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1.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长11%,预计2010年突破39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4000美元,国家财政收入预计从2005年的3万亿元增加。就业规模继续扩大。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50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截至2009年底,中国外出农民总数达到6543.8+0.45亿人,预计到“十一五”末可以实现转移4500万以上农业劳动力的计划目标。总体来看,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从2005年的9680亿斤增加到2009年的10616亿斤,增长9.66%,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的目标,提前4年达到1万亿斤。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资、科技、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村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用电量增长40%。截至2009年底,已解决6543.8+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工业生产能力、技术、品种和质量全面提高。“十一五”前四年,炼铁、炼钢、焦炭、水泥、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21164万吨、164万吨、1809万吨、74160万吨、64000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取得成功,自主制造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从五年前的世界跟随者到成为引领者。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企业、税收、金融、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口、资源、环境指标全部如期完成。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4亿左右,耕地控制在1212亿公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底的56%提高到6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比2000年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