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中外经典戏剧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戏剧是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能引起戏剧美感的东西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剧本的阅读,还是戏剧的表演,欣赏者进入作者营造的艺术世界,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诗意描写和对虚假丑恶的揭露,唤起人们深刻的心理体验。无论是流泪、沉思、悲伤、愤怒、喜悦、欢笑甚至是厌恶、仇恨,都是情感上的感动和感染。戏剧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我们进入了一种艺术享受的境界。这种戏剧所提供的审美享受,就是戏剧艺术本身的审美属性。正如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所说,“戏剧能给我们强烈的感受,能刷新我们因枯燥的生活而枯萎发霉的心灵,因为戏剧能使我们久经硬化的血液以无与伦比的巨大悲喜沸腾,从而在我们面前打开一个崭新的、无限精彩的欲望与生活的世界。”

以往的高校戏剧教学,往往是根据剧作家的生平、创作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教学程序进行教学,基本属于剧本分析,而忽略了戏剧作为“戏”的艺术特点和应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教学规律。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指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础理论和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字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能在国家机关、文化教育机构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作为艺术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戏剧、电影、电视剧本及相关文字的创作能力,具备基本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审美素质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在中外经典戏剧课程教学中贯彻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戏剧审美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在一年的教学中,我们做了很多尝试。

首先,选择脚本并深入阅读。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人物的台词作为反映矛盾和冲突的手段。在具体的戏剧教学中,虽然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但观众和读者的审美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审美效果是怜悯和恐怖;至于喜剧,席勒认为它能使我们达到“精神自由”,黑格尔则进一步解释说,喜剧所体现的精神自由是“就主题而言的愉悦心情的世界”;该剧没有浓厚的悲喜剧色彩,却有着不喜不悲的严肃性。如何在戏剧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精神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各种手段,通过精挑细选剧本、不同角色朗读、课堂教学、分组排练等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融入戏剧情境,与人物命运感同身受,从而在更高的意义上思考世界和人生。

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兼顾中外古今、不同剧种,让学生全面了解戏剧史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后,逐步提高审美素质。因为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优秀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快乐、自由和警醒,而拙劣的作品可能会让观者感受到审美惯性。在课程教学中,针对39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所涉及文章的熟悉程度,对文学史上得到认可,在艺术和思想内涵各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能够被学生理解、接受和喜爱的戏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国现代戏剧《雷雨》作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阅读每一部作品。通过阅读,学生首先可以对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人物性格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戏剧冲突有一个初步的把握。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对人物的主题、感情、命运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

二、朗读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学生精读作品的前提下,针对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试题既要引起学生对所学戏剧作品的深入思考,又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戏剧《俄狄浦斯王》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命运的关系,在《威尼斯商人》的学习中,人与金钱的关系,在《玩偶之家》的学习中,娜拉离开后应该发生什么?“现代女性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等一下。围绕问题组织讨论,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类,整合相似的意见并据此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之间进行辩论,最后形成书面记录并总结辩论结果上交。

每一部戏剧,无论是悲剧、喜剧还是话剧,都创造了一个总能在情感上、心理上感染和打动读者或观众的艺术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和欣赏作品时,不仅要阐述其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哲学价值,还要注意传达其美学价值,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情感意境,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通过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体会到纯洁爱情的感染力和用生命维护爱情的崇高,同时对造成悲剧的社会历史和人为原因产生厌恶和愤怒等情感体验。角色化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揣摩和体验人物在读台词时的情绪和心理,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感。选择一个戏剧片段,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阳台约会,安排阅读任务。课堂随机点名让学生融入角色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角色的情感世界,在熟悉和揣摩台词的同时加深对角色的把握,也可以检验对戏剧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意挑选对角色把握准确、台词表达较好的学生,为接下来的话剧表演做准备。第三,分组排练,以表演促教学。指导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学生阅读作品和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戏剧排练。首先,剧目是在已学过的作品中确定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强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所以在选择剧目的时候,要征求学生的意见,结合他们的喜好和兴趣,进行最后的讨论和决定。这就保证了学生在以后的排练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保持高度的热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只指导学生注意选择戏剧性强、人物丰满、易于表演的戏剧片段。最后,学生们讨论并决定排练《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场景,即“一磅肉”部分。其次,全班39人分成两组,民主选举组长,组长组织成员挑选导演和演员。学生主动报名公开阐述个人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以及将如何导表,最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再次,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无法亲自去剧场观看和学习,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自习时间播放戏剧表演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学,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如何在表演中把握角色。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表演的基本任务是塑造角色,而在角色的塑造中,演员必须经历角色特定的生活情境和情感心理,并通过情感台词和恰当的动作表现出来。第四,团体排练和实际演出。两组学生分别在班里排练,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表演进行评价,在两组中评出优胜组。因为团队成员分担的任务不同,所以会在平时的绩效考核中获得加分作为鼓励。学生分组排练后,组织学生为本专业或学院师生表演。在表演之前,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布置舞台,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和使用什么样的灯光效果。实际戏剧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体验舞台的平台。在学生全情投入的状态下,通过舞台实践,充分感受任务的复杂情感和人生体验,从而触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戏剧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动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启发和提供适当的帮助。

最后,学生戏剧表演结束后,参加表演的学生每人写了一篇1500多字的短文,要求表达自己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其余的学生每人写一篇相同字数的文章。

戏剧欣赏是一个审美过程。在课程的教学探索中,以阅读为基础,以朗读为促进,以表演为深化,以心得体会为检验。通过戏剧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培养和教育,丰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素质,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智商和情商都很优秀的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