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交论文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医院都要求论文发表在国家或省级的官方刊物上,这对于很多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主要是投稿周期长,有的甚至得不到回复。很多人写完卷子不知道放在哪里。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可能会事半功倍。现在我写一些经验性的东西供大家参考交流,欢迎各位同志补充。
投稿技巧如下:
1.投稿前,上网查看期刊的合法性、正规性和等级,避免被骗。
2.“一稿多投”:并不是一篇稿子同时在不同的杂志上发表。只要不交版面费,就不是真正的一稿多投,所以发表几率很大。
3.可以先在线投稿(一稿多投)。正规杂志会回复软盘,申请费,公司介绍信等。,有的期刊要求第一作者简介。记住:没有回复的尽量不要再投稿了。发稿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杂志社的要求去做,不然发补充材料要花时间。
4.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收到约稿邀请或者论文发表的通知,让你发版面费。你决不能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类出版物几乎100%都是骗钱的“水货”。一旦你发表了一篇关于“平行进口”的论文,它也是公开发表的。不能再在其他正规期刊上发表,白白赔钱浪费一篇论文。
5.给中国系列杂志投稿当然难。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尽量给相关的边缘杂志投稿,不仅仅是临床期刊有效。事实上,我们注意到一些药理学、检验学、诊断学的期刊非常渴望临床医生投稿,很多稿件表明第一句话就是欢迎临床医生投稿。这类杂志论文更容易被发表。
6.如果可能的话,投稿前最好先看完最近几期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因为很多杂志发表的论文都有* * * *的特点,即每期都聚焦或集中发表某一主题的文章,而且是周期性的。一旦你的论文相关主题刚刚发表,就暂时不要投稿,除非你的论文很独特,很新颖,很实用,否则要到下一个周期(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才会发表。
6.一旦收到修改通知,只要按要求修改,发表的可能性在95%以上。可以先问出版费,可以和修改一起寄(最好提前电话联系),避免收到出版通知后寄出版费耽误时间。收到出版费后,编辑可能会帮你进一步修改出版。
7.会上发表的论文属于内部交流,可以修改后发到杂志上。
8.说到统计和翻译,最好有相关的大学教授学者证明你的统计是有意义的,你的翻译是正确的。
10.有著名学者指导的论文,必须由第二作者说明或署名,发表的几率最大。
以上是我对发布技巧的总结,不提倡造假。希望广大朋友讨论补充,让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论文能够顺利发表。
提交论文的技巧(2)
大多数报刊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稿源。要在激烈的约稿竞争中胜出,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尽可能把自己的作品做成类型,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受益,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投稿时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投稿要走上正轨。
每份报纸和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方针和宗旨(期刊)以及自己的读者。投稿前,要了解这一点,弄清楚它的出版周期是双月、季度、月度还是双月、周。如果是报纸,就是日报、周二报、周报或者双月刊、月刊。接下来就要知道各种报纸开了哪些专栏,每个专栏都发表了哪些文章。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历史,看看这几年发表了哪些文章,比较一下你的研究问题和你写的论文以前有没有人研究和写过,目前的研究情况如何,以前从什么角度发表过这样的文章,你的文章有没有创新和发展。另外还要研究报刊的动向和趋势,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热点稿件。最后要看你的文章适合哪些报纸和栏目。投稿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编辑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看看报刊,至少要知道最近的目录,这样投稿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不会把中学化学教学的稿件发到适合小学生看的报刊上。
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化学教育》的专栏介绍和化学教育的征文,往往在每年的第一期刊登。如果你想给这本杂志投稿,你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他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也会介绍其读者群、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
2.注意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相协调(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习题等。),另一种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可以随时投稿,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预付款。到底提前多久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纸启蒙提醒读者和作者。一般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双月刊和月刊稿件要提前4-6个月。一般来说,新闻文章越及时越好。报刊出版周期越短,预付款金额越小。《马后炮》投稿最忌讳,一般不是很好的稿子。马后炮很难出版。比如和下学期开学要学的内容相关的手稿,一般最迟在上学期期末在假期分发,为老师备课提供参考。如果等你把这部分教完了再写,再扔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样的手稿并不是极有价值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因为大部分与教学进度相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后才开始研究和撰写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的机会。我们做什么呢作者的经验是,你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加工,然后在下一年的适当时机抛出,这样冷加工后的稿子会更成熟。有的报刊用了几个月甚至半年,哪怕只有一个月,因为不可能一稿多投,收到回复后再投其他报刊就来不及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但最好保留发行记录,记下发行时间和发行对象。结果如何?再次提交时知道该怎么做。
3.注意标准格式。
如果手稿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工整、清晰,不能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一定要用方格稿纸抄写清楚,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也要注意字数不能太小。一般正文应为第三个或第三个字,并在页脚注明页数和字数,供编辑排版时参考。报刊编辑部一般不收回写好的、抄好的稿件。很多报纸编辑部对稿件的格式都有详细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仔细研究。正式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下的通讯地址,通讯地址后用括号括起来的邮政编码,空格后是作者姓名。一篇长论文要有一个200-300字的“摘要”,正文前的关键词不超过5个,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在编辑阅读稿件时也能理解要点。通常要在正文后注明“引用出处”或“备注”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楚书名、出版社名称、版本、作者。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在文末加上“作者简介”,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这也是自我提升的需要。当然,介绍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因为稿件的最终采用不是由你的介绍决定的,而是稿件的质量,而提高命中率的根本就是稿件的质量。
4.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期刊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差异很大。有些人喜欢长篇,有些人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要研究各期刊发表的文章,总结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来说,发到报刊上的文章要尽量短,选题要小,要实用,要有可操作性,让别人看了能有启发和教育或者能用上;参加评选的论文要理论性强一些,题目略大一些,字数多一些,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清楚。通常组织论文选题的部门在给予通知或启发时,对论文的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的要求,写作时要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认为参与评选的论文字数应该在3000-5000字,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超过7000字。只要把话题讨论清楚,不必太在意字数。就发表的文章而言,字数差异很大,主要与题目性质、报刊容量、部分读者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强的题目可以略长,应用性强的题目要短一些,杂志的稿件要略长一些,而报纸的稿件尽量短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论文要略长一些,学生的作品尽量短一些,题目大、学术特色强的论文要短一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都是相对的,没有严格的规定。在我看来,“略长”的文章,3000-5000字之间就可以掌握了。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最好。文章“略短”不超过2000字为宜,最好是500-1000字最多1500字能把问题说清楚。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都要非常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就是文章的观点不能错,引用的论证材料要准确,论证过程要经得起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书面表达要让人喜欢读,一看到标题就想读内容。他们看到内容就爱不释手,要一口气看完。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比如化学教育中的“化学与社会”一栏要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要在3000字以内,“调查报告”要在3000字以内,“实验教学与教具开发”要在500-2000字以内。
5.注意提交策略
刚开始投稿的人,投稿后总希望能尽快得到编辑部的答复。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数不胜数,很多刊物在收到稿件后往往连一封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就挫伤了很多作者的积极性,有的甚至停止了投稿。还有少数刊物大量照顾“关系稿”,只关注少数“名人”,让很多新人望而却步。但是,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声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质量过硬,任何编辑部都没有理由放弃最好的。基于这种考虑,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持之以恒,不管发没发,就是经常投稿,投完就不要想了,不要指望能发表,降低期望值,让编辑部去想。其实你想也没用;第二,越打越赢。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尤其是一些稿源充足、水平高的刊物。很有可能你发的稿子还没仔细看就被提出来了。“反复投票反复投票”可能会感动上帝。如果你的稿子真的很好,不言而喻,只要认真看一遍,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是之前。第三,寻找通往终点的正确道路。只要你觉得你的稿子真的有价值,你可以反复投票,也可以转投其他类似的刊物。我相信,如果是金子,就会被发现,被认可。第四,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少。如果同样质量的稿件投在这样的刊物上,可能会增加命中的几率。刚开始写作,初出茅庐的新人,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梦想成为一鸣惊人的胖子是不现实的。第五,趁热打铁,就是收到刊物的通过通知后马上发,在编辑部对你的稿件还有印象的情况下继续发展。第六,注重档次,即投稿时,注重稿件质量与刊物档次影响力的一致性。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表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章的作者可以“写出好稿子”给“高水平”的刊物,可以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打响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必须是“拳头产品”。比如刊物多次刊登过你的稿件,属于第二种情况下的“熟悉”,一个从未发表过文章的作者,知名度不高,不熟悉,可以采用“田忌赛马”的方法,达到“三局两胜”的效果。
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规定,反对“一稿多投”,要求过了采编期就换别的期刊。但很多稿件时效性很强,尤其是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的稿件,往往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规定做,到期后改或者留到明年,另一种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另一种方法是保留投稿记录,在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他出版物,以免再次出版。一般来说,知名度不高,刚开始写稿的作者,尤其是质量一般的,很少同时使用几个刊物,即使投稿也不止一篇。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来说,作者是赞成第二种方法的,报刊编辑部似乎也不应该反对这种方法。作者写稿子不容易。不用及时通知作者,耽误用稿机会。编辑部应该承担责任。不知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