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2:武侠片在真实情境中的尴尬
对于大部分喜欢煽情霸道的人来说,玛丽苏,总裁的狗血,血洒江湖的勇武,侠义,都不是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卧虎藏龙2》里有一句台词:“会喝酒的女人赢不了任何男人。”喜欢看武侠的女生,思想一定很开放。
如果遇到喜欢看武侠的女生,就娶她吧~ ~ ~ ~
最近听说金庸的老前辈修改了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的一些情节和结局,可能更符合人物主线和故事线的发展,但总觉得还是不能接受,所以一直不肯看。在我们这一代人眼里,老版的《飞雪射白鹿原,笑书倚桃花》是一部传奇经典,永远无法超越。总觉得金老的改写有一种无奈的妥协。
武侠其实是成年人的童话,“侠客动武违禁”这种高不可攀的理想在书中都能得到表达。只是作者描写的武侠离不开现实社会的投射,人们只能在生活琐事和现实压力之间在书中喘口气。当所谓的武侠被道德和法律社会的一些规则所逼,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对于热爱它的人来说,是无法接受却又无可奈何的。
《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是我年轻时非常喜爱的两部武侠小说。在他们身上,玉娇龙与罗笑虎缠绵悱恻,爱情悲剧深重,颇有些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壮惊天动地之感,在年少无知时被深深震撼。
这两本书的作者王度陆先生是侠义大师,一生隐于市井。在他的六部武侠作品《越江湖》、《宝剑记》、《金钗记》、《惊世明珠》、《鹤发昆仑山》、《卧虎藏龙》、《骑银瓶》中,侠义的阳刚之美与情感的阴柔之美相结合。
可惜的是,这些街头武侠人物形象的鲜活,故事发展的曲折,人物情感的强烈冲突,即使是李安这样的大师,在后来的电影作品中也没有在宽银幕上表现出完整性,或许在很多地方被断章取义了。
最大的改变和原著粉丝无法接受的是,原著中,有着那么多人格魅力,敢爱敢恨,与封建社会视女性为家族权力斗争中的祭品和优等品的个人命运抗争的《奇女侠》的玉娇龙,演变成了章子怡为了个人私利背叛主人,破坏侠义精神甚至一些冷酷无情的豪门贵妇的角色, 即使在第一部电影的结尾,玉娇龙在周围雪山映衬下的美丽场景中,自己割喉跳崖。
更不用说,在《卧虎藏龙2:青鬼之剑》中,袁和平直接把“玉娇龙”改造成了一个名字普通的“寒梅”,没有丝毫我们心目中“玉娇龙”的影子,妩媚、委婉、鲜明、多情,却又令人难忘。
纵观《卧虎藏龙2:绿剑》,全片都是生搬硬套的“侠义”大道。为所谓的“江湖义气”高喊“侠义”,“铁臂卢”,“无影镖”,“醉癫”,“飞刀李”在与大反派——西联教育老板魏延的斗争中死去,让人少了感动,多了不解。也许导演可以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细节,可能更有说服力。
不过整部电影的特效确实可以和大片相提并论。《指环王》的原班人马,号称天下第一武功指的袁和平,无论是西莲教老巢塔上的打斗,还是冰湖上孟与魏方师徒的决斗,招牌式的三脚踢,反派的硬桥硬马,塔上倒塌的砖瓦,冰面上密密麻麻的线的冰缝,都展现出了出色的特效和袁达对武功的出色指导。
“武侠”这个词,“武侠”确实在“侠义”之前,所以一部武侠电影如果在武侠动作上过于矫情,是无法得到观众认可的。但是,一个导演人文精神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更大的失败。说实话,卧虎藏龙2,青冥之剑,这么多精雕细琢的武功招式,还不如李安让周润发站在竹林之巅,在风中流连忘返,看似无骨却又屹立不倒的那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卧虎藏龙2:绿剑的剧情比较完整,从头到尾都有呼应。它解释说,魏芳是韩梅的私生子,他被一个官员的妾抢走了他的财产,并用他的女儿来交换。(其实在原著中,玉娇龙跳崖后并没有死,也无力回到父母身边,所以被别人化为凤凰,给女儿取名“春雪瓶”,遇到了被土匪养大的“韩铁芳”。
但全片水平不明,没有中心思想。整部电影充满了从外部强加的“骑士精神”,感觉很突兀。
没有经过哲学和人文思想深刻洗礼的人,仅靠对生活的理解是很难达到一个巅峰的。袁和平是这样,其实周星驰也是这样。有了努力和天赋,你真的可以走在别人前面,但仅仅靠汗水和经验是无法真正成就经典的。电影制作人如此,社会各行各业也是如此。
武侠电影的困境,不仅是人文思想上的无力,更是现实生活中的无力。
在那个局势复杂,弱肉强食的乱世,武术是人们思想意识的一线曙光。它改变不了人的现实困境,它最大的用处只是让人们不要陷入一个完全的死尸,幻想一个可以快乐的武侠世界,打破阶级统治,为弱势群体发声。
遗憾的是,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法治社会的日益规范,经济发展中一些社会规则的改变,人们在思想信仰和物质追求上态度的改变,现实中武术的理论基础越来越薄弱。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文学界还是电影市场,都把武侠题材捧成了热门话题。其实名气之下,如大火的食用油,过度的消耗,无意识的误解,只会让武术走上绝路,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是让武侠电影消亡,还是让它们苟延残喘,用自己过去的残余赢得观众的心,或者,最好的希望是,有一些人,不轻言放弃自己的理念和技艺,持之以恒,发扬光大,或者以重生的姿态,赋予这个世界更多的灵气。
拭目以待,期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