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国学大师有哪些?活的

大概只有季羡林能称得上。

季羡林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从德国留学归来,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1956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作品已编入《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学教学、印度学、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研究翻译了德、英等国的梵文著作和许多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里也坚持每天读书写字。

季羡林先生不仅因为他的知识,而且因为他的品格而受人钦佩。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丧失良知。文革期间,他秘密翻译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完成了《牛棚杂记》一书,里面凝聚了很多人类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这位老人个人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的历程。季羡林的《病榻杂记》近日出版。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颇有见地的文字,首次阐明了他对近年来外界“加”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术带头人”、“国宝”三个桂冠的看法。他说:“我从三项桂冠中解脱出来了。身上的泡沫被冲掉了,露出了我的真面目,大家都很开心。”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话,看看这位96岁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笼罩在头上的灿烂光环的——

图为季羡林和他心爱的猫。(资料照片)

■国学大师这个词

“你看看周围,我的朋友中国比他自己的好,人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垄断了‘国学大师’的头衔,我还不老!”

现在,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我的头上也顶着“国学大师”的光辉光环。这不是无中生有,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大概在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发展很快。文化建设也相应活跃起来。有一次,在尚未改建的北大报告厅开会,给学生们讲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坐着五位教授,大家做了一个报告。我被排在第一,现在我都忘了我说了什么。一位资深记者,北大校友,在报纸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潮在燕园悄然兴起》。从那以后,包括我在内的四位教授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个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很多。不知道他们对这个桂冠怎么看。我自己被冠以这个桂冠,但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起国学基础,我从小学就开始学经典、古文、诗词。一些重要的经典作品我都有涉猎。但我从来没有在任何经典或作家身上下过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汉学家。后来,他投身于其他学术,沉浸其中。除了能背几百首诗,几十篇古文;除了能够在最大的宏观层面上讲一些与国学相关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我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长。环顾四周,有很多朋友的中国基础学得比自己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居然独占了“国学大师”的头衔,我老了也不害臊(借用京剧女演员的话)!我连“国学大师”都算不上,更别说“大师”了!

为此,我在此告诉世人:请从我头上摘下“国学大师”的桂冠。

■两个字“学术大师”

“这样的人,天下皆是自喷井也。然而现在偏偏被“打”成了高手。我从何说起这位大师?”

这个要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人文社科。

首先要搞清楚“大师”是什么意思。泰,泰山也;战斗机,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只谈教育。我当了一辈子老师,爬格子。国外教书10年,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天锻炼身体,做新的事情,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一直坐立不安,紧张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在做管理员,很难有什么成绩!作为一个“大师”我从何说起?

不是说我在人文社科研究上有很大成就。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是不真实的。这样的人,多嘴的人全世界都有。然而现在偏偏被“打”成了高手。作为一个大师,我从哪里开始?

为此,我在这里告诉世人:请从我的头上摘下“学术(技术)大师”的桂冠。

■三个字“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了‘宝藏’了?然而,中国的赵益谦、孙三、李斯等。,等等,只有一个。中国能有6543.8+0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马上会想到人人都爱的萌萌的大熊猫。这种动物的数量很少,而且只在中国有。被称为“国宝”,实至名归。然而,大约八九十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某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无比惊愕。今天,无论我走到哪里,“国宝”的声音都是响亮的。我真的很疑惑。当然,“国宝”的桂冠不是我一个人独占的。其他几位著名的书画家也有这个称号。

我想探究一下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才成为“宝”吗?但是,中国的赵尔李斯等等等等,都只有一个。中国能有6543.8+03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一厢情愿是没有用的,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了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此告诉世人:请从我头上摘下“国宝”的桂冠。

季羡林,出生于1911,山东省清平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语和巴利语专家和作家。印度中国文学史研究成果颇多。

65438-0930,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1935去德国留学。他在印度科学家e .沃尔特.施密特的指导下研究古印度语言。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在语言学家E. Sike的指导下研究了东北。1946-1983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78-1984任北京大学副校长。65438-0956,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科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中国大百科全书》主编委员会委员,语文卷编委会主任。他的学术成就在中世纪印欧语研究中最为突出。主要著作有:《大事件颂》中限定动词的移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事件颂》中使用的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 以及中印度语后缀-am到-o和-u的转换(1998-1999)发现并证明后缀-am到-o和-u的转换是中印度西北方言肯德拉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论证原始佛经的存在、阐明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混合梵语佛教的历史渊源和特点等。 ),还有东北版的富力太子因缘经。作为一名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主要有:沙贡达罗(1956)、五卷本(1959)、优力坡士(1959)、罗摩衍那(7卷,65438+)。作为作家,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牛棚杂记》。

爷爷纪老太,父亲纪思莲,母亲赵,农民。季思成叔叔。当我年轻的时候,我跟马·龚景一起学习阅读。6岁去了济南,投奔叔叔纪思成。去私立学校读书。7岁后就读于山东第一师范附属新余小学。10岁,开始学英语。12岁,考入正一中,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高中开始学德语,对外国文学产生了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级中学。中文老师是董,也是一名翻译。“我之所以舞文弄墨五六十年,直到现在还放不下笔,都是拜董老师所赐,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忘记。”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德语专业。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方诗歌、英语、梵语的比较,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学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词等课程。和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治交朋友,他们被称为“四剑客”。学生中有胡乔木。我喜欢“纯诗”,比如法国的维勒兰、马拉梅、比利时的维勒伦、六朝骈文、李义山和姜白石的作品。他翻译了德莱塞和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家乡清平县政府颁发的奖学金。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的研究生交流协议,清华在德国招收研究生,为期两年。季羡林考上了,马上去了德国。在柏林,与乔同游。10年6月,我到哥廷根与、田等人见面。进入哥廷根大学,“我梦见我在哥廷根,...我可以读一些书,读一些在古代曾经辉煌过的文字,但这种辉煌永远不会熄灭。”“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抓住这个梦。”(《在德十年》)1936年春,季羡林选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很大。我想把中印文化关系研究透彻,或者可以搞点发明。”所以,“看不懂梵文。”“我终于找到了我想走一辈子的路。我沿着这条路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还会走下去。”(德国十年)“命运让我坚定了信念。”季羡林主修印度学,在哥廷根大学梵语学院学习梵语和巴利语。选择英语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作为附属系,并增加南斯拉夫语。季羡林师从梵语讲座主持人、著名梵语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众。一学期40多节课,把极其复杂的梵文语法全部学会了。然后有些作品是季羡林年轻时用梵文读的,第五学期又读了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六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与干渴》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经《大事记》有三厚卷,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专心读书写作。“打开电灯继续,永远穷下去”。从1940、65438+2月到19465438+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英语考试中,拿到了四个“优”,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战争,没有办法回国,只好留在哥大。5438年6月至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任教,同时继续研究佛教的混梵文,在《哥廷根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从此再无踪影。”“博士后”的那些年是法西斯主义崩溃的前夜。德国物资匮乏,身为外国人的季羡林也不可避免地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人民一样饱受战争灾难的折磨。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感受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唯有无尽相思”,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更是日夜萦绕。"我低头看着灰色的天空,热泪盈眶,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的面容。"1945,1O年的月份,二战结束后不久,我匆匆在路上捆好,经瑞图回到东方。“就像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来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1980年,季羡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再次造访这座城市,随后拜会了83岁的瓦尔德施密滕。后来,他做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名篇《重返哥廷根》。1946年5月,他到了上海,去了南京,与重逢,并通过李的介绍认识了散文家梁实秋和诗人。在南京,他拜访了清华时期的导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到北京大学任教,然后他拜访了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秋天,他回到北平,拜访了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唐用彤。他被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了该系。同事包括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健和印度科学家金克穆。解放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安娜·塞格斯的短篇小说集(1955)已出版德文版,印度加林多的沙贡达罗(剧本,1956),印度古代寓言和故事的五本书(1959),印度的贾。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丛书》(1957)、《印度简史》(1957)、《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956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1959、1964年当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他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访问了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四人帮”及其北京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回来了,他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83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65438-0984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中国文化学院董事长。他曾以学者身份访问过德国、日本和泰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历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8)、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中国古代民族志学会名誉会长(1980)、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85)1998年4月出版《牛棚杂记》(1998年3月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写成的书。”这是一代大师留给后人最好的礼物。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梵天、佛教、土火罗文同时研究,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论在齐飞研究。"

开放分类:

文学、人物、国学、作家和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