外。
瓜岭华侨大多定居新西兰、澳大利亚,少部分定居美国、加拿大。
“这些华侨中,有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曾任增城县县长的,当选新中友协秘书长的,美国三藩市侨领黄,以及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他们满怀爱国爱乡之情,长期支持家乡的教育和建设,为小瓜岭增添了更浓的人文色彩(《增城文史》第五辑,2000
上述黄国民是与孙中山有交集的瓜岭村侨民,黄国民是民国时期新塘镇五杰之一。
那时,黄国民和他的父亲、哥哥一起在纽西兰长大。他年轻时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国民党党员后,改名黄国民,发动华侨积极参加反帝反清运动(好孩子!)。
因表现突出,受孙中山之命,于1914年出任中国国民党新西兰惠灵顿港支部部长,还动员新西兰427名华人捐款支持“争元”,继续为支持民主革命出力(他成为革命干部)。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黄国民被电召回参加政治建设工作,任广东增城县首任县长(地方官鸟第一人,光宗耀祖哈)。
黄国民回国后从老家带了“增城年果”给孙中山拜年(老天,别带太多,太多就是贿赂)。
辛亥革命那年,黄国民还积极支持哥哥在瓜岭村创办瓜洲小学,在家乡兴办新式教育(这还差不多)。
据说在瓜岭村村委会,有黄国民与孙中山交往的第一手资料,如“华侨乞贼十路军司令部军需”一职的聘书,黄国民夫人去世时大总统府的慰问信(珍贵文物)。
在汤阴楼旁边的巷子里,有一排既不在中间也不在西边的房子。
马史街,古老的木门,或旧或破,黄国民故居矗立在小巷旁。虽然保存完好,但由于年久失修,人们只能从装饰着门窗的欧式圆拱建筑中想象黄府的风貌和辉煌。
一些村民说,孙中山当年送给黄国民的一面镜子至今仍保存在黄府的故居里。
它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段时间——春天的樱桃叶,蝴蝶带着金粉飞舞;秭归哭恨萧楼西;屈衬托迟暮,惆怅卷金泥;门巷里孤独的人走后,希望残烟消沉;寻老曲雨生悲(宋康与瑞和仙令)。
我查了一下瓜岭村2006年的集体经济收入,今年的收入是2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是4160元——一年的集体经济收入根本盖不起一个像样的会所。
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商铺和鱼塘的出租,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似乎整个村子都没有找到实现致富的资源。
村里有12家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纺织配套企业——新塘镇是中国牛仔裤的制造中心,瓜岭的村民分一杯羹。
村里的特色农业是香蕉,有五六个种植大户,种植面积400亩。2006年产量400吨,实现年产量48万元,种植户人均年收入3700元——有点对不起改革开放那些年。
好消息是,现在村里实现了“六通”,水泥路、电、水、电话、有线电视、公交车。
一个好的预测是,瓜岭村将由增城市和新塘镇“扶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进行综合整治和园林绿化。
好的项目是在河西建“滨江公园”,在河东建“荔枝公园”,在村里建“玉虚宫广场”。
美好的未来是瓜岭村将焕然一新。
如果是的话,我会再来的。
在这篇文章的题目中,我偷换了一个政治家、思想家的七定律,把“瓜州”二字和瓜岭村著名的古建筑“宁远楼”结合起来。
被朝廷保守派推翻的北宋宰相王安石有句话叫“舟于瓜州”:瓜州,在京口,隔着几座山;江南岸春风绿,明月几时照我?
这是王安石第一次被罢官回家途中写的,后来第二次被罢官。
王石说:“明月几时照我?”(!),呵呵,他还是想回朝鲜进行政治改革,或者复兴改革...
打住,不谈乡村,记住初心:我们是来看乡村的,所以我们是浪漫的,所以我们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看到太阳,他所有的荣耀,李商隐哀叹,被即将到来的夜晚埋葬。
城市里的上班族,即使浏览到最好的乡村,最终也会离开。
明天,周一,九点,我将回到天河北路的喧嚣,出轨,爱技。
但是当我们告别古村落的时候,农家乐是必须的。听说新塘镇到处都有“鱼包”,挺有名气的。
鱼包,就是厨师把鲥鱼肉刮掉,反复揉到透明,压成薄片,就成了鱼包皮。用瘦肉等馅料,入口香甜爽滑。
还有增城白菜和丝苗鸡饭没吃过。你一定要尝尝。
上菜,北宋王官的《符》:
水是养眼的,山是聚眉的;想问行人走哪条路,眉眼英英;才把春天送回家,把你送回家;如果你去南方,你可以赶上春天,你必须保持春天的景色。
“不曾与春同生”,不黄,所以白。
是日文作文,我的古村落之旅开始了。
2009-04-12
/lews/gbyt/index.html?参观一个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