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古代讲座的思考

魅力泉州

在中国的东南部有一座可爱而美丽的城市——泉州。

自从晋代第一批中原人带着“适得其人者乐土”的愤懑和憧憬踏上这片靠近蓝海的土地,泉州就注定成为古老中华帝国接受外来文明的热土;从南朝第一艘木船驶向南海各国开始,泉州人就注定成为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它历史悠久,海上交通发达。早在唐代,这里就是中国四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泉州素有“海边邹鲁”之称,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中华民族丰富的优良传统。泉州也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省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每年回乡探亲、寻根祭祖、投资经商的人络绎不绝。

“晚唐到五代十国,北方大乱,战乱不断,人民不堪忍受,大量人口南迁。”中原人的大规模南迁,使泉州人口大幅增加,并逐渐取代原住民的地位,成为泉州人的主体。来自南方的中原人不仅给这片蛮荒之地带来了深厚的中原文化,也让一批批中原人抛弃了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勇敢地踏上了泉州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全新的文化创造和人格塑造。

当你看到泉州城的“飞天迎宾”雕塑时,你会意识到你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

“飞天迎宾”的造型与“南音”的乐器——东晓极为相似,顶部的“苗银鸟”取自泉州开元寺的飞天乐师,形象地再现了泉州这座文化名城悠久、灿烂、辉煌的历史。底部环绕着五颜六色的喷泉,展现着古城的英气和活力。五代时,为了扩建泉州城墙,全城都种上了刺桐。后来刺桐高大繁茂,花红如火,成为泉州的一大特色,名扬海内外。泉州保留了宝贵的传统戏曲文化遗产,包括梨园戏、高甲戏和大成戏。其中,中国的布偶闻名中外。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融合、和谐、相互促进的载体。

泉州十八景,清源山,洛阳桥,安平桥,开元寺,不胜枚举。来泉州的游客不仅大饱眼福,也是大饱口福。这里有很常见也很独特的小吃,面糊,冻笋,炸牡蛎。像肉馅饺子这种代表性的小吃,很久都不饿。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地处海防一线,国家投入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走出了一条“市场调节、外向型经济、股份合作、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侨乡特色经济建设道路,经济实力每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创造了“晋江经验”和“泉州现象”,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历史新的辉煌。如今的泉州有中国鞋都晋江,有中国服装名城石狮。2003年,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晋江、石狮、惠安、南安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

“安踏”、“匹克”、“特步”等众多品牌如泉水般流淌。七个品牌从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一块布起家,现在是占地数百亩的工厂,年销售服装700套,每年投入宣传上亿。又如,匹克品牌赞助伊拉克国家队出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亮马河饭店举行。匹克正式成为伊拉克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伊拉克奥运运动员将认可匹克的“球衣”。这些知名品牌都体现了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走在泉州市中心的大街上,又是一种震撼的感觉。两边高楼鳞次栉比,还保留了南方的乡土气息。宽阔的广场,夜色朦胧,每个地方的中国银行都只是一个大摩天轮,泉州也不例外。经过岁月洗礼的老街,有很多古董电器和卖古董的商贩,更增添了泉州的艺术文化内涵。

郭沫若在《泉州赋》中写道“刺桐花谢刺桐市,法桑荷遇大营。石塔巨大,香炉只有铁的。亚非自古兄弟众多,唐宋以来就有联盟。收复台湾、彭已久,乘风破浪待英雄。”这首诗高度概括了泉州城市的发展历史。它将永远激励着唱响“爱必胜”的泉州人民,去开创更加美好的诗歌新篇章。

希望你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