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

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开始发掘。

让我们来谈谈新时代: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从考古学上来说,这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以磨制石器的使用为标志(见石器)。这个名字最早是由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在1865年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发展于旧石器时代之后或中石器时代过渡之后,属于石器时代晚期。年代开始于约654.38+0万年前,结束时间从5000多年前到2000多年前不等。

基本特征和阶段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三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有些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革命的主要内容。这个时代的发展道路在世界范围内是非常不同的。有些地方在农业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陶器,所以称为前陶器新石器时代或无陶器新石器时代。有些地方在1万年前就出现了陶器,但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连磨制石器都很不发达。因此,没有必要三个特征都完整才能称为新石器时代。

因为各地新石器时代情况很不一致,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个时段,有的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有人把一个铜石器时代列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晚期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器,但他们不能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其他人把这个阶段归类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不同地方的新石器时代

西亚、北非、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是农业起源最早,其次是金属器皿出现最早,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亚首先在黎凡特(现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的皮埃蒙特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农业起源的新月地带。这一带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天多雨潮湿,夏天炎热干燥,有适合耕种的野生谷物和容易驯化的动物。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成为最早出现农牧业的地区。约公元前9000 ~ 8000年,进入原始新石器时代,有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进入前陶器新石器时代或非陶器新石器时代。种植了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饲养了绵羊和山羊。一些遗址也有猪骨。耶利哥遗址是这一时期的典型遗址,曾见过用土坯建造的半地下室房屋。村外有石墙和壕沟,墙内有石碉楼。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同类产品。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各地相继以陶器和新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或发展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可称为陶器,温度极低;后来又有了胎厚的素色灰褐色陶器,最后出现了彩陶。这个时候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的地方有了灌溉农业。房子一般都是多室,平顶,有的房间有牛头雕像。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000年,这里的一些遗址就有了青铜器(有些遗址冷锻制成的铜针最早可达公元前7500年),进入了铜器时代。

西亚新石器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扩散,二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张。尼罗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开始,是陶器和新石器时代器皿的阶段。北非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个体系: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萨传统新石器文化。在希腊、克里特岛,甚至欧洲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都有前陶器时代的新石器文化。自陶器出现以来,南欧主要是印刷陶器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则是陶器文化林立。这些地区自从进入铜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彩陶文化(见特里·保利耶-库库特尼文化)。然而,在东欧北部,在新石器时代,小巢篦陶器文化流行。

中亚、南亚、东南亚中亚约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童哲文化为代表。这种文化分布在土库曼斯坦。石器大多继承了当地中石器时代的传统,有很多精美的石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石斧和谷物研磨机。种上了小麦和大麦,养了山羊。陶器是手工制作的,胎里混有草粉,除了素面还有一些彩陶。从整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相对较晚,其代表是克尔杰米纳尔文化,距今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经济以捕鱼、狩猎和采集为主。陶器上有划痕或印记装饰,彩陶很少见。

南亚次大陆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居民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直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陶器才出现,不久就出现了彩陶。他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了铜石器时代。

在东南亚、印尼等地,有以种植土豆、芋头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农业经济。

北亚和东北亚、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一些遗址的陶器年龄接近1万年。但是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还没有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很晚,和西亚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一带的陶器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就是圆柱罐特别受欢迎,一般为灰褐色,饰有雕刻或浮雕图案。在日本,陶器上有很多绳纹,所以日本的新石器时代也被称为绳纹时代。朝鲜和西伯利亚的陶器经常被磨碎。

朝鲜新石器文化受中国东北新石器文化的影响,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发展了旱地农业,种植黍稷。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蒙古东部也种植小米,饲养牛羊等牲畜。日本的农业是在公元前1000年后才因为大陆的影响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西伯利亚一直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

在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的史前考古中,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时代的概念。但是,如果用旧世界考古学的标准来衡量,那里还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美洲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基本处于新石器时代,即使建立了社会高度文明的玛雅王国(见玛雅文明),也基本不用金属器皿。美国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地,最早种植玉米,还有豆子和南瓜,印第安人称之为三姐妹。只有一种家畜,骆驼。大洋洲在殖民者进入之前还处于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不会制陶,所以那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界限不明显。在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时代,仍然制造石器,种植土豆,这与东南亚有些相似。

中国中国在大约100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大致可分为三个经济文化区:①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海河流域,这里起源于粟、黍等旱作农业,很早就开始养猪养狗,后来才开始养牛养羊。②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可以划分为一个亚区。这个地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早期养猪养狗,后来陆续养水牛养羊。(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除了少数地方,这一带基本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且很少研磨石器,陶器也不是很发达。

除第三区因缺乏考古工作而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四期:前期,约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以华南洞穴和贝丘遗址为主,有少量地面石器和陶器,农业萌芽,部分地方养猪。中期,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中国北方的磁山文化等地已发展旱地农业,种植谷子,养猪,并已发展磨制石器和陶器;华中地区的蓬头山文化(见蓬头山遗址)已经种植了水稻、猪、水牛,但磨制的石器很少,而陶器相对发达。晚期,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500年,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文化。农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型聚落,如半坡、姜寨(见半坡文化、姜寨遗址)。第二次合葬的人很多,彩陶发达是一大特色。华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西文化。河姆渡文化中有丰富的水田农具,如稻秆和骨头。在大溪文化中,建筑施工中经常将稻壳混入泥土中,陶器侧壁中也混入大量稻壳,可见稻作农业有了很大发展。最后一期是铜石器时代(不包括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3500 ~ 2000年。此时华北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华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此时小件青铜器已普遍出现,有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阳平凉台古城、湖北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城头山等。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大面积的隔断建筑,开始用白灰和土坯擦地板、砌墙。轮制在陶器中广泛使用,大量精美的玉器出现,石器中的钹、钹等武器明显增多。墓葬两极分化,大墓常有棺柩,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型墓葬没有随葬器具,大部分也没有随葬品。在良渚文化中,甚至有大规模的人工贵族坟墓。这种物质财富的增加和贫富、社会地位的两极分化,预示着文明社会的到来。

遗址内有四个连续的文化层,其中第三层和第四层是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约6000-7000年。出土文物内容非常丰富,有大量人工种植水稻的遗物,有榫卵的木质建筑构件,还有数以千计的陶器和骨器,上面刻有比较精细的装饰图案。

遗址中发现的榫卯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发现最早的榫卯。动物骨骼中,有人工饲养的猪、狗、水牛的骨骼,其中猪骨数量最多。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农作物。根据以前的国际文献,印度是亚洲稻米的原产地。然而,印度最早的水稻是在中国中部的卢塔尔发现的。根据C14推算,其年代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米晚3000年。最有意思的是骨哨,现在还能吹出动听的声音。河姆渡遗址大量文物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7000年前,长江下游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文化,它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河姆渡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首次发现,故命名为1976。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博)绍(兴)平原,与舟山岛隔海相望。根据放射性碳测年和校正,年龄约为公元前5000 ~ 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和建立,拓展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表明灿烂而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存在于长江流域。

该文化目前唯一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浙江省文管会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主持下,分别于1973 ~ 1974和1977 ~ 1978进行了两次发掘。1982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存在陈娇、浙江鄞县、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均有发现。

文化特征

陶器主要是碳黑陶、沙红陶和红灰陶。除了素陶,在壶底交叉印绳纹也很流行。陶器的宽边常刻有平行条纹、波浪、圆圈、树叶、耳朵等几何图案,偶尔也有白底深褐色花纹的彩陶。以平底和底部覆盖物为主体。代表性器皿有水壶、壶、带柄碗、宽边浅碟、挂袋式、足等。托足使用的陶壶,一直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具。骨制工具非常丰富,尤其是在早期,骨制工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石器、木器、陶器等各类工具的总和。据我们所知,它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所独有的。木制品精美多样。梯形非对称刃石斧、拱背厚身石簪、骨凿、斜领骨凿、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独特的器物。大量的榫卯木构件和干栏建筑遗存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宅特征。

阶段和年龄

河姆渡遗址的4、3层和2、1层分别代表了河姆渡文化的早期和晚期。①早期:约5000 ~ 4000年前。陶器体系简单,加炭黑的陶器占绝对优势。除了素面,还有很多绳纹,几何纹和动植物纹比较突出。主要的器型有收敛或开肩脊柱壶、直口桶壶、颈部双耳大口壶、宽边浅碟、斜腹盆、环形单柄碗、大环豆、壶形甑、块状腿等。石器种类少,一般打磨不好。斧、锄较粗,主要石器无孔。②晚期:距今约4000 ~ 3300年。砂红陶和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泥质红陶外壁红色,内壁黑色,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内外同色,很少涂陶。顺着绳纹,有一个洞纹。新款三脚架,落地式手柄两足异形,挂包式。其他主要造型有开鸡冠耳壶、开平腹壶、牛鼻耳壶、折边壶、穿孔豆、空心斜身腿等。石器经过多方面打磨,出现了扁条状石簪、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石纺车等。

农业和畜牧业

河姆渡四楼普遍有大面积的水稻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相互混合,形成0.2 ~ 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是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亚种籼型晚稻。它和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米,马家浜文化,都是5000年前的。它是中国最早的两箱水稻,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水稻。这对探讨中国稻作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河姆渡文化的代表农民有骨,仅河姆渡就出土了上百具。它是由鹿和水牛的肩胛骨制成的。一般肩臼用横钉扎,骨头细的没有钉。而是将肩臼打磨成半月形,在冠正面中间刻一个竖槽,两边钻一个洞。还发现木柄装在骨头上,下端嵌在凹槽里,水平杆用藤条缠绕捆绑,顶端做成T形或雕成三角形的手抓孔。此外,还有木桩、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近1米长的米杵。

家畜主要包括猪和狗。到处可见破碎的猪骨头和牙齿,还发现了方形陶碗上雕刻的肥陶猪和猪纹。陶盆上刻有稻穗和猪的形象,一般是依附于农业的牲畜饲养的反映。此外,还出土了许多水牛骨,牛可能已经被驯化了。

钓鱼和打猎

河姆渡出土了大量的野生动物骨骼,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软体动物等40多种。多为梅花鹿、水鹿、四象(麋鹿)、麂、狍等鹿类动物,仅鹿角就有400多只。还有很多鸟、鱼、龟、鳖的骨头。温暖地区的动物遗迹也很少,如亚洲象、苏门犀、红脸猴等。骨钹有一千多种,特点是长前或短前的斜钹,有不对称的领,还有窄长前的柳条钹,钝尖或尖尖的圆锥钹。没有发现网坠之类的渔具,但是有大量的鱼刺,其中一部分是同时用来打鱼的。其他渔猎工具包括木矛和骨鱼镖。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说明该船已用于运输,也可能用于捕鱼活动。鸟骨管上刻孔制成的骨哨,不仅是一种乐器,狩猎时还可以用来诱捕动物。

原始手工业

用炭黑的陶器最有特点。尤其在早期,无论是炊具还是食器都属于这种陶器。胎泥纯净,铁含量只有1.5%左右。大量的稻壳和水稻茎叶作为材料。工艺比较原始,器皿都是手工制作,不太规整;据试验,烧成温度为800 ~ 900℃,在缺氧还原火焰中制成。胎质厚松,重量轻,吸水性强。后期依然是手工制作,只是部分经过慢轮修整。出现了三脚架、足袋等复杂造型,部分陶器的烧制温度提高到1000℃左右。

至于编织,在河姆渡发现了芦苇席碎片,采用的是两经两纬的编织方法。轻便的木制纺车,还有大小不一的陶器和石头纺车。它可用于纱线拉伸和加捻。我们还发现了一把木制的打纬刀,一个长长的用于梳理经纱的木制有齿装置,以及一个两端有槽口的卷布轴,可能属于原来的腰机。

河姆渡文化发展了骨器,有凿、镘、鱼镖、哨、锥、针、管针、匕首、柄匕首、梭、锯、凿、勺等,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有窗帘、管子、挂件、珠子等装饰品。还有蝴蝶形状的器皿(由木头、石头、骨头和象牙制成)、靴子和其他用途不明的器皿。打磨一般都比较精细,少数带柄、带骨的刻有花纹或双头鸟纹,堪称精美实用的工艺品。象牙制品有20多件,包括刻有晨鸟二鸟形象的蝴蝶形器皿、凤凰形匕首形器皿、刻有编织图案和蚕状图案的小杯子,显示了当时的精湛技艺。

凤凰像牙匕首

木工技术非常出众。此外还有木凿、锅铲、杵、矛、桨、槌、纺车、木刀等工具。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安装工具的把手,如骨凿、石斧和石簪。用分叉的树枝和鹿角做成的长方形手柄,叉头下部切成榫状的捆绑面,左侧捆绑石斧,前侧捆绑石矛。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都凿有榫头,特别是燕尾榫、带销孔的榫头和企口板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当时造木技术的杰出成就。河姆渡三楼出土一件瓜形闭口木碗,表面薄薄一层朱砂漆,剥落严重,微微发亮。经鉴定为生漆,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漆器。

房屋和水井

河姆渡文化流行一种干栅栏建筑,其桩和框架高于地面。在河姆渡遗址的所有文化层中,发现了数以千计的与这一建筑遗迹有关的木制构件,如圆桩、方桩、板桩、梁、柱和板。4楼有220多根木桩和长圆木,有规律地排成四排,相互平行,从西北向东南走向。现存最长的一排桩长23米,从西南到东北1、2、3排间距大致相等,总宽约7米。推断室内面积超过160平方米。第三排与第四排的间距为1.3米,位于面向东北侧的前廊过道。在建筑遗迹范围内,有芦苇席的碎片、许多陶器碎片和大量食用后丢弃的植物皮和动物骨。这个大规模的干柱建筑是一个公共住宅,内部很可能被分成几个小房间。甘兰建筑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是最早的一个。除了干柱式建筑,早期较晚出现了一种柱式地面建筑,在柱孔底部放置木板作为地基,有的则用焖土块、粘土、碎陶片填充加固,形成中间有木柱的臼形柱基。

榫和榫眼木构件和榫槽板

河姆渡遗址二层发现一口木质浅井。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水井遗迹,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带有竖井支撑结构的遗迹。该井位于浅坑内,井口为方形,边长约2米,井深约1.35米。井内紧靠四壁植有数十排桩,内侧由榫卯形成的横箱支撑,防止倾倒。长圆木平放在一排桩的上端,形成井口的框架。井的外围是一圈28根直径约6米的栅栏桩。此外,井内还发现了平面略呈放射状的小圆木和芦苇席碎片,说明井上还盖着井亭。

坟墓

在河姆渡4楼的居民区,发现了两个婴儿骨灰盒棺材,里面有陶罐和盆。1到3层有20多座墓,没有墓穴和葬具。只有1底部有木板。成人和婴儿大多埋在单人。两人合葬墓三座,其中1是两个孩子。二、三层墓流行单人侧弯肢葬,有的是弯着腰,头朝东或东北,大多没有随葬品。1层的墓葬流行单人直肢葬,也有个别不同头的直肢葬,大部分在西北,一般都有随葬品,但并不丰富。最多的两座墓各6件,一般都有盆和豆,生产工具很少。总的来说,不同时期的埋葬方式、头部朝向、随葬品都有所变化。

常驻物种

看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以河姆渡遗址4层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存,与以罗家角遗址4层为代表的罗家浜文化属于同一类型、同一时代,陶器中六角口边的锅碗瓢盆形制与圆口耳相似,表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晚期河姆渡文化前后阶段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大致相同(见崧泽遗址)。马家浜型发达的素面腰边壶(或宽檐壶)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一阶段偶有见到。相反,河姆渡文化晚期数量不多但富有特色的挂袋型也见于马家浜型。河姆渡文化后期的长条形石、凸边刻孔、花瓣形圈足、凿形鼎足等样式都与崧泽文化相同。晚期河姆渡文化可能受到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强烈影响。有人认为河姆渡遗址的4层和3层是新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而2层和1层属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或单独命名为崧泽文化),进而提出河姆渡文化应发展为马家浜文化的观点。

早期和晚期河姆渡文化的联系及其发展方向,需要在找到更多材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晚期遗骸的性质和归属需要进一步讨论。

参考书目:

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首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1978期,第1期。

牟永康:《论河姆渡文化》,中国考古学会首届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