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伟
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伤害。本文将对晋西北铁三角中最优秀的三位将军李云龙、孔杰和丁伟进行分析。
为什么以拼命打架出名的孔杰在晋西北铁三角最差?
其实孔杰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能力最差的一个。叫他孔二愣子,主要是因为他太愣了。对于孔杰,李云龙的评价是最客观的。我可以用一个营干掉你的新二团。
在剧中,孔杰吃了很多败仗。第一次独立团在忻口战役中被坂田联队击败。第二次被山本的特勤队伏击,有200-0的伤亡;孔杰最大的错误是在朝鲜战争中,一支军队没能消灭一个营的美军。
当然,这其实是战争中的常态,可以说明孔杰在晋西北铁三角能力最差,但不能证明孔杰是一个不合格的指挥官。
比如忻口一战,一个坂田联队的人数不少于3800人,当时独立团的组织结构大概是1500人不到。按照白崇禧的说法,国军作战能力是敌人的五倍,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战斗。
第二次进攻山本的特勤队,孔杰虽然防守有些问题,但是李云龙后期防守太强,被山本干了。可以说失败的不是八路军,而是山本的特勤队太强了。
第三次在孔杰抗美援朝,一个军没能消灭美军一个营,也不完全是因为指挥能力差。相反,它遇到了困难。看了《兄弟连》和《太平洋的兄弟》,估计会对美军的一个营级作战单位有更深的了解。朝鲜战争时,我军一个军的火力不一定比美军一个营强多少,尤其是美军的海空支援。
说白了,孔杰的指挥水平有限,遇到的都是硬茬,没办法不倒。
有了剑灵的李云龙,抛弃主角光环的真实战斗能力是怎样的?
李云龙给人的印象是他从未打过败仗。基本上他每次遇到困难都能成功解决。李云龙的战斗中有两大法宝。一个是他在战术上喜欢突然袭击,把敌人打到北面;另一种是喜欢拼命。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其实这种东西就是主角光环,想象成分太大。在敌我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出其不意的取胜可能还是有用的,但不能把日军当傻子。剧中很多战役都有历史原型,但很多并不完全如剧中所示。真实的历史充满了痛苦。
而且作战艰苦,我军从来不是日军的对手。这部剧的名字叫《亮剑》,导演意在刻画,只要我们敢和日本人亮剑,我们就无敌了。抗日战争的艰难是实实在在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胆怯,还有没有亮剑。
说中国抗战史上没有敢亮剑的人,但有敢亮剑的人,真的很励志。那是29军的大刀队。长城抗战,29军大刀队用砍刀拼死一战。民国以来,新闻媒体更是大肆吹嘘,后方民众更是踊跃捐款,举起大刀,送上战场。
真相是,29军大刀队是民间名称,真正的编制是手枪队。在肉搏战中,近距离用手枪杀死敌人的效果比刺刀好得多,但是手枪和子弹都不够,只好用大刀作为肉搏战的辅助武器。
如果当时的爱国人士没有为29军筹集大量无用的大刀,而是盒子枪和子弹,相信长城抗战会是另一番景象。
李云龙训练士兵砍大刀,其实是子弹不足的表现。八路军抗战最困难的时候,武器弹药短缺,他只好学二十九军拿大刀。
剑灵是抗战的精神战术,但他没有白死。丁伟曾说:“你要在李云龙给他一个师,他却敢打太原。”如果给李云龙一个师,我想这个师肯定会在李云龙的剑灵手下损失惨重。
他指挥的平安歌乐山之战,看起来很热情。如果没有友军,日军突破防线,整个独立团就全军覆没了。
抛开主角光环不谈,李云龙是一名擅长伏击和突击的团级指挥官。在剧中,李云龙虽然当上了老师,却因为带领小分队突击敌指挥部,被炮弹击中,最后下了火线。在真正的战场上,一个团级以上的指挥员没能上前线,这是全团的责任。
为什么敢在廖耀湘横扫千军的丁伟是铁三角最牛逼的将军?
孔杰敢拼,但不会用脑。李云龙比孔杰好多了。他能打硬仗,更擅长伏击,善于在两军对峙时将尖刀队插入敌后方,直接拿下敌指挥部。但当他上升到师一级的操作层面,就缺少了一些意义。
虽然丁伟也是一个泥腿子,但他显然更看重上头,想培养将领。当他接替李云龙的新团时,他只想去集训深造。
主要原因是丁伟受过教育,具有某些文化的人实际上放眼世界。只要建立正规的军事教育体系,军官就必须是有文化的人,泥巴腿连画画都不会。这些东西在现代战争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军校的毕业论文中,丁伟指出苏联一定是对中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并非常深入地提出了防御的概念,这可以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军事战略视野。
平安歌乐山之战时,李云龙万人围攻平安县,孔杰全力支援。事实上,他们都很努力。只有楚和采取了“层层防守,梯队配置”,也就是拖延时间。只要李云龙的部门成功了,外围国家自然会解除危机。
抗战时期,我军偏好游击战,不擅长常规战,这是丁维新团不如李云龙团亮眼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根本原因是当时日本采取了疯狂的扫荡计划,这是我军最困难的时期。但也可以看到,新团虽然表现不好,但也是损失最少的部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当丁伟成为一名教师时,鲤鱼过河是势不可挡的。
解放战场上,驰骋东北战场的是林先生最喜欢的将军。后来丁伟说:“辽沈战役时,我的一个师在辽药乡扫了一个军!”!
不了解廖耀湘的人,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力量。了解廖耀湘的人可能会认为丁伟在吹牛。只有知道丁伟原型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敢说这样的话。
国民党当时的五大主力中,有两个放在东北战场,即新一军和新六军,均由廖耀湘指挥。作为黄埔军校的领军人物,毕业后以骑兵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法国圣西里尔军校的廖耀湘,在机械化作战方面造诣颇深。辽沈战役期间,廖耀湘兵团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强的兵团。
这样的兵团中任何一个师都是国军的精锐。丁伟说他在廖耀湘横扫了一支军队,真是胆大包天。事实上,丁伟的原型是东野第五师的钟伟。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军区司令部编纂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记载:“这支部队是东北最有活力的师,突击力量最强,进展迅速,作战经验丰富,攻守兼备。擅长体育作战,是东北军中一流的主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