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叙事生动,手法曲折

一、什么是叙事?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练习写记叙文。对于中学生来说,记叙文是一种更熟练、更容易掌握的文体。但是我在阅卷中经常看到文体感不强的记叙文。比如1994的高考作文,要求以“尝试”为题,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但也有很多文章或讨论同样重要,平分秋色;或者话太多,喧宾夺主;还是少说话多说话,本末倒置。据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粗略统计,全省20万考生中有3%不符合文体要求。有些考生的选材眼光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记叙文。比如,一位考生写道,他的同学来我家玩,由于他父母不在家,我们“尝试”自己包饺子。一篇700多字的文章,用了23个字:先弄点面粉,然后加水,再揉,再揉,再擀成饺子皮...先把蔬菜切碎,然后卷成饺子。当时很多关于“尝试”做一个物理实验、一个化学实验、解剖一只青蛙和一只鲫鱼的作文,严格来说都不是记叙文,而是说明文或实用文。

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段,通过叙述、记人、写景、写物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二,叙事的特点

1.创造力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叙事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集中概括生活现象,但它是通过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是经常选择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生活内容作为写作素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可以把现成的生活素材复制到文章中,也不意味着作者不需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改造和提炼;相反,把生活素材变成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加工、改造、提炼、发芽的过程,包含了作者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成品写作形式的叙事不可能是客观生活的复制,也不仅仅是作者心灵的影像。它是浸透了作者心血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心灵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构思出来的创作。其次,叙事是通过文字来传达的。叙事本质上是对某种经历(外部世界的人和事,内部世界的思想感情等)的陈述。).用文字叙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语言不能代替真实的存在,语言化的世界也不再是真实的世界本身。将现实存在转化为语言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再次,现实存在转化为语言的方式有成千上万种,选择哪种方式,也就是最后的文章是什么样子,必须包含作者个人心智的运作。因此,任何叙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个人心灵的色彩,正如苏联作家丘特切夫所说:“我在一切之中,我在一切之中。”所以我认为,叙事虽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总是和作者个人的创作结合在一起的,是通过作者个人的创作体现出来的。

语言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叙事本身就包含了创造因素。如果转化的方法能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那么创造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选择新颖的素材,采用新颖的写作方法。

2.形象化

议论文揭示事物的本质,用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它从许多具体的个体事物中概括和提取* * *的特征,而把这些认识所依赖的具体的个体表象留在作品之外。而记叙文则倾向于在具体的、个别的事情上做文章。所以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即使偶尔议论,其目的也是为了“画龙点睛”,往往是在画完整条龙之后,才被轻轻“点一下”。在这里,“龙身”是主体,是基础。叙事靠具体的形象来感染读者。旁白,一定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具体发展过程;描述必须让读者看到人,闻到声音,触摸到东西,并生动地感受到它,就像现在一样。在叙事写作中,营造场景是最基本的手段。因为归根结底,叙事总是要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其结构:纵向是时间的延续,横向是空间的拓展,场景是对特定时空中人或物的存在或活动的描述。叙事只有通过组织一系列场景,才能获得生动具体的形象感。

所以,那种连贯的、完整的、动态的素材,才是叙事最需要的素材。对于短记叙文来说尤其如此。那种有着千里历史和百年纷争的素材,不是叙事的好素材。叙事需要的是短小精悍的素材,把时间收缩在一瞬间,把空间整合在一个角落。

有趣

从文体上来说,记叙文没有议论文那么庄重严肃,也没有说明文那么冷静客观。它追求以情动人,以趣逗人。从选材上看,叙事不要求有大的主题,往往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趣的琐事。作者经常通过对琐碎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某一面。从表现形式上看,叙事追求引人入胜的表现效果,要求写作内容曲折、生动、有趣。有时候,叙事也传达了作者对某件事的理解。但一般不直接讨论,而是把这种理解隐藏在生活的具体图景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情感、趣味等方面使读者眼花缭乱,让读者用审美的眼光去理解作品的意义。

写记叙文时,最好选择那些内心感情丰富复杂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写东西要注意事件本身的脉络,但更要注意在事件中游走的情感线索,特别是要选择有情感内涵的细节来丰富和充实事件的血肉;写景物和物体时,要注意准确描写景物的外部状态,但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客观景物和主观感受的“结合”。

三、写好记叙文的关键:选材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选材。选对了素材,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叙事最需要什么样的素材呢?

1.选择有强烈情感内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说:“小说是感情的记录,不是事实的重述。”记叙文也是如此。事件、线索等只是叙事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充满了情感内涵。事件、线索等。都只是承载情感内涵的画框,真正打动人的是画框中蕴含的情感。为什么有些文章看似清晰完整,实则淡而无味,不生动不感人?关键是缺乏深厚的情感。在“叙述经历”的文章中,最好选择情感内涵丰富的经历。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经历”不是叙事的好素材。一次大扫除的过程,一次实验班的过程,一次郊游的经历,如果不流于真挚的感情,是不可能被生动地描述出来的。因为“感人者,先不忧情”(白居易)。

1988高考作文题目为“习惯”,文体不限。这和近两年的题目作文差不多。当年很多写记叙文的考生都选择了写老师。应该说这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因为阅卷的是老师,所以写老师很容易赢得好感。然而,我该写老师什么呢?很多考生是这样写的:晚上,一位老师习惯性地坐在窗前的书桌前,像往常一样开始备课、批改作业。这种素材其实没什么好写的,因为只是在赞美老师的敬业精神,感情上也没什么特别感人的。想象一下,一个老师晚上不去备课批改作业,而是去跳舞打麻将。他会是一个好老师吗?然而,一位候选人对材料的选择非同寻常。他写道:新学期开学了,王老师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他快到教室门口时,他突然想起他已经退休了。于是,我只好悻悻地回家。第二天早上,他又准备去上学了,但这次他想起自己已经退伍了,应该在家“提个篮子,生个炉子,抱个孙子。”但是,他在家里就像一根刺,坐立不安,什么也做不了。他总是想着他的学生。所以他来到了他教书的教室。他想看看他的学生。但是,他怕影响正在听课的学生。于是,他蹑手蹑脚地走到教室的窗前,躲在那里听学生们上课...这种选材就高明多了。因为这份材料里饱含着王老师对学生梦想的深情,这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真情实感。这种选材和晚上备课改作业不一样。可见,只有那些充满情感内涵的素材,才是叙事中真正需要的素材。

那么,“叙述经历”的时候可以写哪些情感呢?

程度上,可以写温暖、热情、激情等;从体裁方面来说,你可以写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要使文章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在选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写每个人都能感知和体验到的人性。虽然情绪是一种说不清楚、说不清楚的内在感受,但“人心相通,感情相通”,这是情绪产生体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人* * *有和* * *交流的情感内容很多。传达这样的情绪会引起别人的* *声,让人感动。比如1999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伤心的孩子》写了三个不孝的孩子。在母亲弥留之际,他们没有给母亲留下最后一点安慰,而是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来寻找母亲的遗产。但在母亲的记忆里,他们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屈辱,自己的丑陋。对母亲的记忆清洗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所以他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孝顺父母是埋藏在中华民族心底最深的感情,写这样的内容最能唤起人们的心声。这篇作文让很多阅卷老师在阅卷现场感动落泪。它在媒体上发表后,被广泛阅读,被认为是当年全国高考中最好的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所传达的情感触动了成千上万千千人的心。

(2)写出那种超出常态的强烈异常情绪。有时候,人物的动作与常人不同,看似变态,但这种变态的行为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情绪。这种情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如上面说的退休的王先生,对普通人来说有点变态。这么大的年纪了,他居然蹑手蹑脚的躲在窗下听课。但正是从这种反常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学生执着的爱,对教育的执念,我们对他有着崇高的敬意。相反,那种晚上坐在窗前备课批改作业的老师,仅仅因为他们正常,普通,正常,就激起不了我们的情感涟漪。当理智发生冲突时,就要放弃理智,带上感情;当权利与权利的争斗必然抛弃一方,形成惨烈的冲突;当人物痴迷于某件事,执着到与常规做法不同;情绪开始移动。《花园里的仙女》里爱花如命的“花痴”和《聊斋志异》里的书痴、石痴、鸟痴、爱痴,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3)情绪要能振荡和分化。文章似看山,不似太平。人很难有情绪上的激越,因为情绪的通畅和直线,缺乏循环中的美感。所以在描写情感的时候,要尽量表现出情感的曲折,引导读者一步步进入情感的漩涡。

2.选择主题潜力深的素材。

所谓主题,是指文章所用材料的基本含义以及作者通过对材料的思考和体验所传达的基本思想和评论。前者是主题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这个基本意义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后者是主题的主观性,是指作者对素材内涵的洞察。主位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所以鲁迅先生要求“严选材料,深挖”。选材和立意是记叙文写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选材好,为挖掘主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主题的挖掘和深化,又反过来制约和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就选材而言,和选矿点的原则是一样的。在钻井之前,需要认真考虑矿藏的深度、质量和开采价值。有些考生在选材时往往只考虑是否切题,而很少考虑材料的主题潜力,正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把一些琐碎无聊的偶然事件填进一篇文章里。”这样的文章当然是拿不到高分的。有时候,同样的素材,在不同的作者手里,可以写出不同题材的作品。但是,也有很多素材本身没有任何内涵。无论你有多巧妙,都很难挖掘出主题有多深刻。这就提醒我们,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提前预估素材的主题潜力,看是否具有可开发性。

举个例子吧。1994高考作文《尝试》,很多考生写了尝试骑自行车、学游泳、学做饭、学干农活等等。这类素材也有关联,但没有可以深度开发的题材潜力。充其量是告诉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而这个道理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是相当肤浅的。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和新的启示。这是材料本身的限制。

那么,如何才能选择主题潜力丰富的素材呢?

(1)要摒弃选材的旧观念,拓宽选材的视野。比如灯下写作,不要只想到自己或者别人在灯下努力学习;写《如果记忆可以移植》,不要只想着白移植名人记忆。这种老套的素材本身题材容量就小,更别说新颖了。其实每一个题目,每一个话题,都有大量的材料可以写。以《灯下》为例;灯具,包括电灯、油灯、路灯、探照灯、射灯等;人们也可以在灯下做各种事情。“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极其开放的话题,要写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非要急着移植别人的记忆?你能把自己的记忆移植到别人身上吗?为什么我们要移植名人伟人的记忆?我们能移植普通人的记忆吗?移植别人的记忆,人物两边会有什么变化?.....一旦打开思路,选材的世界是非常广阔的。当时有考生想把自己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美好记忆移植到从未出过家门的奶奶身上,让她也能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有的考生要把自己对五彩缤纷世界的记忆移植到从小失明的“小哥哥”身上;有的考生要把自己听美妙音乐的记忆移植到自己从小失聪的“小姐姐”身上。角度一变,境界都出来了。

(2)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发现有丰富内涵的素材。当然,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可能太丰富,但“对我们来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其实内涵丰富的写作素材比比皆是,关键是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正因为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更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寻找有意义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越能从小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质量就越高。“一粒沙中见世面,半瓣花中谈人情”,这是艺术的崇高目标,2001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一毛钱与诚信》从微不足道的一毛钱中看到了诚信的珍贵和道德的巨大力量。这个选择是独特和创新的。

(3)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中学生写记叙文,材料大多比较扎实,都是真实的叙述和描写。其实最有题材潜力的素材往往是那些有象征意义的。如《白杨礼赞》《荔枝蜜》都是利用事物的象征意义来拓展作品的主题。所以在选材的时候,不仅要关注那些现实的材料,还要关注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材料。象征性的东西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多层次、多方向性,从而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像门、斜坡和风这样的主题可以是现实的、象征的或者两者的结合。有时候,在整体写实的情况下,选择一些象征性的东西插入其中,也能让作品荡出空灵,收到无穷的艺术效果。

3.选择有初步形状的材料。

很多考生在考虑叙事材料的选择时,往往只关注材料内部方面的某些因素,强调材料的选择要积极、健康、典型、生动。这当然很好。但是,如果忽略了叙事形式规范对选材的特殊要求,就会导致文体意识淡薄,叙事的文体特征会因为选材不当而得不到展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记叙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选材上。

那么,由于叙事本身独特的形式规范,对选材有什么要求呢?总结起来就是三点:连贯性、统一性、动态性。

(1)一个。整个一个就是叙事素材一定要相对集中。这种集中,并不要求作者像写议论文一样围绕中心(主题)选材,而是围绕叙事本身的内部要素,或围绕人物、事件、或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写人、叙事、画景。议论文是一种间接引语,用零散、碎片化的材料来证明中心论点。它在视物合一的原则下,通过理性的辐射来浓缩物质。叙事依靠自身的时空关系来凝聚素材。在写作训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记住xxx”这样的作文。但是,这样的作文往往更像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原因是作者用的是议论文的选材方法。为了证明XXX具有某种思想品质,他从XXX的人生经历中选择与这种思想品质相关的“二三事”。其实这就是论证中的举例法。用这种方法选材,叙述经历,刻画人物,事件往往杂乱无章,人物思想性格往往肤浅,主题往往直白。65438到0999的高考作文中,用了一系列“如果记忆可以移植”的平行段落来描述文章,这就是文体感不强,显得松散散乱的原因。

(2)连贯性。连贯性是需要叙事的素材,最好截取现实生活中连续的片段。当然,在具体的描述中,可以有细节,密度等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叙事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在叙事中,总要有一股时间的暗流,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叙事作品为时间的艺术。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需要记叙文,但它所讲述的往往是没有时间的人物或主题的抽象说明。无论是整篇议论文,还是以叙事片段为例,时间往往溶解在讨论的逻辑发展中,其所用材料对时间序列没有具体要求。

在充分认识到时间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后,必然会引出叙事的另外两个要素:原因和结果。我们强调时间序列在材料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所有带有时间序列的“流水账”都可以作为叙事材料。相反,只有在时间序列上有“价值”的材料才是叙事所需要的材料。这里所谓的“价值”,就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产生的因果裂变。福斯特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叫“时间生活”,没有写作价值;国王死了,王后也因悲伤而死。这叫“值命”,可以入文。可见,只有随着时间的演变产生一系列因果裂变的素材,才是真正适合写记叙文的。至此,我们可以说,所谓的连贯,既包含了时间的连续性,也包含了因果性的串联。

(3)动态。动态性,即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动态过程中表达某一主题。所以,只有那些有动感和过程感的素材,才是叙事中真正需要的素材。叙事本质上是对已经过去的事情的回忆。但这种叙述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方式,在说明性文本中,经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在议论文写作中,经常使用“一般过去时”;在记叙文中,常转换为“现在进行时”。

我们说叙事的真正中心是人,但绝不是用两三件事的例子就能把人写得活灵活现的。只有把人放在动态的生活中,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展现人丰富生动的个性。即使是描写山水、以表现空间关系为主的游记,也只有写出曲径通幽、景色变幻、豁然开朗等动态景观,写出人与自然景物的沟通、交流、融合,才能带来艺术美感。这也是静态导游图和介绍风景和散文、游记的说明的区别。记叙文片段作为议论文中的例子,只需要说明人物做了什么,做了什么;在叙事中,不仅要写出人物是做什么的,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物是怎么做的(动态地)。在指南的解释中,主要是解释有什么(静态);在记叙文中,主要描述我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动态),在我脑海中引起了什么反应(动态),我的行为引起了别人什么反应(动态)。

选择动态的素材,还要注意动态发展的过程最好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线性的,因为线性的事件和情绪缺乏循环往复的美感。在那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总觉得人物的性格,内心的感受,事件的发展过程,永远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三重情节,比如“三拍子到家,三访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精彩演示]

多么奇怪的心

2008年江苏考生

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当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太阳破晓了。

我喜欢这样的说法,每个女孩都是天使。但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并不认为她是。

她就是坐在教室角落的那个女孩。她不漂亮,而且只有一条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的好奇心会像雨后的小草一样成长。

那天的阳光似乎特别耀眼。中午放学后我走的有点晚,刚好看到她拄着拐杖慢慢走向楼梯。这时候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和她一起去,看看她是怎么下楼梯的?于是,我悄悄跟了过去。

我看见她拄着拐杖在楼下挣扎。楼梯不高。但是每一步对她来说都是挑战!她先把拐杖靠在下一级台阶上,然后把拐杖夹在腋下,用力把单腿的腿移到下一级台阶上。只见她双手紧握着拐杖,青筋明显。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了。不知道是谁把吃剩的香蕉皮扔在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但我屏住呼吸,看着她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近,近...

她要做什么?我看见她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放下拐杖。然后,她蹲了下来...她真的拿起了香蕉皮。我的好奇心似乎一下子破灭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里,看着这样的天使不知不觉地走入危险。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我好像突然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会怎么走下楼梯,迅速思考如何弥补我的好奇。

于是,我快步向她走去。她试图站起来。可能是因为她太累了,她再努力也没用。这时,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来。她抬起头,用困惑的眼神看着我。我轻轻的对她笑了笑,她也笑着把手递给了我。所以我扶她下了楼。虽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从她手心的温度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温暖。这种温暖慢慢融化了我,把我的好奇心融化成一颗充满爱和温暖的心。

走出教学楼,她笑着对我说:“谢谢。再见。”然后她走向路边的垃圾桶。她小心翼翼地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校门。耀眼的阳光照射在她瘦弱的身体上,我仿佛看到她变成了天使。只是她是一个单翼天使。她头上看不见的光环温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雨花树下,小心翼翼地把那份好奇放进心底的角落,用她给我的爱心温暖自己。

评论和分析

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叙事了!看多了粗糙的叙述,千篇一律的描述,读开头:“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当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的时候,太阳破了。”我不禁大吃一惊。我预感一篇好文章要来了!

果然,每一个描写都是那么细腻真实,每一个心理变化都是那么自然动人,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有嚼劲有味道。请特别注意文中对“阳光”的描述。在阳光的映衬下,文中的许多描写都变成了诗、画、美的精灵!

写人,就要写人做了什么,但动人的部分往往是怎么做的。

请仔细了解以下细节:

我看见她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放下拐杖。然后,她蹲了下来...她真的拿起了香蕉皮。我的好奇心似乎一下子破灭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里,看着这样的天使不知不觉地走入危险。

你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这个细节呢?”她蹲下来...她居然拿起了香蕉皮。”“…”是什么样的心理过程而“,”在这句话里隐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