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思想论纲
庄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不落俗套,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解,构建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读《庄子》,蕴含着庄子崇高的自然,反对人为,同时以“言不足”的精神境界,达到“自然之美”、“虚静之美”、“物化之美”,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具有明显的文学特征,也表现出最理想主义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庄子美学核心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外、杂三部分。《庄子》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无忧无虑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以及他的“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精神领域。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以简单为美,同时在精神上翱翔于“无有之地”,跨越时空的限制,进入没有过去和现在,没有超越知觉的生死的“忘”的境界。庄子的道德生活其实是一种艺术生活,与艺术家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达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征,也表现出最理想化的美学思想。
一个
自然美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庄子》中的自然美思想,至今没有定论。学术界有人认为庄子没有自然美。他们以庄子生于乱世,庄子人生观的核心是“全生”和“养生”为由,认为庄子既没有时间也没有乐趣去关注自然的美丑。还有人通过《万物论》中的“万物和谐”、“丑物中亦有道”来否定庄子自然美思想的存在,提出美不是庄子所崇尚和欣赏的。承认《庄子》自然美存在的学者,大多是从自然精神层面进行论述,而忽略了《庄子》对自然景物美的发现和描写。我觉得这不够客观和准确。鉴于自然美在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地位,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解读自然美,尤其是《庄子》文本中蕴含的自然美思想。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改变的。因此,他提出了“谁也不能毁天,谁也不能以理毁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以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们。庄子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形成了“简单即美”和“尊重自然、重视真理”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美在于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万物论》中通过比较天、地、人的声音来说明这种自然之美:“地之声使人知万物,而人之声胜于竹”,“天之富者,自吹各种异,使自己咸,怒者,恶也!”民乐是指人们用丝竹乐队演奏,是人为的,属于劣等音;地声是自然界风吹孔窍发出的声音,可以由风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自然是自然的声音,是很多人发出的,不依赖任何外力。
天地之大美。庄子在《西游记》中无意中透露了他的“大而美”思想,该思想致力于“天道无为”:“天地有大美,而无所言,四时有明法,万物有理而无所言。圣人,原天地之美,万物之理,是人无为之理,大圣不为,天地观也。”庄子主张圣人要模仿世间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无字”、“无议”、“无言”,从而无为而治。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来时,百川填河,河水大流,两...河伯开始看脸,看着大海叹息:‘野语有云:吾谓之也。.....但不是空的……”庄子用河伯比喻有出息的小知识,用北海比喻无为,河伯见北海之耻引发了以下北海的万物一体思想,赞美“大美”的无限性,调侃“小美”,巧妙地将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客体的磅礴气势结合起来。
自然简单的美。崇尚自然美就是崇尚简单美,因为简单是万物的自然状态。庄子说:“雕既是切,又是返朴归真。”尚朴必须提倡“顺应自然”,反对雕琢。但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表的美,只是反对违背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破坏。他指出:“简约不残,这是牺牲!白玉不毁,就尴尬了!”庄子及其后学者在《渔父》中也提出了“天道贵于真理”的理论。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即天”,而对于“真”、“理”,自然是服从于天。《庄子·渔父》进一步说,它是“真,诚至也。不精不诚,不动人。.....如果真理在里面,上帝在外面活动,所以它是真实的。”简洁的吓人。
二
“虚静”与“物化”理论;老子最早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要空,要静,要信”的思想。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虚静”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境的必要心理状态。《庄子大师》曰:“断肢则灵,离形则知,同大同也。这叫坐忘。”庄子的“坐忘”是“虚静”,是使人忘记一切存在,忘记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只有在“弃学弃智”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但是,只有达到了空与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拍照,才能繁荣艺术创造力,才能创作出与大自然的本性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的作家、文艺理论家或多或少都受到庄子“虚静”说的影响。“物化”论:庄子的“物化”论与其“虚静”论有关。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方式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就创作主体而言,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出自然艺术的关键,从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来看。必须达到实体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在庄子看来,人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后,会忘记一切,甚至忘记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限制,从而达到“大彻大悟”。作为造物者,主体人似乎不复存在,主体的“性”(天)与客体的“性”(天)合而为一,就是进入“物化”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合天”。在这种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与自然完全一致的。在养生领域,庄子解释说,清静无为可以使人舒适快乐,不为烦恼所扰,从而长寿。在美学上,解释了空静之美,即无为之美,简单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勃之志,解之谬心,去德之劳,塞之道。贵富贵严,名利六,智伯也;宽容色、理、气、意也是不对的;邪欲、情绪、喜怒哀乐也累;”⑩这里主要阐述养生理论,列举困扰、侵蚀、破坏人的真实性的24个因素。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三项:“智伯”(扰乱意志)、“误解心灵”(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拦路”(堵塞道路)。只有去除他们的道德干扰和疲劳,才能恢复空无作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健康美学所要求的目的。
《天道》曰:“天下惜道者有书。书不是文字,文字贵。语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它所表达的意思。你不能说你想要什么,但世界是宝贵的。然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天下知之!”庄子说“顺乎意志者”就是道,语言可以用“各种名”来表达事物,但没有“各种名”就不能表达道。庄子“不可说”的论述虽然是关于道与言的关系,但对文学艺术之美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文学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但还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文学中最精致、最美丽、最迷人的东西,往往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文学中的美,就是那些感兴趣的微秒,复杂的情感,崇高的境界,悠长的韵味等等。
三
《庄子·外物》篇说:“编筐之人,陷鱼太深,忘筐;蹄子在兔子身上,他得到了兔子,却忘记了蹄子演讲者如此关注,以至于忘了自豪地说些什么。“在庄子看来,言不能尽意,即言不能尽意。他说:“语言中珍贵的就是意义。“你不能说你想要什么。”(天)庄子强调语言的局限性,指出不可能完全表达人复杂的思维内容。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认知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但庄子以言不尽意为基础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有意蕴、有回味,往往要求事半功倍,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魏晋以后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言外之意”的传统,为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田芸》中,庄子还论述了“自然”的特点:“听其声而不闻其声,而不闻其形,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郭象注:“此为无喜之乐,喜为至善。”其实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声音大希望”。意思是反对用片面的、有限的声乐破坏或代替美国的自然声音。《庄子·外物》一文说:“做乞丐的人,陷在鱼里太深,忘了鱼;蹄子在兔子中是如此,他得到了兔子却忘记了蹄子;说话的人太在意了,以至于忘了骄傲地说出来。”提出所谓“自鸣得意忘词”理论。在庄子看来,言不能尽意,即言不能尽意。庄子强调语言的局限性,指出语言不可能完全表达人的复杂思维。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认知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然而,庄子基于言之不全的“得意忘言”理论对文艺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学作品要求有意蕴、有回味,往往要求事半功倍,追求“味外之意”和“意蕴”。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魏晋以后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言外之意”的传统,为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庄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永远是一个向上的过程。只有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美与丑、善与恶、喜与悲才能上升到自然的境界。重视自我,人性与生命的完全和谐,这是庄子想留给后人的美学思想的精髓。
参考
1.陈寅恪。庄雪文艺观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1993。
2.论曹处机与庄子。第一版。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3.刘绍金。庄子与中国美学。第一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陈鼓应庄子。第一版。三联书店,1999。
4.张。庄子说。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王小语。《庄子内篇》庄子通新解。第一版。岳麓书屋,1983。
6.同庆柄。胸襟的冷漠与美的发现——论审美的空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