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导师的英文是supervisor,意思是主管和经理。私下里也有同学叫老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生导师,要德才兼备,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有扎实广泛的专业素养。
先做人,再学习。硕士生导师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发展的影响,不亚于小学教师对小学生各种性格形成的影响。导师对学生有很多影响,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知识和素质。新硕士生导师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扎实的基础,而且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学科前沿的地位。同时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做人和学习两方面都受益。
第二,做一个合格的硕士生导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比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并没有更系统、更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所以导师的责任尤为重要。导师要对学生负责,首先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有新的研究课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使他们在研究中得到锻炼和训练,不断提高从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在带领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导师的责任感要体现和落实到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要成为研究生科研的“导航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了解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程序,熟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掌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为他们提供各种条件,把好关,注重四种精神的培养。
1.对研究生正确及时的指导不是老师,不需要手把手的教自己的研究生特别具体的技能,更不需要灌输教育。需要的是引导式教育。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文献。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使他们增加知识储备,开阔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拓宽思路,形成敏锐的学术视野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2.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各种条件,而没有具体科研项目的支撑,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研究生导师要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没有科研项目,不做科研就做不了合格的导师。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纠正乌托邦式的提纲,然后把论文和材料按照逻辑顺序结合起来。还要给研究生提供研究条件,包括实验设备、研究场地、资金支持等。,同时成立研究团队,为研究生提供走上工作岗位和工作的机会。
3.把好关口,加强沟通。科研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关口需要导师来过。研究生第一次走上研究之路,难免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在学期开始时,他们会为每个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时间表,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职业擅长勤奋,但不擅长休闲。只有严格管理学生,才能培养他们勤奋努力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同时,如何选题、开题、查资料、写研究报告、写学术论文都要控制好,有效培养研究生自身能力。
培养科学精神。科研中违背科学规律和学术道德的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在科研中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导师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和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形成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
培养奋斗精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是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必备素质,也是科学工作者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现。没有奋斗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追求,就不可能有科研上的巨大成功和成就。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团队作用,尤其是对于新的研究生导师。要听取同事和其他导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比如,要高度重视团队在举办论坛、开题、论文答辩中的作用。